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建筑角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43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建筑角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建筑角模,属于建筑模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在浇筑混凝土墙体时,需要使用的建筑模板中有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阴角模板、阳角模板分别使用在砼墙的阴角部位和阳角部位。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相对的面为混凝土浇筑面。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的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均为一体成型的L形结构,通过在该L形结构的本体侧面设置的连接定位结构与标准模板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混凝土墙面模板。作为一个L形整体,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的体积较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较多,使用不方便。为此,出现过一些活动的或活页的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如专利号为ZL97220391. 5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的活动阴、阳角模板,包括两个铰接在一起的钢模板和固定其夹角的倒“U”形钢扒钉,铰链设置在两个钢模板的主板面的交线上,该钢模板的边肋具有销孔,可与其他组合模板联接使用,呈梯形的端肋和横肋上开设有固定孔,与钢扒钉配合确定两钢模板的夹角。该类阴角、阳角模板,通过铰接将两个主板面组合在一起,并通过横肋上的固定孔和钢扒钉来实现两个主板面的定位,结构复杂,组件较多,由于角部有回转铰轴,角部形成圆角,难形成直角,并时有漏浆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组合式建筑角模,具体包括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种阴角模板,由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组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模板设有突出部,所述第二模板开设有与之配合的凹槽,通过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槽的配合,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组成一个L形模板,所述L形模板的外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较优地,所述突出部为燕尾楔,所述凹槽为燕尾槽。较优地,所述第一模板包括本体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本体板背面两侧的两个边框,在左侧边框的外侧面设有所述燕尾楔,在右侧边框的外侧面设有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的连接钩。所述第二模板包括本体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本体板背面两侧的两个边框,在右侧边框的背部开设所述燕尾槽,在左侧边框的外侧面设有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的连接钩。较优地,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是塑料模板,所述本体板由上下两层薄板和用于连接两层所述薄板的多条内支撑筋板组成,所述边框采用中空管结构,并在所述边框内部增设内支撑筋板,而且所述本体板和所述边框一体成型。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阳角模板,由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组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模板设有突出部,所述第二模板开设有与之配合的凹槽,通过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槽的配合,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组成一个L形模板,所述L形模板的内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较优地,所述突出部为燕尾部,所述凹槽为燕尾槽。较优地,所述第一模板包括本体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本体板背面两侧的边框,在左侧边框的外侧面设有所述燕尾楔,在右侧边框的外侧面设有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的连接钩。所述第二模板包括本体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本体板背面两侧的两个边框,在本体板正面靠近右端部的位置开设一个燕尾槽,其中右侧边框正对所述燕尾槽的位置,左侧边框位于远离所述燕尾槽的端部,在所述左侧边框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的连接钩。较优地,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是塑料模板,所述本体板由上下两层薄板和用于连接两层所述薄板的多条内支撑筋板组成,所述边框采用中空管结构,并在所述边框内部增设内支撑筋板,而且所述本体板和所述边框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建筑角模,包括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分别由两个小模板组合而成,在其中一个小模板上设置突出部,在另一个小模板上开设与之配合的凹槽,通过突出部和凹槽的配合,使两个小模板组成一个L形的角模板,阴角模板的外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阳角模板的内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其中,突出部可以采用燕尾楔,凹槽可以采用与燕尾楔相配合的燕尾槽来实现两个小模板的组合。