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坯浇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1948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坯浇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坯浇注装置,包括工作台,放置在工作台上的浇注模具,以及用于向浇注模具供应泥浆的供浆系统,所述供浆系统包括:储浆罐;架设在工作台上方,且与储浆罐通过供浆泵相连的供浆总管;枢接在工作台上的多个中转杯,每个中转杯上均设有向浇注模具供浆的出浆口以及连接至储浆罐的溢流支管;与所述供浆总管相连通,且与各中转杯一一对应的多个供浆支管。本实用新型泥坯浇注装置,能够自动进行泥浆的供给,使泥浆浇注能够连续进行,显著提高瓷器制作时的制坯效率,同时,能够节约人力。
【专利说明】一种泥坯浇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瓷器制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坯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瓷器的制作,基于人们对于土与火的认识和运用,选用不同的粘土,施以不同的火温,便可以烧制出与陶器有着本质区别的瓷器。
[0003]土与火是瓷器制作的两大条件,含高岭土、长石、石英成分的瓷土,是瓷器生产的原料,火温则是瓷器生产的外部条件,只有原料和外部条件同时具备,才能够烧制出瓷器。
[0004]瓷器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大体上包括以下步骤:
[0005]I)选取和处理原料,采集含高岭土、长石、石英成分的瓷土,依据瓷土的产地不同,瓷土中的成分略有差异;采集到瓷土后进行研磨、压滤配料、熟化等工艺操作,得到能够制坯的原料;
[0006]2)制坯,根据人们的各种需要,采用手工或者机器将原料制作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坯胎;
[0007]3)干燥,制作好的坯胎进行低温加热干燥;
[0008]4)对干燥好的坯胎进行装饰、上釉,上釉可使制备的瓷器表面光洁滑腻,色彩更加缤纷艳丽;
[0009]5)入窑烧制。
[0010]现有技术中制坯时,如果是批量化的生产,为了各坯胎之间形状尺寸的一致性,会采用浇注成型的方式,即将泥浆浇入浇注模具中成型,浇注时,通常都全部采用人工S取泥浆,进行浇注,浇注效率相对较低,不能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坯浇注装置,能够自动进行泥浆的供给,使泥浆浇注能够连续进行,显著提高瓷器制作时的制坯效率,同时,能够节约人力。
[0012]一种泥坯浇注装置,包括工作台,放置在工作台上的浇注模具,以及用于向浇注模具供应泥浆的供浆系统,所述供浆系统包括:
[0013]储浆罐;
[0014]架设在工作台上方,且与储浆罐通过供浆泵相连的供浆总管;
[0015]枢接在工作台上的多个中转杯,每个中转杯上均设有向浇注模具供浆的出浆口以及连接至储浆罐的溢流支管;
[0016]与所述供浆总管相连通,且与各中转杯一一对应的多个供浆支管。
[0017]储浆罐中用于储备调制完毕的泥浆,通过供浆总管以及供浆支管向各中转杯中连续供给泥浆,中转杯中的泥浆超过一定液位后由溢流支管流出,并由溢流支管重新回流至储浆罐中,这一循环流动的过程能够保持中转杯中的泥浆总量维持恒定,且保持流动的状态,防止泥浆在中转杯中积聚凝固。[0018]中转杯与工作台枢接,需要浇注时,翻转中转杯,使中转杯中的泥浆倒入浇注模具中,翻转过程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实现,例如,通过电机驱动中转杯绕枢轴旋转,或者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滑动座,中转杯倾靠在滑动座上,通过改变滑动座与中转杯的相对距离,能够改变中转杯的倾斜角度,完成浇注动作。
[0019]也可以采用人工翻转中转杯进行浇注,由于供浆过程已经实现自动化,因此,即使采用人工翻转操作,仍能够达到节省人力的目的。
[0020]为了提高浇注的效率,优选地,所述浇注模具有多个,每个浇注模具安置在对应的中转杯下方。即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浇注模具的泥浆浇注。
[0021 ]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架,每个中转杯通过各自的转轴与对应的支撑架相连接,每个中转杯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0022]中转杯能够绕转轴转动,浇浆工作完成后,复位弹簧能够使中转杯回复到初始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复位弹簧也能够维持中转杯的平衡,在不浇注时,保持中转杯基本水平的状态。
[0023]为了防止泥浆在中转杯中凝结,优选地,所述供浆支管的出口插设至对应中转杯的底部。
[0024]将供浆支管插入中转杯的底部,将中转杯底部的泥浆翻起,再由中转杯顶部的溢流支管溢出,使中转杯中各个位置的泥浆都维持流动状态。
[0025]为了便于管路设置的简洁,优选地,还设有与储浆罐连通的溢流总管,所有溢流支管均连接至该溢流总管。
[0026]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多个限位挡块,每个中转杯在复位状态下与对应的限位挡块相抵靠。
[0027]限位挡块与复位弹簧提供相反方向的作用力,维持中转杯保持基本水平的状态。
[0028]为了配合中转杯翻转过程的顺利进行,优选地,所述溢流支管以及供浆支管在邻近对应中转杯的部位为软管。
[0029]为了使浇注工作更高效地进行,需要在各个中转杯下方迅速地摆放浇注模具,为了能够快速地实现浇注模具的快速摆放以及整体转移,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固定架,所有浇注模具安装在该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包括:
