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56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可作为室内隔间墙的基本组合结构,包含有一第一模板、一第二模板,其中第一模板设有一框体,框体具有四侧边,四侧边分别具有一突出状的组接部,框体两侧具有两面板,而第二模板设有一框体,框体具有三侧边,三侧边分别具有一突出状的组接部,框体两侧具有两面板,且面板形成一结合槽,结合槽对应第一模板的其中一组接部,使结合槽、第一模板其中一组接部可对应组接。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可便捷、快速地组拆且便于搬运,进而便于室内隔间墙的安装、拆解及调整。
【专利说明】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隔间模板,特别是指其为一种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建筑为增进室内空间利用性,通常会于室内空间再借由隔间墙区隔形成更多隔间,而隔间墙应该具有易安装、拆解、调整及便于搬运等特点,但是习用的隔间墙构造具有不便于安装、拆解、调整,且不便于搬运等缺点。
[0003]故而,如何将上述隔间墙构造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设计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0004]于是,本设计人今基于产品不断改良创新的理念,乃本着多年从事该项产品设计开发的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经由无数次的实际设计实验,致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可便捷、快速地组拆且便于搬运,进而便于室内隔间墙的安装、拆解及调整的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
[0006]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7]—种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包含有:
[0008]一第一模板,设有一框体,框体具有四侧边,四侧边分别具有一突出状的组接部,框体两侧具有两面板,且面板间形成一容室;
[0009]一第二模板,设有一框体,框体具有三侧边,三侧边分别具有一突出状的组接部,框体两侧具有两面板,且面板形成一结合槽;
[0010]其中,结合槽对应第一模板的其中一组接部,使结合槽、第一模板其中一组接部可对应组接。
[0011]所述的第一模板的面板及第二模板的面板由水泥、网筋结合构成。
[0012]所述的第一模板的面板、第二模板的面板为轻质、防火、隔音、防水、防霉材料其中
之一 O
[0013]所述的第一模板的容室装设致冷对象。
[0014]所述的第一模板的容室装设保暖装置。
[0015]所述的第二模板的结合槽装设致冷对象。
[0016]所述的第二模板的结合槽装设保暖装置。
[0017]所述的第一模板的组接部及第二模板的组接部设有数固定孔。
[0018]所述的第一模板的框体由一U形框及一边框所构成,边框设于U形框上侧之间暨第一模板的面板上侧,以将容室闭合。
[0019]所述的第二模板的框体由一 L形框及一边框所构成,边框设于第二模板的面板上侦牝以将结合槽上侧闭合。[002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可组接成一体,可作为室内隔间墙的基本组合结构,且借由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可组拆的结构,其可便捷、快速地组拆且便于搬运,进而便于室内隔间墙的安装、拆解。且本实用新型所构成的室内隔间墙可视需要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其中之一模板设一门框,将具有门框的模板任意地调整到所需要的位置,便于室内隔间墙的调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的立体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的剖面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的使用实施例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模板的立体分解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模板的立体图;
[00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成室内隔间墙的使用实施例图;
[0028]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构成的室内隔间墙的调整实施例图(一); [0029]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构成的室内隔间墙的调整实施例图(二);
[00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构成的室内隔间墙的调整实施例图(三)。
[0031]【符号说明】
[0032]10 第一模板11 框体
[0033]12 U形框121组接部
[0034]122固定孔13 边框
[0035]131组接部132固定孔
[0036]14 面板141水泥
[0037]142网筋15 容室
[0038]20 第二模板21 框体
[0039]21 框体22 L形框
[0040]221组接部222固定孔
[0041]23 边框231组接部
[0042]232固定孔24 面板
[0043]241水泥242网筋
[0044]25 结合槽90 导槽
[0045]91 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47]请参阅图2、图6所不,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第一模板10、一第二模板20,第一模板
