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56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用设备,具体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我国居民家庭收入不断提高,私家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井喷式速度进入千家万户。家用轿车数量的飞速增加和土地价格大幅攀升,地面的停车泊位无法满足更多的停车需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尤其是简易立体停车设备,极大程度缓解了居民区、商业区、办公区的停车难问题。公告号为CN1284915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转动升降无避让型上层停车台”,其特征是移动底座通过滚轮在两条地面轨道上移动,升降电机通过升降传动装置驱动载车台板升降,转动电机固定在移动底座上通过转动传动装置驱动装置旋转。由于该停车设备中,移动、转动两套驱动装置都固定在移动底座上,使得移动底座 的长度及高度都较大,占用下层停车位前后位置,下层停车位泊车过程中有效空间被压缩。而且因为载车台板位于立柱上部的时候立柱转动,带动载车台板转过底部停车位,因此立柱的旋转驱动端与载车台板安装处之间距离长,因此旋转时对立柱的抗扭强度要求高,不利于节约成本及节省空间。此外,由于这种立体停车装备的偏置设计,使得其倾覆力矩很大,两条轨道的安装要求、基础结构强度要求极高,两条轨道占用下层停车空间较宽,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它简化了底部结构、减小底部结构的占用空间且对立柱的抗扭强度要求低,有利于降低成本及节省停车位空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包括下行走导轨,沿所述下行走导轨运行的立柱、带动立柱运行的下行走机构及行走驱动装置;还包括通过导向机构可升降的安装在立柱上的升降座,升降座的一侧水平固定有载车台板;还包括驱动所述升降座沿立柱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的立柱上方设有上行走导轨,上行走导轨固装在上安装基础上并与所述的下行走导轨平行;立柱顶端设有沿所述上行走导轨行走的上行走机构;所述立柱的顶端设为旋转驱动端、底端设为旋转被动端;旋转驱动端、旋转被动端同轴;与所述的旋转驱动端配合设有上旋转基座,所述的旋转驱动端通过旋转传动机构与旋转动力机联接;与所述的旋转被动端配合设有下旋转基座;所述的旋转动力机、旋转传动机构、上旋转基座与所述的上行走机构固设在一起;所述的下旋转基座与所述的下行走机构固设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该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中,所述上行走导轨由两条平行的轨道组成,其中至少一条是支撑轨,所述支撑轨设置有行走轨槽;所述上行走机构包括与该行走轨槽配合的上行走支撑滚轮。更进一步的所述上行走导轨的两条轨道中一条为支撑轨、一条为导向轨;所述上行走机构包括有与所述的导向轨配合的上行走导向轮。所述的支撑轨为槽钢,所述上行走支撑滚轮位于槽钢的槽内并与槽的内底面滚动配合;所述的导向轨为钢轨中的轻轨,所述上行走导向轮与轻轨的侧面滚动连接。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行走导轨的两条轨道分别位于上旋转基座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的上旋转基座、下旋转基座均为轴承座。更进一步的所述下行走导轨为单轨,沿行走方向在下行走导轨的左侧面、右侧面 分别设有一条轨槽;所述下行走机构包括下行走滚轮、后倾覆滚轮;下行走滚轮滚动支撑于下行走导轨的上表面上,且下行走滚轮与所述的行走驱动装置连接;后倾覆滚轮设有多个并对称滚动支撑于下行走导轨的两侧的轨槽内;下行走机构还至少包括一个与载车台板同侧并滚动配合于下行走导轨的轨槽内的前倾覆滚轮。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驱动装置包括行走减速电机、下行走传动机构,行走驱动装置设置在一下行走箱体内,所述的下旋转基座固设在下行走箱体上。更进一步的所述下行走滚轮为两个,安装在下行走箱体前部,一个为主动轮与行走驱动装置连接,另一个为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沿行走方向排列安装在同一轮架上;下行走导轨的一条轨槽内设置前倾覆滚轮,另一侧轨道内对称设有另一个前倾覆滚轮或挡块,所述前倾覆滚轮的滚动面平行或垂直于下行走导轨的上表面;所述后倾覆滚轮为六个,安装在下行走箱体尾部,后倾覆滚轮的滚动面垂直于下行走导轨的上表面,六个后倾覆滚轮对称分布在下行走导轨的两侧的轨槽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载车台板与升降座通过螺栓连接,升降座上装有若干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装配在立柱上并滚动配合;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一链条式提升机,链条式提升机的升降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立柱顶部;升降座与链条式提升机的提升链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将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立柱的上方,简化了底部结构,极大节省了底部占用的空间,最大程度减小了底部结构对下层自然车位的影响;此外,立柱的旋转驱动端位于上端,即与载车台板的安装处距离缩短,降低了对立柱的抗扭强度的要求,所以对立柱的轴径要求不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及节省占用的空间,避免对立柱两侧的车位空间造成影响。