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12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包括上内筒、设置在上内筒底部的底层耐火砖及安装在底层耐火砖上的环形支撑法兰,由于在上内筒的内外两侧增加一定数目的内侧托砖圈和外侧托砖圈,内侧托砖圈和外侧托砖圈都安装隔热层和耐火砖的支撑更加稳固,若出现掉砖可以分段拆砌,互不影响;第二托砖圈的下方处的上内筒外侧与环形支撑法兰之间焊接筋板,筋板上焊接有锚固件,整体浇注耐磨浇注料,可以完整地保护环形支撑法兰;若耐磨浇注料局部破损或掉落,可以直接在锚固件上挖补,不用全部拆砌,即使环形支撑法兰烧损,只需拆除耐磨浇注料即可更换,对第一托砖圈及第二托砖圈之上的耐材结构无任何影响。
【专利说明】 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形套筒窑中的部件,具体地指一种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冶金及电石行业中大多数企业普遍使用环形套筒窑煅烧高质量活性石灰。环形套筒窑内筒与外筒同心布置,内套筒分上下两个,上内筒悬挂在窑的顶部,下内筒位于整个竖窑的中下部位。上下内套筒均为锅炉钢板卷制,共有两层,两层之间形成环隙,环隙内通空气强制冷却,内套筒的内外两侧均砌耐火材料。参照图1,上内筒I内外两侧均安装隔热层3和耐火砖2,底层耐火砖底部安装环形支撑法兰4,法兰下面焊接梯形板5,梯形板5上安装异形吊挂砖6。上内筒长期使用后,梯形板5和异形吊挂砖6容易断裂脱落,导致环形支撑法兰4失去保护而烧损,热气流随之进入环隙而达不到冷却效果,底层耐火砖也因失去支撑而掉落,形成连锁反应,最终被迫停窑维修。
[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820123611.5、申请日)公开的一种环状套筒窑,是通过在不同区域合理的布置不同品种和性能的耐火材料,如将上套筒上部改为粘土砖砌体、底部改为钢纤维耐火浇注料整体浇注体,来提高炉役寿命和降低成本。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820033554.1、申请日)公开的套筒石灰窑上套筒外侧耐材安装结构,是通过在上套筒外侧设置隔热层,隔热层外侧为耐磨料整体浇注件(内加耐热钢纤维),多个锚固件穿过隔热层固定在上套筒外壁上,锚固件长短不一的波形钢带锚固爪固定在耐磨料整体浇注件内,解决耐火砖砌筑结构存在的耐火砖脱落以及耐磨性不够的技术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920030160.5、申请日)公开的环形套筒石灰窑上内筒耐火砖防脱落装置,是在耐火砖砖体上设置定位块、定位槽、凹槽、通孔,并通过耐热不锈钢挂钩和滑套相互连接,可防止耐火砖墙与上内筒之间的间隙发生频繁变化,可进一步防止耐火砖脱落。然而上述提出的种种提高上内筒使用寿命的技术措施,都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局部耐材损坏时不易挖补,法兰烧损时不易更换,必须大量甚至全部拆砌耐材结构,影响上内筒整体使用寿命,且施工复杂,维护不便,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施工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成本低的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包括上内筒、设置在上内筒底部的底层耐火砖及安装在底层耐火砖上的环形支撑法兰,所述上内筒的内侧下部设有第一托砖圈,所述上内筒的外侧中下部设有第二托砖圈,所述第二托砖圈位于第一托砖圈的上方;所述第二托砖圈与上内筒的外侧顶部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外侧托砖圈,所述第一托砖圈与上内筒的内侧顶部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内侧托砖圈;所述外侧托砖圈由内到外安装有隔热层和耐火砖,所述内侧托砖圈由内到外也安装有隔热层和耐火砖;所述第二托砖圈下方处的上内筒外侧与环形支撑法兰之间焊接有筋板,所述筋板上焊接有若干锚固件;所述第二托砖圈和第一托砖圈至上内筒底部之间浇注有耐磨浇注料。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内筒的外侧中部设有一个外侧托砖圈;所述上内筒的内侧上部和中部分别设有一个内侧托砖圈。
[0007]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支撑法兰的底部也焊接有若干锚固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砖圈的下方处的上内筒内侧与环形支撑法兰之间焊接有筋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砖圈的下方处的上内筒内侧也焊接有锚固件。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在上内筒的内外两侧增加一定数目的内侧托砖圈和外侧托砖圈,内侧托砖圈和外侧托砖圈都安装隔热层和耐火砖的支撑更加稳固,若出现掉砖可以分段拆砌,互不影响;第二托砖圈的下方处的上内筒外侧与环形支撑法兰之间焊接筋板,筋板上焊接有锚固件,而第一托砖圈的下方处的上内筒内侧与环形支撑法兰之间也可以焊接有筋板,锚固件焊接在第一托砖圈的下方处的上内筒内侧,整体浇注耐磨浇注料,代替传统的吊挂砖结构,可以完整地保护环形支撑法兰;若耐磨浇注料局部破损或掉落,可以直接在锚固件上挖补,不用全部拆砌,即使环形支撑法兰烧损,只需拆除耐磨浇注料即可更换,对第一托砖圈及第二托砖圈之上的耐材结构无任何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的A-A示意图。