10、第二模板20可便捷、快速地组拆且便于搬运,可作为室内隔间墙的基本组合结构,进而便于室内隔间墙的安装、拆解及调整。[0048]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10设有一框体11,框体11可为金属材料,框体11由一U形框12及一边框13所构成,U形框12、边框13分别具有分别具有一突出状的组接部121、131,组接部121、131设有数固定孔122、132,U形框12两侧具有两面板14,面板14间形成一容室15,面板14由水泥141、网筋142结合构成;第一模板10制造时,可于面板14设置后,再于U形框12上侧之间暨面板14上侧设置边框13以将容室15闭合,以使框体11具有四侧边,且令第一模板10便于脱模制造。
[0049]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10使用时,可将底侧及垂直边的组接部121配合套入于建物的地面、墙壁所开的导槽90中,而其它外露的固定孔122、132供固定件91芽设后可固定于建物,以构成室内隔间墙。
[0050]请参阅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模板20设有一框体21,框体21可为金属材料,框体21由一 L形框22及一边框23所构成,L形框22、边框23分别具有分别具有一突出状的组接部221、231,组接部221、231设有数固定孔222、232,L形框22两侧具有两面板24,面板24间形成一结合槽25,结合槽25 —侧对应第一模板10垂直边的组接部121,使结合槽25 —侧、第一模板10垂直边的组接部121可对应套合组接,且结合槽25也具有容室作用,面板24由水泥241、网筋242结合构成;第二模板20制造时,可于面板24设置后,再于面板24上侧设置边框23以将结合槽25上侧闭合,以使框体21具有三侧边,且令第二模板20便于脱模制造。
[0051]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除了可将第一模板10配合套入于建物的地面、墙壁所开的导槽90中,也可将第二模板20 (位于隔间墙中间)底侧的组接部221配合套入于建物地面的导槽90中,且将结合槽25 —侧、第一模板10垂直边的组接部121对应套合组接,也可视所需要的隔间墙长度再将第二模板20—侧组接部221与另一第二模板20(位于隔间墙左边)的结合槽25 —侧对应套合组接,以组接另一第二模板20。
[0052]据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10、第二模板20可组接成一体,可作为室内隔间墙的基本组合结构,且借由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10、第二模板20可组拆的结构,其可便捷、快速地组拆且便于搬运,进而便于室内隔间墙的安装、拆解。
[0053]请参阅图8、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构成的室内隔间墙可视需要于第一模板10、第二模板20其中之一模板设一门框,且可将具有门框的模板任意地调整到所需要的位置。
[0054]据此,本实用新型可便于室内隔间墙的调整。
[0055]请参阅图2、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10、第二模板20的面板14、24可采用轻质、防火、隔音、防水、防霉等材料,以衍生附加的功效。
[0056]请参阅图3、图6所示,可于本实用新型第一模板10的容室15及第二模板20的结合槽25装设致冷对象如水袋、冷水管线等或保暖装置,据此,以具有调节室内温度的功效。
[0057]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模板,设有一框体,框体具有四侧边,四侧边分别具有一突出状的组接部,框体两侧具有两面板,且面板间形成一容室; 一第二模板,设有一框体,框体具有三侧边,三侧边分别具有一突出状的组接部,框体两侧具有两面板,且面板形成一结合槽; 其中,结合槽对应第一模板的其中一组接部,结合槽、第一模板其中一组接部对应组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的面板及第二模板的面板由水泥、网筋结合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的面板、第二模板的面板为轻质、防火、隔音、防水、防霉材料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的容室装设致冷对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的容室装设保暖装置。
6.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二模板的结合槽装设致冷对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二模板的结合槽装设保暖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的组接部及第二模板的组接部设有数固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的框体由一U形框及一边框所构成,边框设于U形框上侧之间暨第一模板的面板上侧,将容室闭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组拆隔间模板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二模板的框体由一L形框及一边框所构成,边框设于第二模板的面板上侧,将结合槽上侧闭合。
【文档编号】E04B2/82GK203420379SQ201320443048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刘鸿鸣 申请人:刘鸿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