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54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尤其属于附着于建筑物的自动升降施工平台的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整体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机械中可升降施工平台通常 采用卷扬机或葫芦通过钢丝绳驱动施工平台升降,卷扬机或葫芦固定设置在地面或升降塔上,钢丝绳一端与驱动装置的卷扬机或葫芦连接,另一端与施工平台连接。附着式升降施工平台依靠建筑物作为附着支撑,随着建筑物升高依附建筑物实现支撑升降,在超高层建筑外墙施工中已出现多个独立的平台单元连接组成组合施工平台进行施工的平台结构,甚至形成全环绕建筑物的组合施工平台结构,但组合的平台单元越多其安全性、特别是升降驱动结构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升降施工平台技术的难点和关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驱动结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个平台单元组成的组合施工平台的驱动装置布置结构和驱动装置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驱动结构,包括由相同的平台单元连接组成的施工平台,其特征是多个平台单元横向环绕建筑物连接构成施工平台;构成环绕建筑物施工平台的平台单元之间、横向连接的每四组平台单元设置一组升降驱动装置、与建筑物匹配形成弯角连接的每个平台单元设置一组升降驱动装置。每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平台单元底面的电动葫芦、一端与电动葫芦驱动连接、另一端绕过施工平台底部的滑轮系统与建筑物连接固定的钢丝绳。所述滑轮系统包括两个滑轮,两个滑轮分别对称设置于施工平台平台内钢梁两侧。所述施工平台由2至4层横向环绕建筑物的平台单元叠加组成。所述施工平台有间隔垂直安装的导轨,导轨在固定于建筑物上的导座中移动。本实用新型有益性本实用新型将升降驱动装置间隔布置于由多个平台单元横向连接构成的施工平台上,在形成环绕的施工平台上直线段和弯角端的布置有利于整体施工平台受力和升降驱动,将滑轮系统两个滑轮分别对称设置于施工平台平台内钢梁两侧也使施工平台驱动结构更合理,受力更均匀,电动葫芦设置于平台单元底面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渣、灰尘等对葫芦的污染,同时,在每次升降过程中,工人不再需要逐个的移运葫芦,只需将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的钢丝绳固定点移动即可,减轻了工人的操作难度,也较好的保护了电动葫芦。
图I是本实用新型施工平台驱动结构竖直断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线段施工平台驱动结构安装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弯角施工平台驱动结构安装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弯角施工平台驱动结构安装平面示意图;图5是驱动装置滑轮组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导轨,2是导座,3是建筑体,4是防护网,5是平台外钢梁,6是平台内钢梁,7是三角桁架,8是平台各层底面,9是电动葫芦,10是滑轮系统,11是钢丝绳,12是固定螺杆,101是滑轮,102是滑轮横梁,103是内滑轮连接梁,104是外滑轮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结合图I至图5。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驱动结构,包括由相同的多个平台单元横向环绕建筑物3连接组成的施工平台;构成环绕建筑物3施工平台的平台单元之间、横向连接的每四组平台单元设置一组升降驱动装置、与建筑物3匹配形成弯角连接的每个平台单元设置一组升降驱动装置。每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平台单元底面的电动葫芦9、一端与电动葫芦9驱动连接、另一端绕过施工平台底部的滑轮系统10与建筑物3连接固定的钢丝绳11。滑轮系统10包括两个滑轮101,两个滑轮101分别对称设置于施工平台平台内钢梁6两侧。施工平台由2至4层横向环绕建筑物3的平台单元叠加组成。施工平台有间隔垂直安装的导轨1,导轨I在固定于建筑物3上的导座2中移动。如图I所示,建筑物3随着建筑升高向上形成楼层,每层建筑物3在相应位置竖直方向均设置有固定的导座2,每个导座2通过固定螺杆12与建筑体3固定,施工平台通常情况设置2至4层,本例为4层,即施工平台在竖直方向与建筑楼层共4层匹配,这有利于连续多层施工;一组导轨I在同一竖直方向的导座2中移动实现施工平台的升降,导轨I与平台单元连接固定;驱动装置的电动葫芦9设置在施工平台上通过滑轮系统10和一端固定在建筑物3上的钢丝绳11实现施工平台驱动。