这种组合式建筑角模,通过将两个小模板组合形成阴角模板或者阳角模板,使得L形模板变成了两个平板形的小模板,便于成型和加工。小模板可以单独生产、运输,到现场后再进行组合。此夕卜,小模板的本体板、边框可以采用中空的结构,结合内支撑筋板,在保持模板性能的同时减轻了重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阴角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阴角模板的组件,模板I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阴角模板的组件,模板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阳角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阳角模板的组件,模板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阳角模板的组件,模板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分别由两个小模板组合而成,在其中一个小模板上设置突出部,在另一个小模板上开设与之配合的凹槽,通过突出部和凹槽的配合,使两个小模板组成一个L形的角模板,阴角模板的外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阳角模板的内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下面以突出部为燕尾楔,凹槽为与燕尾楔相配合的燕尾槽的实施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做具体说明。下文中,以小模板的混凝土浇筑面为正面。如图1所示的阴角模板,包括两个组件模板I和模板2,模板I和模板2之间通过燕尾槽12和突出的燕尾楔22配合,形成L形的阴角模板,L形阴角模板的外侧面为平滑的混凝土浇筑面。图2所示的模板I具有本体板11,本体板11由上下两层薄板和用于连接两层薄板的多条内支撑筋板15组成。在本体板11背面的两端分别连接边框13和13A,在右侧边框13A的背部开设燕尾槽12,在左侧边框13的外侧面(左侧面)设置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的连接钩14。边框13和13A采用中空管结构,在边框内部可以增设内支撑筋板15,用于增加模板I的刚度。如图3所示,模板2具有本体板21,本体板21由上下两层薄板和用于连接两层薄板的多条内支撑筋板25组成。在本体板21背面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边框23和23A,在左侧边框23的外侧面(左侧面)设置燕尾楔22,在右侧边框23A的外侧面(右侧面)设置连接钩24,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边框23和23A采用中空管结构,在边框内部可以增设内支撑筋板25,用于增加模板2的刚度。将图3中所示的模板2顺时针旋转90度后,将燕尾楔22插入图2所示的燕尾槽12中,模板I和模板2组合成图1所示的阴角模板,其上侧面和右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结合图4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阳角模板进行说明。该阳角模板,包括两个组件模板3和模板4,模板3和模板4之间通过燕尾槽32和突出的燕尾楔42配合,形成L形的阳角模板,L形的阳角模板内侧面为平滑的混凝土浇筑面。其中,模板3具有截面为矩形的本体板31,本体板31由上下两层薄板和用于连接两层薄板的多条内支撑筋板35组成。在本体板31正面(混凝土浇筑面)靠近右端部的位置(图5中的下表面)开设燕尾槽32,在本体板31背面(图5中的上表面)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边框33和33A,其中右侧边框33A正对燕尾槽32的位置,用于加强本体板31的刚度,左侧边框33位于远离燕尾槽32的端部,在左侧边框33的外侧壁(左侧壁)上设有连接钩34,用于与标准的建筑模板相连接。为了减轻模板的重量,边框33和33A采用中空的结构,在边框内部增设内支撑筋板35,用于增加模板3的刚度。如图6所示,模板4具有截面为矩形的本体板41,本体板41由上下两层薄板和用于连接两层薄板的多条内支撑筋板45组成。在本体板41背面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有边框43和43A,在左侧边框43的外侧壁(左侧壁)上设有与燕尾槽32配合的燕尾楔42,在右侧边框43A的外侧壁(右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的连接钩44。边框43和43A采用中空的结构,在边框内部增设内支撑筋板45,用于增加模板4的刚度。同样,将图6中所不的模板4顺时针旋转90度后,将燕尾楔42插入图5所不的燕尾槽32中,模板3和模板4组合成图4所示的阳角模板,其内侧面(模板3的下侧面和模板4的左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结合图3和图6可知,模板I和模板4的结构完全相同,只是在施工时,该模板的燕尾楔与不同模板的燕尾槽配合,形成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当该模板与模板I组合时,构成外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的L形阴角模板;当该模板与模板3组合时,构成内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的L形阳角模板。本实施例中,模板的连接钩14、24、34和44的结构相同,从而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可以与相同规格的标准模板连接。该连接钩为一个具有钩形突起台的连接边钩,该连接边钩具有与混凝土浇筑面垂直的平面和与该平面连接且分别向上下方向伸展的弧面,弧面分别组成连接边钩的钩部,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构成整体的墙面。该连接边钩可以直接将阴角模板(或者阳角模板)与标准模板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模板连接器的过渡,与标准模板连接在一起。上述实施例以突出部为燕尾楔,凹槽为燕尾槽为例进行了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突出部和凹槽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如将燕尾槽和燕尾楔替换为弧形槽和弧形柱,或者替换为六角凹槽和六棱柱,也可以是一条或多条进行配合。只要将突出部伸入凹槽中,可以将两个小模板组合成L形的角模板,并且形成平滑的混凝土浇筑面即可。该实施例中的四种小模板均可以采用常规的塑料模板,并且主体板和边框可以一体成型。