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180717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索结构节点的安装方法,特别是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 安装方法,属于索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活动空间如大型的展览馆、体育场馆等的需求与日俱 增。这样的需求也进一步带动了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的创新。大跨度空间建筑往往是一个 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因此不仅要将安全、经济等作为结构设计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把结构的 美表现出来,实现力与美的结合。近年来,大跨度索结构在国内外的体育场馆建设中应用较 多,源于索结构充分利用了高强度拉索的受力性能,保证结构刚度的同时降低了用钢量,使 结构变得轻盈、富于表现力。
在索结构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可调节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该节点主要由4层 圆形夹板、螺栓等构件组成。这种新型索节点的中间两层夹板内侧设有凹凸装置、外侧设有 转角刻度,通过凹凸装置实现节点转动和节点抗拔,通过外侧刻度校准拉索角度,通过以上 思路实现了节点的可转动性。针对该节点的具体安装方法尚未明确提出。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 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双向索交叉节点安装操作的简单化、快捷化,方便各层次的建筑工人现 场安装。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所述双向索交叉节点包括四层夹 板、螺栓,第一、二层夹板通过螺栓加紧内层索;第三、四层夹板通过螺栓夹紧外层索;第二 层夹板内侧设置有带齿凹槽,第三层圆形夹板内侧设置有带齿凸起,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层夹板、第二层夹板对齐并夹持内层索;
步骤二 第二层夹板从中间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夹板都设有半长圆孔,是为安装第 二层夹板时让出第一层夹板的螺栓;第二层夹板就位后,拧动第一层夹板下侧的螺母,轻轻 夹紧第一、二层夹板,但允许所夹持的内层索滑移;安装第二层夹板时并不急于将两部分夹 板贴合,待第二层夹板与第三层夹板调整角度后再贴合;
步骤三安装第三层夹板并调整拉索角度;
步骤四安装第四层夹板并夹持外层索;
步骤五夹紧四层夹板。
其中,所述步骤一具体步骤为将内层索置于第一层夹板的索槽处,将螺栓穿过第 一层夹板上预留的两个螺孔,螺栓头部在第一层夹板上侧、螺母在下侧,此时不拧紧螺母。
所述步骤三具体步骤为第三层夹板上设有两处螺孔,首先将螺栓穿过第三层夹板的螺孔待用,螺栓端头位于第三层夹板下侧,然后将第三层夹板的带齿凸起置于第二层 夹板的带齿凹槽中,通过第二、三层夹板边缘的刻度调整拉索角度后,将第二层夹板的两部 分卡紧贴合,此时第二、三层夹板的齿咬合在一起,两层拉索形成的角度确定,节点便无法 转动。所述步骤四具体步骤为将外层索置于第三层夹板的索槽处,第三层夹板上事先 放置了螺栓,将第四层夹板的螺孔对准螺栓与第三层夹板贴合,此时在第四层夹板外侧安 装螺母并轻轻拧紧,但允许外层索沿索槽滑移。所述步骤五具体步骤为待张拉结束后,拧紧第一层夹板下侧的螺母和第四层夹 板上侧的螺母,使第一、二层夹板紧紧夹持住内层索,第三、四层夹板紧紧夹持住外层索,限 制其滑移。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安装过程采用了明确分组、逐层安装、逐层固定的思路,从而 简化了安装步骤,方便工人现场操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图I节点构件分解示意图;图2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轴测图;图3第一层夹板仰视图;图4第一层夹板俯视图;图5第一层夹板侧视图;图6第二层夹板俯视图;图7第二层夹板仰视图;图8第二层夹板前视图;图9第三层夹板仰视图;图10第三层夹板俯视图;图11第三层夹板前视图;图12第四层夹板仰视图;图13第四层夹板俯视图;图14第四层夹板前视图;图中1-第一层夹板;2_内层索;3_索槽;4_螺栓;5_螺孔;6_螺母;7_第二层 夹板;8-第三层夹板;9-螺孔;10-螺栓;11-带齿凸起;12-带齿凹槽;13-第四层夹板; 14-外层索;15_索槽;16_螺孔;17_螺母;18-半长圆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14所示,本发明的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如下其中,双向索交叉节点包括四层夹板1、7、8、13、螺栓4、10,第一、二层夹板1、7通 过螺栓4加紧内层索2;第三、四层夹板8、13通过螺栓10夹紧外层索14;第二层夹板7内侧 设置有带齿凹槽12,第三层圆形夹板8内侧设置有带齿凸起11,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层夹板I、第二层夹板7对齐并夹持内层索2 :将内层索2置于第一层 夹板I的索槽3处,将螺栓4穿过第一层夹板I上预留的两个螺孔5,螺栓头部在第一层夹板I上侧、螺母6在下侧,此时不拧紧螺母6 ;
