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418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建筑物的外墙壁使用的玻璃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物外墙壁使用的玻璃支撑构造,多数是将多个立柱适当间隔,横梁水平铺设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并在横梁的水平方向两端加定位块以做支撑玻璃。但是现有的玻璃支撑构造将横梁模式化,请参阅图5所示,横梁M与立柱(图中未标示)接触点A、B来达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横梁M上的C、D承受玻璃(图中未标示)荷重F1,接触点A、B的左右方向中点E受接触点A、B间的横梁M的自重F2。很明显,作用在 横梁M上的荷重FI、F2全都作用在接触点A、B中间内侧,因此,横梁M将会发生弯曲现象,进而影响建筑物美观。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支撑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横梁弯曲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立柱和横梁,所述多个立柱呈竖向并依次间隔排列设在建筑物安装平面上,所述横梁成对横向设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玻璃插置于该成对的横梁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两个横梁的相对两端部均通过一连接机构与其相对应的立柱固定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横梁皆包括一呈长条状结构的中空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竖向截面为中空方形,在所述第一腔室外围并朝向室外的一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长条状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宽度方向并背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边缘上连接有一长条状的化妆板,所述化妆板与所述第一腔室朝向室外的一侧面等长等宽,并相对平行设置;另所述第一支撑板、化妆板和第一腔室共同形成一对开口相向并便于玻璃插置的沟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长条状第二支撑板和一对L型挂件,所述第二支撑板长度方向并朝向室内的一侧面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立柱朝向室外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长度方向并朝向室外的另一侧面介于与其相对应的相邻两个横梁的第一腔室之间;另该对L型挂件的拐角处均将其分为呈长条状的第一、二挂件段,其中该对第一挂件段分别固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两侧面上,该对第二挂件段分别与其相对应的该相邻两个第一腔室朝向室内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该两沟槽槽口的两侧面上均分别设有一便于支撑玻璃的定位块。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每个沟槽的槽口和玻璃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立柱和横梁,多个立柱呈竖向并依次间隔排列设在建筑物安装平面上,横梁成对横向设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两个横梁的相对两端部均通过一连接机构分别与其相对应的立柱固定连接;玻璃的竖向两端对应密封插置于该成对横梁的沟槽中,并在该两沟槽的底面上分别设有一便于支撑玻璃的定位块,这样便能够有效地避免横梁弯曲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能够增加玻璃支撑结构的美观度。

图I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支撑结构的建筑物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支撑结构的竖向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支撑结构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梁受力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横梁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支撑结构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立柱3和横梁2,所述多个立柱3呈竖向并依次间隔排列设在建筑物安装平面上,所述横梁2成对横向设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玻璃I插置于该成对的横梁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两个横梁的相对两端部均共同通过一连接机构4与其相对应的立柱固定连接。在本例中,所述每个立柱皆为长条状结构,每个立柱横向截面为方形。所述每个横梁皆包括一呈长条状结构的中空第一腔室20,所述第一腔室的竖向截面为中空方形,在所述第一腔室外围并朝向室外的一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长条状第一支撑板21,所述第一支撑板宽度方向并背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边缘上连接有一长条状的化妆板22,所述化妆板与所述第一腔室朝向室外的一侧面等长等宽,并相对平行设置;另所述第一支撑板、化妆板和第一腔室共同形成一对开口相向并便于玻璃插置的沟槽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长条状第二支撑板40和一对L型挂件41,所述第二支撑板长度方向并朝向室内的一侧面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立柱朝向室外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长度方向并朝向室外的另一侧面介于与其相对应的相邻两个横梁的第一腔室之间;另该对L型挂件的拐角处均将其分为呈长条状的第一、二挂件段,其中该对第一挂件段分别固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两侧面上,该对第二挂件段分别通过螺栓9与其相对应的该相邻两个第一腔室朝向室内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即为该两沟槽的共用底面,为便于支撑玻璃,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该两沟槽槽口的两侧面上均分别设有一的定位块5,所述定位块采用尼龙等硬质树脂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还在每个沟槽的槽口和玻璃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6,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两块玻璃之间填充有专用胶水7,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两个横梁之间均填充有专用胶水8。另在本实施例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从室外侧看的所述横梁2的受力示意图,其中所述立柱3通过挂件41支撑横梁2的位置(即为螺栓9的位置)分别记为支撑点A和支撑点B ;支撑点A、B水平方向之间的中心点记为E ;所述横梁2通过定位块5支撑玻璃I竖直方向下端面的位置(即为定位块5水平方向的中心位置)分别记为支撑点C和支撑点D,在本例中,所述支撑点C、D分别在所述支撑点A、B的水平方向的外侧,即为所述支撑点C、D分别至与其相对应的所述横梁2长度方向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点A、B分别至与其相对应的所述横梁2长度方向两端之间的距离;并将所述支撑点A和支撑点C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支撑点B和支撑点D间的距离均记为LI ;支撑点A、B分别与中点E之间的距离记为L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点C、D分别承受玻璃I 一半的重量,记为Fl ;中点E承受所述横梁2的自重,记为F2。其中,当Fl作用在所述横梁2上时,便会出现如图4所示的虚线,造成所述横梁2向上方弯曲;而当F2作用在中点E上时,则会造成所述横梁2向下方弯曲。故而,向上弯曲的量和向下弯曲的量相互抵消,从而使Fl作用于横梁2向上的弯曲量和F2作用于横梁2向下的弯曲量基本等同,即此时F1 · L1=F2 · L2成立,从而使横梁2几乎不会弯曲。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立柱(3)和横梁(2),所述多个立柱(3)呈竖向并依次间隔排列设在建筑物安装平面上,所述横梁(2)成对横向设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玻璃(I)插置于该成对的横梁之间;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两个横梁的相对两端部均通过一连接机构(4)与其相对应的立柱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横梁皆包括一呈长条状结构的中空第一腔室(20),所述第一腔室的竖向截面为中空方形,在所述第一腔室外围并朝向室外的一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长条状第一支撑板(21 ),所述第一支撑板宽度方向并背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边缘上连接有一长条状的化妆板(22),所述化妆板与所述第一腔室朝向室外的一侧面等长等宽,并相对平行设置;另所述第一支撑板、化妆板和第一腔室共同形成一对开口相向并便于玻璃插置的沟槽(23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长条状第二支撑板(40)和一对L型挂件(41),所述第二支撑板长度方向并朝向室内的一侧面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立柱朝向室外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长度方向并朝向室外的另一侧面介于与其相对应的相邻两个横梁的第一腔室之间;另该对L型挂件的拐角处均将其分为呈长条状的第一、二挂件段,其中该对第一挂件段分别固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两侧面上,该对第二挂件段分别与其相对应的该相邻两个第一腔室朝向室内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该两沟槽槽口的两侧面上均分别设有一便于支撑玻璃的定位块(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沟槽的槽口和玻璃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立柱和横梁,所述多个立柱呈竖向并依次间隔排列设在建筑物安装平面上,所述横梁成对横向设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玻璃插置于该成对的横梁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两个横梁的相对两端部均通过一连接机构与其相对应的立柱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避免横梁弯曲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能够增加玻璃支撑结构的美观度。
文档编号E04F13/22GK202689266SQ2012202979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苏景棠 申请人:力福建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