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51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
背景技术
楼层现浇筑前需要提前安放预埋盒或桶,一般是采用木板制成的木盒或用钢管焊接成的铁管桶,其缺点是木盒制作和拆除麻烦,浪费材料;铁管桶因为浇筑后很难取出,需要用力敲打铁管,挤开周边的混凝土才能取出;套筒在混凝土没硬化前容易取出,但会在套筒周别的混凝土产生脚印,使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大打折扣,还会使套筒边上的混凝土松动之后容易渗水。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现有的预埋套筒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使不伤及楼层混凝土的同时容易取出套筒。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包括筒体和贯穿筒体的拔杆,还包括橡胶圈,橡胶圈围箍于筒体的外周面上,所述橡胶圈外周面上设有凸棱式胶圈。进一步,所述拔杆呈T型。进一步,所述凸棱式胶圈为I一2条。进一步,所述筒体为圆锥台形或圆筒形。进一步,所述筒体一端无封盖,无封盖的一端焊接有一垫片。进一步,所述拔杆一端呈螺纹状与所述垫片配合固定在筒体上。采用上述方案之后,本实用新型能在不伤及楼层混凝土的同时容易取出套筒。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是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包括筒体2和贯穿筒体的拔杆1,还包括橡胶圈3,橡胶圈3围箍于筒体2的外周面上,所述橡胶圈3外周面上设有凸棱式胶圈31。进一步,所述拔杆I呈T型。所述凸棱式胶圈31为I一2条;所述筒体2为圆锥台形或圆筒形;所述筒体2 —端无封盖,无封盖的一端焊接有一垫片4 ;所述拔杆I 一端呈螺纹状与所述垫片4配合固定在筒体上。其中,所述T型拔杆位于筒体2大端面,预埋时,筒体2小端面朝下预埋于楼层中,如此,筒体2取出时更加容易。本实用新型的有如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可反复利用,省工省料;(2)因为有橡胶圈的分隔,无需提前拆除,也无需用敲打管子来取出,以至破坏楼层混凝土 ;(3)套筒在取出之后,其两条橡胶圈留在混凝土层的凹槽,可起到止水环的作用,在埋实洞口后,能防止新旧混凝土连接处渗水。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包括筒体和贯穿筒体的拔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圈,橡胶圈围箍于筒体的外周面上,所述橡胶圈外周面上设有凸棱式胶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杆呈T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式胶圈为I一2 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圆锥台形或圆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一端无封盖,无封盖的一端焊接有一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杆一端呈螺纹状与所述垫片配合固定在筒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其包括包括筒体和贯穿筒体的拔杆,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围箍于筒体的外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能在不伤及楼层混凝土的同时容易取出套筒。
文档编号E04G15/06GK202899613SQ2012205711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林光明 申请人:绍兴县明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