[0030]底座;
[0031]模具容置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面;
[0032]两根导向杆,平行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模具容置槽的两侧;
[0033]两组夹持片,分别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一根导向杆上,同一根导向杆上相邻的夹持片之间设有拉簧。
[0034]依据浇注模具的数量进行组装,在模具容置槽中依次放置浇注模具,放置每个浇注模具之前在两根导向杆上分别穿一块夹持片,即利用夹持片将各个浇注模具分隔开,利用每个浇注模具两侧的两块夹持片之间的拉簧提供的拉力将浇注模具夹紧。
[0035]模具容置槽在垂直于导向杆的方向上与浇注模具的外轮廓相卡合,避免浇注模具在这个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在平行于导向杆的方向上,依靠夹持片进行限位。
[0036]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泥浆被浇注到浇注模具之外或者由浇注模具中溢出,流入到模具容置槽中,为了便于模具容置槽的清理,优选地,所述模具容置槽的底面带有排浆□。
[0037]为了保证排浆口具有很好的排浆效果,优选地,所述模具容置槽的底面为倒锥结构,所述排浆口处在倒锥结构的最低点。
[0038]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在每根导向杆的下方设有用于承载夹持片的支撑台。由于支撑台的设置,沿底座的高度方向上,夹持片的长度可以适当短一些,能够起到分隔浇注模具的目的即可。
[0039]两根导向杆的固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所述底座上设有相对布置的两块墙板,每根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一块墙板上。
[0040]为了便于导向杆与墙板的固定,优选地,所述两块墙板中,一块为固定墙板,另一块为通过螺栓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活动墙板。
[0041]所述固定墙板即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墙板,组装固定架时,可以依据浇注模具的数量选择合适相应数目的夹持片以及合适长度的导向杆,最后利用螺栓将活动墙板与底座相连接。
[0042]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墙板与底座的贴合部位设有定位部件。定位部件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能够对活动墙板的移动起到限制作用即可,例如,所述定位部件可以为底座上的定位凸块,所述活动墙板的底部设有与定位凸块相卡合的定位槽。
[0043]作为优选,每组夹持片中,邻近固定墙板的夹持片与固定墙板之间设有拉簧或固定连接。
[0044]为了使夹持片规整排列,以及对浇注模具夹持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夹持片的两侧设有与浇注模具配合的防滑齿。
[0045]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杆的横截面为矩形,夹持片上设有与导向杆形状相匹配的通孔。
[0046]矩形截面的导向杆不容易发生转动,相应地,夹持片也不容易出现垂直于导向杆方向的旋转。
[0047]所述夹持片为矩形的板状,所述夹持片的厚度为8?30mm。
[0048]本实用新型泥坯浇注装置,能够自动进行泥浆的供给,使泥浆浇注能够连续进行,显著提高瓷器制作时的制坯效率,同时,能够节约人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9]图1为本实用新型泥坯浇注装置的示意图;
[0050]图2为本实用新型泥坯浇注装置的侧视图;
[0051]图3为本实用新型泥坯浇注装置中中转杯翻转倒浆时的侧视图;
[0052]图4为本实用新型泥坯浇注装置中固定架的俯视图;
[0053]图5为本实用新型泥坯浇注装置中固定架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泥坯浇注装置做详细描述。
[0055]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泥坯浇注装置,包括工作台17,放置在工作台17上的浇注模具10,以及用于向浇注模具10供应泥浆的供浆系统,供浆系统包括:储浆罐、架设在工作台17上方,且与储浆罐通过供浆泵相连的供浆总管11、枢接在工作台17上的多个中转杯15以及与供浆总管11相连通,且与各中转杯15 —一对应的多个供浆支管14,各个供浆支管14上设有用于控制浆液流速的阀门12,供浆支管14的出口插设至对应中转杯15的底部,供浆支管14在邻近对应中转杯15的部位为软管。
[0056]工作台17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架18,每个中转杯15通过各自的转轴16与对应的支撑架18相连接,每个中转杯15与工作台1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0,如图2所示,工作台17上还固定有多个限位挡块19,每个中转杯15在复位状态下与对应的限位挡块19相抵靠。
[0057]如图1所示,每个中转杯15上均设有向浇注模具10供浆的出浆口以及连接至储浆罐的溢流支管13,溢流支管13在邻近对应中转杯15的部位为软管,还设有与储浆罐连通的溢流总管,所有溢流支管13均连接至溢流总管。
[0058]工作台上设有固定架,与各供浆支管一一对应的浇注模具放置在固定架上,如图
4、图5所示,固定架,包括:底座6、开设在底座6的顶面的模具容置槽、平行地安装在底座6上且位于模具容置槽的两侧的两根导向杆3以及两组夹持片5,每组夹持片5分别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一根导向杆3上,同一根导向杆3上相邻的夹持片5之间设有拉簧2。