(2)采用上行走导轨、下行走导轨的天地轨模式,运行中不易翻到,降低了行走部分箱体和滚轮的强度要求,同时降低了下行走导轨安装基础要求,节约成本;此外,上行走导轨采用两条轨道,可以使行走不易因跑偏而卡死;两条轨道中一条支撑轨、一条导向轨,支撑轨与上行走支撑滚轮的配合可以保证对运行中整体机构的支撑,降低下行走导轨的负荷,降低对下基础的强度要求;导向轨与上行走导向轮的配合进一步行走机构不会跑偏卡死;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采用上行走导轨及上行走机构,有利于简化底部结构;(3)下行走导轨采用单轨,简化底部结构,缩小底部结构占用的空间,以节约停车位空间;下行走机构中的防倾覆滚轮更进一步起到防倾覆作用,保证运行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图3为图2中下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上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行走箱体;2后倾覆滚轮;3行走减速电机;4下行走传动机构;5下旋转 基座;6下行走导轨;7载车台板;8升降座;9升降导向轮;10立柱;11导向轨;12提升链条;13升降减速电机;14前倾覆滚轮;15下行走滚轮;16支撑轨;17旋转减速电机;18上行走箱体;19支撑基座;20上行走支撑滚轮;21旋转传动机构;22旋转主动轮;23旋转主轴;24上行走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该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主要包括上行走导轨、下行走导轨6,沿所述下行走导轨6运行的立柱10、带动立柱10运行的下行走机构及行走驱动装置、通过导向机构可升降的安装在立柱10上的升降座8,升降座8的一侧水平固定有载车台板7 ;还包括驱动升降座8沿立柱10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链条式提升机。该停车设备因为设置有上行走导轨、下行走导轨,故称为天地轨型。如图3所示,其下行走导轨6为单轨,沿行走方向在下行走导轨6的左侧面、右侧面分别设有一条轨槽。该下行走导轨6可直接采用工字钢制成。其行走驱动装置包括行走减速电机3、下行走传动机构4,行走驱动装置设置在一下行走箱体I内。下行走箱体I通过构成下行走机构的下行走滚轮15、前倾覆滚轮14、后倾覆滚轮2支撑并运行于下行走导轨6上。其中,下行走滚轮15为两个均安装在下行走箱体I前部,且两个下行走滚轮15均滚动支撑于下行走导轨6的上表面上;一个为主动轮通过下行走传动机构4与行走减速电机3连接;另一个为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沿行走方向排列安装在同一轮架上。前倾覆滚轮14设置有两个均安装在下行走箱体I前端,两个前倾覆滚轮14分别滚动配合于下行走导轨6两侧的轨槽内。其中一个前倾覆滚轮可由挡块替代,只是与载车台板位于同一侧的前倾覆滚轮不可由挡块替代。因为前倾覆滚轮不是主要起支撑作用,而是主要起到防前倾覆的作用,因此前倾覆滚轮14的滚动面平行或垂直于下行走导轨6的上表面都可以。后倾覆滚轮2设有六个,安装在下行走箱体I尾部,并对称滚动支撑于下行走导轨6的两侧的轨槽内。后倾覆滚轮2的滚动面平行于下行走导轨6的上表面。该停车设备的上行走导轨设置在立柱10上方,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在上安装基础上。上行走导轨与下行走导轨6平行。上行走导轨由两条平行的轨道组成,其中至少一条是支撑轨。该停车设备的上行走导轨的两条轨道中一条为支撑轨16、一条为导向轨11。其支撑轨16直接采用槽钢制成,槽钢的槽即为行走轨槽。其导向轨11直接采用钢轨中的轻轨制成。立柱10顶端设有上行走机构,上行走机构包括上行走支撑滚轮20、上行走导向轮24。上行走支撑滚轮20位于槽钢制成的支撑轨16的槽内并与槽的内底面滚动配合。上行走导向轮24与轻轨制成的导向轨11的侧面滚动连接,如图4所示。这样既保证上行走机构的支撑,也保证上行走机构行走时不会发生偏移进而不会发生卡死在轨道上的现象。立柱10的顶端设为旋转驱动端、底端设为旋转被动端。旋转驱动端为与立柱同轴的旋转主轴23,旋转主轴23通过一支撑基座19与立柱10固接在一起。旋转被动端为旋转辅轴。旋转主轴、旋转辅轴同轴。旋转主轴23通过旋转传动机构21与旋转减速电机17联接。旋转减速电机17、旋转传动机构21与所述的上行走机构通过一上行走箱体18固设在一起。同时,上行走箱体18作为与旋转主轴23配合的上旋转基座,旋转 主轴23与上行走箱体18之间通过轴承安装在一起,这样旋转主轴23可自动转动。此外,上行走箱体18位于支撑轨16、导向轨11之间,使得结构受力更合理。旋转辅轴配合设有下旋转基座5,该下旋转基座5固设在下行走箱体I前端,该下旋转基座5也为轴承座。该停车设备的载车台板7与升降座8通过螺栓连接,升降座8上装有若干导向滚轮即升降导向轮9,所述升降导向轮9装配在立柱10上并滚动配合;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一链条式提升机,链条式提升机的升降减速电机13固定安装在立柱10顶部;升降座8与链条式提升机的提升链条12连接。工作时,该设备由于采用上、下导轨的结构形式,通过下旋转基座5与上旋转主轴23两个支点有效缓解了侧倾覆力矩;且将旋转减速电机17及旋转传动机构21安装在上行走箱体18上,极大减小了下行走箱体I占用的下层停车位空间。存车时,行走减速电机3通过传动装置4驱动下行走滚轮15转动,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沿上下三条导轨移动出停车位。