结合图I和图5,如图所示,安装滑轮系统10包括设置滑轮101的滑轮横梁102,滑轮横梁102长度大于施工平台各层底面8宽度,滑轮横梁102分别有内滑轮连接梁103和外滑轮连接梁104,两滑轮101与施工平台固定时内滑轮连接梁103与施工平台内钢梁6连接固定,外滑轮连接梁104与施工平台外钢梁5连接固定,两滑轮101分别对称设置于施工平台平台内钢梁6两侧。钢丝绳11绕过滑轮系统10后两端分别与电动葫芦9和建筑物3固定点连接,上述驱动装置连接结构是导轨I在导座2中移动更稳定和顺利,受力也更均勻安全。图2、图3和图4是施工平台一层的水平方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弯角平台安装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弯角平台安装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线段平台安装平面示意图。建筑物外周均有各种弯角,本实用新型施工平台通过各平台单元连接位置和方法的改变配合建筑物形成内、外弯角平台结构,考虑到弯角处受力等因素影响,在内、外弯角处的平台单元竖直方向均设置导轨I和导座2及驱动装置。在横向连接的施工平台每四组平台单元设置一组升降驱动装置。搭设施工平台时,从建筑标准层第一层开始,随着结构层的向上施工,需待有二至三层结构层时,才可安装平台的下部分,待结构施工到第四层以上时,即可安装好整个施工平台,这时,施工平台可覆盖的建筑体为四层。四层施工完毕后,需进行五层部分柱子施工,此时,为四层混凝土硬化的过程,施工到四层半以上部位时,即提升施工平台,以便于五层结构层施工。在第一次提升时,钢丝绳11锚固点位于二层梁上,电动葫芦9位于三层梁位置的架体中间,电动葫芦9带动钢丝绳11上升,钢丝绳11 一端固定在二层梁上,与电动葫芦9连接处上升,通过滑轮系统10使整个架体上升。施工平台的上升是为保证建筑结构体施工需要的,因此,一般一次提升高度为一个标准层高。也有特殊施工时只提升半层高度的。提升一层楼高后,电动葫芦9环链完全缩短,钢丝绳11架体内侧端提高,待施工平台与主体结构固定牢固后,即需调整环链长度与钢丝绳11在结构上的固定点。将钢丝绳11在结构 上的固定点取下,将电动葫芦9环链放长,然后将钢丝绳11固定点移至上层结构的梁柱上固定,即可预备下次提升准备。如此往复,完成整体结构施工的各楼层的提升。由于吊点设置在架体中间,电动葫芦9挂在上吊点上,在整个过程中,不需将电动葫芦9更换位置,省去了工人在提升电动葫芦9过程中的可能的操作差错,以及免除了调整电动葫芦9位置带来的施工难度。在结构施工的过程中,需按预先定位的机位点在混凝土在设置预埋管道,用以安穿墙螺栓固定导座。在提升过程中,当导轨I到达上层楼层部位时,则将提升前预先固定的导座2位置调整,以便导轨I穿入,待架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拆除下层部位的导座2。预备往上层位置安设。
权利要求1.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驱动结构,包括由相同的平台单元连接组成的施工平台,其特征是多个平台单元横向环绕建筑物连接构成施工平台;构成环绕建筑物施工平台的平台单元之间、横向连接的每四组平台单元设置一组升降驱动装置、与建筑物匹配形成弯角连接的每个平台单元设置一组升降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驱动结构,其特征 是每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平台单元底面的电动葫芦、一端与电动葫芦驱动连接、另一端绕过施工平台底部的滑轮系统与建筑物连接固定的钢丝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滑轮系统包括两个滑轮,两个滑轮分别对称设置于施工平台平台内钢梁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施工平台由2至4层横向环绕建筑物的平台单元叠加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施工平台有间隔垂直安装的导轨,导轨在固定于建筑物上的导座中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厢式防护自动升降施工平台驱动结构。包括横向连接的每四组平台单元、与建筑物匹配形成弯角连接的每个平台单元设置一组升降驱动装置;每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平台单元底面的电动葫芦,与电动葫芦驱动连接和绕过滑轮系统与建筑物连接固定的钢丝绳;滑轮系统的两个滑轮分别对称设置于施工平台平台内钢梁两侧。本实用新型驱动结构使施工平台驱动更合理,受力更均匀,电动葫芦设置于平台单元底面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渣、灰尘等对葫芦的污染,同时,在每次升降过程中,工人不再需要逐个的移运葫芦,只需将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的钢丝绳固定点移动即可,减轻了工人的操作难度,也较好的保护了电动葫芦。
文档编号E04G3/32GK202787931SQ2012202741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
发明者曾伟 申请人:四川省思培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