一种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83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ー种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是ー种掺入了钢渣微粉、粒径为(T5mm的钢渣细骨料和粒径为5 25mm钢渣粗骨料的混凝土。
背景技术
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钢渣等大宗エ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固体废渣,其吨钢排放量达O. 15 O. 20吨。我国钢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经过几十年探索,我国在钢渣处理和利用技术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钢渣已成功用于烧结配料、生产水泥、工程回填材料、道路路基料等方面。但是由于冶炼エ艺和钢渣处理工艺的不同,钢渣的成份复杂、波动大,特别是转炉钢渣的稳定性问题制约了钢渣的有效利用。将钢渣微粉应用于混凝土的研究较为广泛,而将钢渣细骨料、钢渣粗骨料应用于混凝土中,尤其是粒径较大的钢渣粗骨料应用于混凝土,目前研究的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种能大掺量地将钢渣微粉、钢渣粗细骨料应用于混凝土的配置技木,提高钢渣有效利用水平,增加钢渣的附加值。为达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容重为240(T2600kg/m3,其原料组份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按与水泥质量分数比如下水泥I. 000,矿粉O. 30(Γ0. 350,粉煤灰O. 350 0· 400,钢渣微粉O. 100 0· 150,钢渣细骨料I. 300 1· 650,钢渣粗骨料I. 400 1· 900,砂 2. 000 2· 200,碎石 3. 200 3· 450,水 O. 750 0· 900,外加剂 O. 015 O. 025。所述水泥包括強度等级42. 5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所述矿粉为符合GB/T 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要求的S95级矿粉。所述粉煤灰为符合GB/T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要求且安定性合格的ニ级粉煤灰。所述钢渣微粉由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经筛选、磁选、干燥、粉磨制成,比表面积彡400m2/kg,密度彡3. 2g/cm3,活性指数符合GB/T 20491-200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技术要求中ー级指标。所述钢渣细骨料由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经磁选、破碎、筛分所得,粒径在(T5mm,金属铁含量彡O. 5%,表观密度为350(T3800kg/m3。所述钢渣粗骨料由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经磁选、破碎、筛分所得,粒径在5 25mm,针片状含量为彡2%,金属铁含量彡1%,表观密度为350(T3800kg/m3。所述碎石的粒径为5 25mm。所述砂的粒径为(T5mm。
本发明的混凝土依据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为满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等体积原则,对使用钢渣配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钢渣骨料多棱角、強度高、耐磨,当钢渣粗骨料、普通碎石与钢渣细骨料、天然砂之间搭配成合理的整体级配时,混凝土的密实性最好,解决了钢渣的安定性问题。本发明所述的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钢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总含量达到30%以上,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抗渗性也有明显的优势,抗氯离子渗透性良好。钢渣微粉、钢渣粗细骨料的大量使用、提高了其附加值,同时解决了环境问题,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解决了我国自然资源匮乏的问题;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享受国家免税政策,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本发明所述的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可用于道路地坪工程、防汛墙等水利保滩工程,也适用于隔离墩、侧石、防浪块等混凝土制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发明。下列各实施例中的水泥为强度等级42. 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粉为S95级矿粉,粉煤灰为ニ级粉煤灰,钢渣微粉比表面积> 400m2/kg,钢渣粗骨料粒径在5 25mm,钢渣细骨料粒径在(T5mm,砂的粒径在(T5mm,碎石的粒径在5 25mm,外加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实施例I :制备强度等级C30的钢渣混凝土,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比如下
水泥I
矿粉0.310
粉煤灰0.390
钢渣微粉0.100
碎石3.414
钢渣粗骨料1.853
钢渣细骨料1.609
砂2.195
水0.863
外加剂0.020实施例2 制备强度等级C40的钢渣混凝土,各原料及其重量份比如下水泥I
矿粉0.347
粉煤灰0.382
钢渣微粉0.135
碎石3.260
钢渣粗骨料1.434
钢渣细骨料1.310
砂2.130
水0.782
外加剂0.017对比例制备强度等级C30的混凝土,各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
水泥I
矿粉0.400
粉煤灰0.390
碎石5.121
砂3.658
水0.863
外加剂0.018以上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混凝土制备方法依据GB 14902《预拌混凝土》和DG/TJ08-2013-2007《钢渣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只需要在搅拌站原基础上增加I个原料仓和2个原料库及相关计量装置用于存放和计量钢渣微粉、钢渣粗骨料和细骨料。实施例I和实施例2以及对比例的混凝土原料配比如表I :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容重为240(T2600kg/m3,其原料组份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按与水泥质量分数比如下水泥I. 000,矿粉0. 30(T0. 350,粉煤灰0.350 0. 400,钢渣微粉0. 100 0. 150,钢渣细骨料I. 300 1. 650,钢渣粗骨料I. 400 1. 900,砂 2. 000 2. 200,碎石 3. 200 3. 450,水 0. 700 0. 900,外加剂 0. 015 0. 025。
2.权利要求I所述的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包括强度等级42. 5及以上的普通娃酸盐水泥和娃酸盐水泥。
3.权利要求I所述的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为符合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要求的S95级矿粉。
4.权利要求I所述的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符合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要求且安定性合格的二级粉煤灰。
5.权利要求I所述的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微粉由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经筛选、磁选、干燥、粉磨制成,比表面积> 400m2/kg,密度> 3. 2g/cm3,活性指数符合GB/T 20491-200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技术要求中一级指标。
6.权利要求I所述的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细骨料由转炉滚筒渣或电炉钢渣经磁选、破碎、筛分所得,粒径在(T5mm,金属铁含量彡0. 5%,表观密度为350(T3800kg/m3。
7.权利要求I所述的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粗骨料由转炉或电炉钢渣经磁选、破碎、筛分所得,粒径在5 25mm,针片状含量为< 2%,金属铁含量< 1%,表观密度为 350(T3800kg/m3。
8.权利要求I所述的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的粒径为5 25_。
9.权利要求I所述的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的粒径为(T5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容重为2400~2600kg/m3,其原料组份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按与水泥质量分数比如下水泥1.000,矿粉0.300~0.350,粉煤灰0.350~0.400,钢渣微粉0.100~0.150,钢渣细骨料1.300~1.650,钢渣粗骨料1.400~1.900,砂2.000~2.200,碎石3.200~3.450,水0.700~0.900,外加剂0.015~0.025。本发明所述的资源利用型钢渣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钢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总含量达到30%以上,这些工业固体废渣的利用既提高了其附加值,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解决了环境问题;所制备的混凝土密实性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文档编号C04B28/04GK102701670SQ20121016332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周维, 唐欧靖, 康明, 徐兵, 於林峰, 施钟毅, 朱柏龙, 林长农, 王琼, 顾文飞 申请人: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