旋转减速电机17通过旋转传动机构21、安装在旋转主轴上的旋转主动轮22带动旋转主轴23转动,进而带动立柱10转动,立柱10带动载车台板7从停车位上方转出。链条式提升机将载车台板7沿立柱10下放到位,完成单次存放车动作过程。该设备中,由于在立柱10上旋转主动轮22的安装处与载车台板7的安装处距离比底部驱动情况下的距离近,所以对于传递扭矩的立柱10来讲,抗扭强度要求降低,进而立柱10制造成本降低;而且因为抗扭强度跟立柱10的直径有直接关系,所以立柱10的直径不必过大,从而对立柱10两侧的停车位的空间占用变小,有利于节省停车位空间。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包括下行走导轨,沿所述下行走导轨运行的立柱、带动立柱运行的下行走机构及行走驱动装置;还包括通过导向机构可升降的安装在立柱上的升降座,升降座的一侧水平固定有载车台板;还包括驱动所述升降座沿立柱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立柱上方设有上行走导轨,上行走导轨固装在上安装基础上并与所述的下行走导轨平行;立柱顶端设有沿所述上行走导轨行走的上行走机构; 所述立柱的顶端设为旋转驱动端、底端设为旋转被动端;旋转驱动端、旋转被动端同轴;与所述的旋转驱动端配合设有上旋转基座,所述的旋转驱动端通过旋转传动机构与旋转动力机联接;与所述的旋转被动端配合设有下旋转基座;所述的旋转动力机、旋转传动机构、上旋转基座与所述的上行走机构固设在一起;所述的下旋转基座与所述的下行走机构固设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上行走导轨由两条平行的轨道组成,其中至少一条是支撑轨,所述支撑轨设置有行走轨槽;所述上行走机构包括与该行走轨槽配合的上行走支撑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上行走导轨的两条轨道中一条为支撑轨、一条为导向轨;所述上行走机构包括有与所述的导向轨配合的上行走导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轨为槽钢,所述上行走支撑滚轮位于槽钢的槽内并与槽的内底面滚动配合;所述的导向轨为钢轨中的轻轨,所述上行走导向轮与轻轨的侧面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上行走导轨的两条轨道分别位于上旋转基座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旋转基座、下旋转基座均为轴承座。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意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下行走导轨为单轨,沿行走方向在下行走导轨的左侧面、右侧面分别设有一条轨槽;所述下行走机构包括下行走滚轮、后倾覆滚轮;下行走滚轮滚动支撑于下行走导轨的上表面上,且下行走滚轮与所述的行走驱动装置连接;后倾覆滚轮设有多个并对称滚动支撑于下行走导轨的两侧的轨槽内;下行走机构还至少包括一个与载车台板同侧并滚动配合于下行走导轨的轨槽内的前倾覆滚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驱动装置包括行走减速电机、下行走传动机构,行走驱动装置设置在一下行走箱体内,所述的下旋转基座固设在下行走箱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下行走滚轮为两个,安装在下行走箱体前部,一个为主动轮与行走驱动装置连接,另一个为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沿行走方向排列安装在同一轮架上; 下行走导轨的一条轨槽内设置前倾覆滚轮,另一侧轨道内对称设有另一个前倾覆滚轮或挡块,所述前倾覆滚轮的滚动面平行或垂直于下行走导轨的上表面; 所述后倾覆滚轮为六个,安装在下行走箱体尾部,后倾覆滚轮的滚动面垂直于下行走导轨的上表面,六个后倾覆滚轮对称分布在下行走导轨的两侧的轨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载车台板与升降座通过螺栓连接,升降座上装有若干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装配在立柱上并滚动配合;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一链条式提升机,链条式提升机的升降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立柱顶部;升降座与链条式提升机的提升链条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天地轨型升降旋移二层立体停车设备,包括下行走导轨,立柱、下行走机构及行走驱动装置、升降座、载车台板、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立柱上方设有上行走导轨,上行走导轨固装在上安装基础上并与下行走导轨平行;立柱顶端设有沿上行走导轨行走的上行走机构;立柱顶端设为旋转驱动端、底端设为旋转被动端;旋转驱动端、旋转被动端同轴;与旋转驱动端配合设有上旋转基座,旋转驱动端通过旋转传动机构与旋转动力机联接;与旋转被动端配合设有下旋转基座;旋转动力机、旋转传动机构、上旋转基座与上行走机构固设在一起;下旋转基座与下行走机构固设在一起。其简化底部安装基础,对立柱的抗扭强度要求低,占用停车位空间小。
文档编号E04H6/06GK202530799SQ20122011257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吴多锦, 孙文涛, 牛召平, 边群星, 靖玉凯 申请人:山东同力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