步骤二 第二层夹板7从中间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夹板都设有半长圆孔18,是为安 装第二层夹板7时让出第一层夹板I的螺栓4 ;第二层夹板7就位后,拧动第一层夹板I下 侧的螺母6,轻轻夹紧第一、二层夹板1、7,但允许所夹持的内层索2滑移;安装第二层夹板 7时并不急于将两部分夹板贴合,待第二层夹板7与第三层夹板8调整角度后再贴合;
步骤三安装第三层夹板8并调整拉索角度第三层夹板8上设有两处螺孔9,首 先将螺栓10穿过第三层夹板8的螺孔9待用,螺栓端头位于第三层夹板8下侧,然后将第 三层夹板8的带齿凸起11置于第二层夹板7的带齿凹槽12中,通过第二、三层夹板7、8边 缘的刻度调整拉索角度后,将第二层夹板7的两部分卡紧贴合,此时第二、三层夹板7、8的 齿咬合在一起,两层拉索形成的角度确定,节点便无法转动;
步骤四安装第四层夹板13并夹持外层索14 :将外层索14置于第三层夹板8的 索槽15处,第三层夹板8上事先放置了螺栓10,将第四层夹板13的螺孔16对准螺栓10与 第三层夹板8贴合,此时在第四层夹板13外侧安装螺母17并轻轻拧紧,但允许外层索14 沿索槽滑移;
步骤五夹紧四层夹板1、7、8、13 :索结构一般都有施加预应力的过程,在对拉索 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允许拉索在节点处滑移。待张拉结束后,拧紧第一层夹板I下侧的螺 母6和第四层夹板13上侧的螺母17,使第一、二层夹板1、7紧紧夹持住内层索2,第三、四 层夹板8、13紧紧夹持住外层索14,限制其滑移。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所述双向索交叉节点包括四层夹板 (1、7、8、13)、螺栓(4、10),第一、二层夹板(1、7)通过螺栓(4)加紧内层索(2);第三、四层夹板(8、13)通过螺栓(10)夹紧外层索(14);第二层夹板(7)内侧设置有带齿凹槽(12),第三层圆形夹板(8)内侧设置有带齿凸起(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层夹板(I)、第二层夹板(7)对齐并夹持内层索(2);步骤二 第二层夹板(7)从中间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夹板都设有半长圆孔(18),是为安装第二层夹板(7)时让出第一层夹板(I)的螺栓(4);第二层夹板(7)就位后,拧动第一层夹板(I)下侧的螺母(6),轻轻夹紧第一、二层夹板(1、7),但允许所夹持的内层索(2)滑移; 安装第二层夹板(7 )时并不急于将两部分夹板贴合,待第二层夹板(7 )与第三层夹板(8 )调整角度后再贴合;步骤三安装第三层夹板(8)并调整拉索角度;步骤四安装第四层夹板(13)并夹持外层索(14);步骤五夹紧四层夹板(1、7、8、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步骤为将内层索(2)置于第一层夹板(I)的索槽(3)处,将螺栓(4)穿过第一层夹板(I)上预留的两个螺孔(5),螺栓头部在第一层夹板(I)上侧、螺母(6)在下侧,此时不拧紧螺母(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步骤为第三层夹板(8)上设有两处螺孔(9),首先将螺栓(10)穿过第三层夹板(8)的螺孔(9)待用,螺栓端头位于第三层夹板(8)下侧,然后将第三层夹板(8)的带齿凸起(11)置于第二层夹板(7)的带齿凹槽(12)中,通过第二、三层夹板(7、8)边缘的刻度调整拉索角度后,将第二层夹板(7)的两部分卡紧贴合,此时第二、三层夹板(7、8)的齿咬合在一起,两层拉索形成的角度确定,节点便无法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具体步骤为将外层索(14)置于第三层夹板(8)的索槽(15)处,第三层夹板(8)上事先放置了螺栓(10),将第四层夹板(13)的螺孔(16)对准螺栓(10)与第三层夹板(8)贴合,此时在第四层夹板(13)外侧安装螺母(17)并轻轻拧紧,但允许外层索(14)沿索槽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具体步骤为待张拉结束后,拧紧第一层夹板(I)下侧的螺母(6)和第四层夹板(13) 上侧的螺母(17),使第一、二层夹板(1、7)紧紧夹持住内层索(2),第三、四层夹板(8、13)紧紧夹持住外层索(14),限制其滑移。
全文摘要
一种可调角度的双向索交叉节点的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主要采用了明确分组、逐层安装、逐层固定的思路。将第一、二层夹板分为第一组,夹持内层索;将第三、四层夹板分为第二组,夹持外层索。从第一层夹板开始,依次安装其余夹板,每加装一层夹板应按适当的步骤固定。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安装步骤,方便工人现场施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E04G21/14GK103061519SQ20131002503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刘人杰, 李雄彦, 薛素铎, 何永发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