具体来说,主体板中的面板、内支撑筋以及边框一体成型,例如通过挤塑工艺将小模板一次性挤塑拉制成型。面板、连接框和内支撑筋板等一体成型,结构紧固,不需后期二次焊接组合,外观效果好,受力合理。而且,通过上下两层面板与竖向内支撑筋板构成主体板的断面,形状合理,在不增加面板重量的前提下,充分提高了面板断面的惯性矩值,提高了面板的抗弯能力,减少在施工中的面板变形。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建筑角模,通过将两个小模板以不同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阴角模板或者阳角模板,使得L形模板变成了两个平板形的小模板,便于成型和加工。小模板可以单独生产、运输,到现场后再进行组合。此外,小模板的本体板、边框可以采用中空的结构,结合内支撑筋板,在保持模板性能的同时减轻了重量。上面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建筑角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权利要求1.一种阴角模板,由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板设有突出部,所述第二模板开设有与之配合的凹槽,通过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槽的配合,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组合成一个L形模板,所述L形模板的外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角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为燕尾楔,所述凹槽为燕尾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角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板包括本体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本体板背面两侧的两个边框,在一侧边框的外侧面设有所述燕尾楔,在另一侧边框的外侧面设有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的连接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角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模板包括本体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本体板背面两侧的两个边框,在所述另一侧边框的背部开设所述燕尾槽,在所述一侧边框的外侧面设有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的连接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角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是塑料模板,所述本体板由两层薄板和用于连接两层所述薄板的多条内支撑筋板组成,所述边框采用中空管结构,并在所述边框内部增设内支撑筋板,而且所述本体板和所述边框一体成型。
6.—种阳角模板,由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板设有突出部,所述第二模板开设有与之配合的凹槽,通过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槽的配合,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组成一个L形模板,所述L形模板的内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阳角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为燕尾楔,所述凹槽为燕尾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阴角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板包括本体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本体板背面两侧的边框,在一侧边框的外侧面设有所述燕尾楔,在另一侧边框的外侧面设有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的连接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阴角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模板包括本体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本体板背面两侧的两个边框,在本体板正面靠近右端部的位置开设一个燕尾槽,所述另一侧边框正对所述燕尾槽的位置,所述一侧边框位于远离所述凹槽的端部,在所述一侧边框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标准模板连接的连接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阴角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是塑料模板,所述本体板由两层薄板和用于连接两层所述薄板的多条内支撑筋板组成,所述边框采用中空管结构,并在所述边框内部增设内支撑筋板,而且所述本体板和所述边框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建筑角模,包括分别由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组合而成的阴角模板和阳角模板。第一模板上设置突出部,第二模板上开设与之配合的凹槽,通过突出部和凹槽的配合,使两个小模板组成一个L形的角模板,阴角模板的外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阳角模板的内侧面为混凝土浇筑面。其中,突出部可以采用燕尾楔,凹槽可以采用与燕尾楔相配合的燕尾槽来实现两个小模板的组合。这种组合式建筑角模,通过将两个小模板组合形成阴角模板或者阳角模板,便于成型和加工。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可以单独生产、运输,到现场后再进行组合。
文档编号E04G9/08GK202913695SQ2012205051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石亚明, 张铁钢, 王涛, 刘浩 申请人:北京奥宇模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