[0014]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上内筒1、耐火砖2、隔热层3、环形支撑法兰4、梯形板5、异形吊挂砖6、耐磨烧注料7、外侧托砖圈8、内侧托砖圈9、第二托砖圈10、第一托砖圈11、筋板12、锚固件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现有的环形套筒窑上内筒,其结构已在【背景技术】中作了详细描述,如此不再赘述。
[0017]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包括上内筒1、设置在上内筒I底部的底层耐火砖及安装在底层耐火砖上的环形支撑法兰4,上内筒I的内侧下部设有第一托砖圈11,第一托砖圈11与上内筒I的内侧顶部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内侧托砖圈9,本实施例中,在上内筒I的内侧上部和中部分别设有一个内侧托砖圈9,上内筒I的外侧中下部设有第二托砖圈10,第二托砖圈10处与上内筒I的外侧顶部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外侧托砖圈8,本实施例中,只在上内筒I的外侧中部设有一个外侧托砖圈8,且第二托砖圈10位于第一托砖圈11的上方;同时,外侧托砖圈8由内到外安装有隔热层3和耐火砖2,内侧托砖圈9由内到外也安装有隔热层3和耐火砖2 ;另外,第二托砖圈10下方处的上内筒I外侧与环形支撑法兰4之间焊接有筋板12,筋板12上焊接有若干锚固件13 ;第一托砖圈11的下方处的上内筒I内侧与环形支撑法兰4之间也可以焊接有筋板,而上内筒I内侧的锚固件13焊接在第一托砖圈11的下方处;环形支撑法兰4的底部也焊接有若干锚固件13 ;最后,第二托砖圈10和第一托砖圈11至上内筒I底部之间浇注有耐磨浇注料7,整体浇注耐磨浇注料7,代替传统的吊挂砖结构。
[0018]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套筒窑的上内筒结构,由于在上内筒I的内外两侧增加一定数目的内侧托砖圈9和外侧托砖圈8,内侧托砖圈9和外侧托砖圈8都安装隔热层3和耐火砖2的支撑更加稳固,若出现掉砖可以分段拆砌,互不影响;第二托砖圈10的下方处的上内筒I外侧与环形支撑法兰4之间焊接筋板12,筋板12上焊接有锚固13件,而第一托砖圈11的下方处的上内筒I内侧与环形支撑法兰4之间也可以焊接有筋板,锚固件13焊接在第一托砖圈11的下方处的上内筒I内侧,整体浇注耐磨浇注料7,代替传统的吊挂砖结构,可以完整地保护环形支撑法兰4。若耐磨浇注料7局部破损或掉落,可以直接在锚固件13上挖补,不用全部拆砌,即使环形支撑法兰4烧损,只需拆除耐磨浇注料7即可更换,对第一托砖圈11及第二托砖圈10之上的耐材结构无任何影响。
[0019]总之,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对上内筒金属结构及耐火材料安装结构的改进,不但可以使使用寿命成倍增加,还可以分段施工,从而达到了施工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维修成本低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包括上内筒(I)、设置在上内筒(I)底部的底层耐火砖及安装在底层耐火砖上的环形支撑法兰(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筒(I)的内侧下部设有第一托砖圈(11),所述上内筒(I)的外侧中下部设有第二托砖圈(10),所述第二托砖圈(10)位于第一托砖圈(11)的上方;所述第二托砖圈(10)与上内筒(I)的外侧顶部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外侧托砖圈(8),所述第一托砖圈(11)与上内筒(I)的内侧顶部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内侧托砖圈(9);所述外侧托砖圈(8)由内到外安装有隔热层(3)和耐火砖(2),所述内侧托砖圈(9)由内到外也安装有隔热层(3)和耐火砖(2);所述第二托砖圈(10)下方处的上内筒(I)外侧与环形支撑法兰(4)之间焊接有筋板(12),所述筋板(12)上焊接有若干锚固件(13);所述第二托砖圈(10)和第一托砖圈(11)至上内筒(I)底部之间浇注有耐磨浇注料(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筒(I)的外侧中部设有一个外侧托砖圈(8);所述上内筒(I)的内侧上部和中部分别设有一个内侧托砖圈(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法兰(4)的底部也焊接有若干锚固件(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砖圈(11)的下方处的上内筒⑴内侧与环形支撑法兰⑷之间焊接有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形套筒窑上内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砖圈(11)的下方处的上内筒⑴内侧也焊接有锚固件(13)。
【文档编号】C04B2/10GK203960058SQ20142030293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朱全义, 黄有国, 丁国松, 蔡继明, 杨国珍, 卢西荣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