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切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2574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手动切砖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动切砖机。



背景技术:

切砖机包括电锯式和手动式机械切砖机两种,电锯式切砖机存在移动不方便,且砌砖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噪声污染环境等缺点,目前已经很少使用,而传统的手动机械式切砖机大都采用的是一刀切断,这种切割方式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省力的手动切砖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手动切砖机,包括机架、静刀片、动刀片、支架板、棘条、驱动棘爪、止逆棘爪以及加力手柄,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静刀片,所述机架的另一侧滑设有与所述静刀片刀刃相对的所述动刀片;与所述动刀片同侧的机架上设置有所述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上滑设有所述棘条,所述棘条与所述动刀片的刀背连接;所述支架板上分别铰接有所述止逆棘爪和所述加力手柄,所述加力手柄的端部与所述驱动棘爪铰接,其中,所述加力手柄向所述动刀片方向摆动,使得所述驱动棘爪的爪部驱动棘条逐步向所述动刀片方向滑动,所述加力手柄使所述驱动棘爪驱动所述棘条滑动的摆动弧度为工作弧度,所述止逆棘爪的爪部阻挡所述棘条沿与所述静刀片相向的方向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力手柄呈弯折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逆棘爪从铰接点沿与爪部相反方向延伸出复位部,所述加力手柄逆向摆动超过所述工作弧度时,所述复位部受到所述加力手柄的抵压使得所述止逆棘爪的爪部与棘条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前支架,与所述静刀片同侧的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置着可伸出的所述前支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前支架锁定器,所述收容腔的腔口处安装有所述前支架锁定器,所述前支架锁定器通过锁定所述收容腔的腔口以固定所述前支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滚动平台和平台支腿,位于所述动刀片与所述静刀片之间的机架的上部与所述滚动平台铰接,所述滚动平台的下端铰接有所述平台支腿。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齿条、紧定块、紧定手柄、调节齿轮以及调节手轮;其中,所述支架板上滑设有所述调节齿条,所述支架板上沿所述调节齿条的垂直方向设置有所述紧定块,所述紧定块连接有所述紧定手柄,所述紧定手柄控制所述紧定块与所述调节齿条卡合或分离;所述支架板上设置有调节手轮以及与所述调节齿条啮合的所述调节齿轮,所述调节手轮与所述调节齿轮连接,所述调节手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并使得所述调节齿条沿机架的水平方向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动刀片的刀背固定连接着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齿条上,其中,所述复位弹簧形变产生的弹力能够将动刀片从滑动位置拉回至原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脚轮,所述机架的底部还设置有脚轮。

上述手动切砖机,可以通过在工作弧度内往复摆动加力手柄,使得静刀片的刀刃与动刀片的刀刃沿相对方向同时挤压砖块直到砖块被切割完成。由于手动切砖机利用了棘条行程分力的原理以及加力手柄的杠杆原理,通过逐步变动驱动棘爪与棘条之间的相对位置来推动动刀片切割砖块,降低了切砖的劳动强度,使得切砖机达到省力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手动切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手动切砖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一种手动切砖机,参考图1和图2,包括机架5、静刀片7、动刀片4、支架板12、棘条18、驱动棘爪2、止逆棘爪3以及加力手柄1,机架5的一侧设置有静刀片7,机架5的另一侧滑设有与静刀片7刀刃相对的动刀片4;与动刀片4同侧的机架5上设置有支架板12,支架板12上滑设有棘条18,棘条18与动刀片4的刀背连接;支架板12上分别铰接有止逆棘爪3和加力手柄1,加力手柄1的端部与驱动棘爪2铰接,其中,加力手柄1向动刀片4方向摆动,使得驱动棘爪2的爪部逐步驱动棘条18向动刀片4方向滑动,加力手柄1使驱动棘爪2驱动棘条18滑动的摆动弧度为工作弧度,止逆棘爪3的爪部阻挡棘条18沿与静刀片7相向的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静刀片7、动刀片4以及机架5底部之间形成一个U型腔,使用时,将砖块放置于U型腔内并调整好切割位置。通过在工作弧度内往复摆动加力手柄1,使得静刀片7的刀刃与动刀片4的刀刃沿相对方向同时切割砖块,使得切割产生的裂缝将砖块分离。上述手动切砖机利用了棘条行程分力的原理以及加力手柄的杠杆原理,通过逐步变动驱动棘爪与棘条之间的相对位置来推动动刀片切割砖块,降低了切砖的劳动强度,使得切砖机达到省力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棘条下方设置有轴承17,通过轴承17滚动带动棘条18移动可减小运动摩擦使得滑动更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动刀片4滑设在机架一侧是通过在动刀片4的底部设置滑轮实现的。