[0059]如图5所示,模具容置槽的底面为倒锥结构,倒锥结构的最低点为排浆口(如图4、图5中箭头A所指示)。模具容置槽的侧壁与浇注模具10相贴合,防止浇注模具10在模具容置槽中发生晃动。底座6上在每根导向杆3的下方设有用于承载夹持片5的支撑台I。支撑台I的设置可以使得夹持片5在底座6高度方向上的长度适当缩短,节省材料。
[0060]如图4所示,底座6上设有相对布置的两块墙板,其中一块为固定墙板4,另一块为通过螺栓与底座6可拆卸连接的活动墙板7,每根导向杆3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墙板4上,另一端安装在活动墙板7上。导向杆3与固定墙板4或者活动墙板7连接时,采用榫接的形式。
[0061]可以依据浇注模具数量的不同,选择合适长度的导向杆3,浇注模具全部摆放完毕后,将活动墙板7与底座6相连接。在底座6上依据浇注模具的尺寸设置不同位置的定位凸起,活动墙板7的底部设有与定位凸起相卡合的定位槽,依靠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的配合,实现活动墙板7与底座6相对位置的固定。
[0062]如图4所示,每组夹持片5中,邻近固定墙板4的夹持片5与固定墙板4之间为固定连接。
[0063]如图5所示,夹持片5的两侧设有与浇注模具配合的防滑齿9。导向杆3的横截面为矩形,夹持片5上设有与导向杆3形状相匹配的通孔8。夹持片5为矩形的板状,夹持片5的厚度为30mm。
[0064]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浇注模具的尺寸也可能有区别,由于夹持片5与导向杆3的位置并不固定,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架适用的浇注模具种类更多,只需在拉簧2的可变形范围之内即可。
[0065]本实用新型泥坯浇注装置使用时,利用固定架将浇注模具一一固定,然后将固定架放置在工作台上,使浇注模具与中转杯的位置一一对应,翻转中转杯,将中转杯中的泥浆浇入浇注模具中,浇注完成后,中转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与限位挡块相抵靠。
【权利要求】
1.一种泥坯浇注装置,包括工作台,放置在工作台上的浇注模具,以及用于向浇注模具供应泥浆的供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浆系统包括: 储浆罐; 架设在工作台上方,且与储浆罐通过供浆泵相连的供浆总管; 枢接在工作台上的多个中转杯,每个中转杯上均设有向浇注模具供浆的出浆口以及连接至储浆罐的溢流支管; 与所述供浆总管相连通,且与各中转杯一一对应的多个供浆支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坯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模具有多个,每个浇注模具安置在对应的中转杯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坯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架,每个中转杯通过各自的转轴与对应的支撑架相连接,每个中转杯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坯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浆支管的出口插设至对应中转杯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泥坯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储浆罐连通的溢流总管,所有溢流支管均连接至该溢流总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泥坯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多个限位挡块,每个中转杯在复位状态下与对应的限位挡块相抵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泥坯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支管以及供浆支管在邻近对应中转杯的部位为软管。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泥坯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固定架,所有浇注模具安装在该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包括: 底座; 模具容置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面; 两根导向杆,平行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模具容置槽的两侧; 两组夹持片,分别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一根导向杆上,同一根导向杆上相邻的夹持片之间设有拉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泥坯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容置槽的底面带有排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泥坯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的两侧设有与浇注模具配合的防滑齿。
【文档编号】C04B33/28GK203700211SQ20142010444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8日
【发明者】俞支援 申请人:浙江运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