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667阅读:1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属于土建施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井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梯井的安全防护必不可少。然而,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到达施工顶层,往往是通过在外端悬挑脚手架上搭设的临时爬梯上去的,这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施工,增加了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悬挑脚手架的荷载,因此人们迫切需求一种更安全、更方便与更经济的方式来代替原有的方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成本低廉而且结构轻巧,可随着楼层连续爬升使用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包括电梯井墙体和楼层面板,其中,该井架设在所述电梯井墙体和所述楼层面板之间,由底部的承重体系、顶部的防护体系、中部的支撑体系、内部的爬升体系以及防护体系上部的施工平台组成。各个体系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组成一个整体,使整个井架结构简单易于架设,而且可以重复周转使用。所述承重体系由设置在底层的双排承重斜杆和防滑竖向杆件组成。所述双排承重斜杆一端置于电梯井墙体上,另一端置于楼层面板上,并用顶托一固定,并可以随着楼层爬升。所述双排承重斜杆与地平面的倾角为30° 40°。所述双排承重斜杆上设置有安全网。承重体系的防滑竖向杆件可以有效的防止架体内滑,加强了井架的整体稳定性。所述防护体系由安全网、顶层防护板和由合页固定在顶层防护板上的人工盖板组成。防护体系的设置为施工人员在架内、外爬升与作业时提供了安全防护,而施工人员也能够通过带合页的人工盖板到达施工层面。所述支撑体系由立杆和纵横交错布置的横杆组成的支撑杆以及用于将所述横杆固定在所述电梯井墙体和楼层面板上的顶托二组成。所述立杆设置在电梯井四角并距离每边墙150 250mm。支撑体系的水平杆用顶托与墙体和楼层板固定,方便爬升时拆除固定点。所述爬升体系由钢爬梯和起吊环组成。爬升体系的钢爬梯设置能使人从架体内部到达施工面层;该井架可以通过提升起吊环使整个架体爬升,重复周转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操作防护平台技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电梯井道内施工的安全防护的问题,为操作人员提供了临时施工平台和安全保障,而且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可爬升的临时性的施工平台,也可以重复周转使用,此外它兼有搭设方便与低成本的特点,而且还具有连续使用和便于拆装的优点,这些特点将能使它在实际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井架侧立面图;图2是顶层防护板和人工盖板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井架正立面图;图4是防护体系的安全网和开孔俯视图;图5是顶层防护板和人工盖板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双排承重斜杆,2-防滑竖向杆件,3-顶托一,4-人工盖板,5-顶层防护板,6-支撑杆,7-顶托二,8-钢爬梯,9-起吊环,10-电梯井墙体,11-楼层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看图1,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井架侧立面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包括电梯井墙体10和楼层面板11,该井架设在所述电梯井墙体10和所述楼层面板11之间,由底部的承重体系、顶部的防护体系、中部的支撑体系、内部的爬升体系以及防护体系上部的施工平台组成。其中,承重体系由设置在底层的双排承重斜杆I和防滑竖向杆件2组成。双排承重斜杆I 一端置于电梯井墙体10上,另一端置于楼层面板11上,并用顶托一 3固定。双排承重斜杆I与地平面的倾角为30° 40°,并在双排承重斜杆I上铺设有安全网。看图2,图2展示了顶层防护板和人工盖板侧视图,即本实用新型的井架的防护体系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该防护体系由安全网、顶层防护板5和由合页固定在顶层防护板5上的人工盖板4组成。看图4、图5,图4展示的是防护体系的安全网和开孔俯视图,可以看到该防护体系还设有用于人进出的开孔,该开孔的尺寸优选为800X800mm,结合图2和图4、图5,可以看到防护体系用顶层防护板5满铺盖合,并留出开孔的部位用人工盖板4盖合,人工盖板4通过合页固定在顶层防护板5上。顶层防护板5优选常规使用的防护木板。看图3,本实用新型的井架的支撑体系由立杆和纵横交错布置的横杆组成的支撑杆6以及用于将所述横杆固定在所述电梯井墙体10和楼层面板11上的顶托二 7组成。所述立杆设置在电梯井四角并距离每边墙150 250mm。本实用新型的井架的爬升体系由钢爬梯8和起吊环9组成。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操作防护平台,本实用新型所用材料与脚手架所用材料相同,并按脚手架的搭设要求来搭设。不同的是该实用新型的架体构造不同,电梯井四角离每边墙150 250mm处均设置立杆,以距离为200mm为宜。在立杆中间设置钢爬梯,纵横向水平杆必须与墙体用顶托固定。底部设倾斜度为30° 45°的双水平杆,并与门洞处的竖向保险杆连接,保险杆中间距上层楼板底1400mm处置设纵横向水平杆将双斜杆连接起来,加强其底部稳定性。中间楼层板处均设一道纵横向水平杆并在杆件上铺设带预留洞口的安全防护网,以便人能通过。其余每隔1800_的步距设置一道纵横向水平杆,顶层水平杆设置在距楼板上方400mm处,杆上满铺带合页的固定上人孔盖板的防护模板。在四角立杆与顶层水平杆相连的地方焊接四个吊环。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而且还具有连续使用和便于拆装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既满足了高效率的施工要求,又为操作人员提供了临时施工平台和安全保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推广性。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包括电梯井墙体(10)和楼层面板(11),其特征在于:该井架设在所述电梯井墙体(10)和所述楼层面板(11)之间,由底部的承重体系、顶部的防护体系、中部的支撑体系、内部的爬升体系以及防护体系上部的施工平台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体系由设置在底层的双排承重斜杆(I)和防滑竖向杆件(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承重斜杆(I) 一端置于电梯井墙体(10)上,另一端置于楼层面板(11)上,并用顶托一(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承重斜杆(I)与地平面的倾角为30° 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承重斜杆(I)上设置有安全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体系由安全网、顶层防护板(5)和由合页固定在顶层防护板(5)上的人工盖板(4)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系由立杆和纵横交错布置的横杆组成的支撑杆(6)以及用于将所述横杆固定在所述电梯井墙体(10 )和楼层面板(11)上的顶托二( 7 )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设置在电梯井四角并距离每边墙150 2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体系由钢爬梯(8)和起吊环(9)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包括电梯井墙体(10)和楼层面板(11),其中,该操作平台设在所述电梯井墙体(10)和所述楼层面板(11)之间,由底部的承重体系、顶部的防护体系、中部的支撑体系、内部的爬升体系以及防护体系上部的施工平台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操作防护平台技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电梯井道内施工的安全防护的问题,而且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可爬升的临时性的施工平台,也可以重复周转使用,此外它兼有搭设方便与低成本的特点,这些特点将能使它在实际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E04G3/30GK202913679SQ2012206068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张大明, 周冬良, 张磊, 梁永家, 华吉, 刘剑斌, 袁新和 申请人: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