在一手动切砖机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手动切砖机的加力手柄1呈弯折型。弯折型的加力手柄,加力手柄下落至水平位置时刚好落在动刀片和静刀片的上 端部,使得手动切砖机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携带。优选的,加力手柄包括手杆与扭力板,其中手杆与扭力板垂直固定连接,扭力板的另一端与驱动棘爪铰接。

在一手动切砖机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止逆棘爪3从铰接点沿与爪部相反方向延伸出复位部31,加力手柄1逆向摆动超过工作弧度时,复位部31受到加力手柄1的抵压使得止逆棘爪3的爪部与棘条18分离。

本实施例中,止逆棘爪3的复位部31在加力手柄1的按压下,使得爪部与棘条18分离,止逆棘爪3失去止逆功能,从而方便用户将滑动后的动刀片4移动至原位。

在一实施例中,止逆棘爪3为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止逆棘爪中间区域与支架板铰接;其中,矩形结构的一端作为爪部设置在棘条上,与爪部相对的矩形结构的另一端为复位部。当复位部受到加力手柄向上摆动超过工作弧度,复位部将受到加力手柄的按压,并带动爪部脱离棘条。

在一手动切砖机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还包括前支架9,与静刀片7同侧的机架5的底部设置有收容腔51,收容腔51内设置着可伸出的前支架9。

本实施例中,前支架9平时可以放置于收容腔51内,在使用时将前支架9从收容腔51中抽出即可,前机架9可有效阻止切砖过程中手动切砖机的滑动,使得切砖过程中砖块受力更加充分,同时前支架9可放置在机架的收容腔51内,方便切砖机的携带。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前支架锁定器8,收容腔51的腔口处安装有前支架锁定器8,前支架锁定器8通过锁定所述收容腔51的腔口以固定所述前支架9。

本实施例中,通过前支架锁定器8可以很好的将前支架9锁定在收容腔内,有效避免了前支架9在收容腔51内的滑动。

在一手动切砖机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还包括滚动平台6和平台支腿10,位于动刀片4与静刀片7之间的机架5的上部与滚动平台6铰接,滚动平台6的下端铰接有平台支腿10。

本实施例中,平台支腿10可以支撑滚动平台6水平放置。滚动平台6用于存放待切砖块,保持了切砖工作的连续性,提高切砖效率。在一实施例中,滚 动平台6的侧边与机架连接有弹簧,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方便折叠滚动平台。

在一手动切砖机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还包括:调节齿条16、紧定块15、紧定手柄20、调节齿轮14以及调节手轮19;其中,支架板12上滑设有调节齿条16,支架板12上沿调节齿条的垂叵方向设置有紧定块15,紧定块15连接有紧定手柄20,紧定手柄20控制紧定块15与调节齿条16卡合或分离;支架板12上设置有调节手轮19以及与调节齿条16啮合的调节齿轮14,调节手轮19与调节齿轮14连接,调节手轮19转动从而带动调节齿轮14转动,并使得调节齿条16沿机架5的水平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紧定块15在紧定手柄20向上提起时,从调节齿条16上分离,调节齿条16可以在调节齿轮14的传动下滑动了。在紧定块15与调节齿条16处于分离状态下,转动调节手轮19可控制调节齿条推动动刀片4向静刀片7方向移动,使得动刀片4更靠近砖块,当动刀片4位置确定好后,紧定块15在紧定手柄20向下扳动时,沿支架板12向下垂直滑动并卡合在调节齿条16上,即锁定了动刀片4切割前的起始位置。由于在切割砖块之前就可以通过操控调节齿条的移动使得动刀片4尽可能的靠近砖块,减少了动刀片滑动的无效距离,提高了切割效率。

在一手动切砖机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还包括复位弹簧11,动刀片4的刀背固定连接着复位弹簧11的一端,复位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齿条16上,其中,复位弹簧11形变产生的弹力能够将动刀片4从滑动位置拉回至原位。

本实施例中,动刀片4在加力手柄1的摆动下逐步滑动,复位弹簧11随之将被动刀片4拉伸。当止逆棘爪3在加力手柄1的作用下脱离棘条时,复位弹簧11产生的拉力将使得动刀片4由滑动终点滑回至滑动起点。通过设置复位弹簧11使得动刀片4快速复位,有利于下一次切砖工作的进行,提高了切砖的工作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的手动切砖机,参考图1和图2,手动切砖机还包括脚轮13,机架5的底部设置有脚轮13。优选的,在位于支架板12一侧的机架5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脚轮13,提高手动切砖机移动的工作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