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847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建筑装饰的领域中,墙面装饰上采用常规的HPL板进行挂板装饰时,因板材的规格限制,每件HPL板排布拼接时,常常需要采用内外止口拼接,拼接截面如图1所示。其止口连接方式需要在两件板上拼接处正反面各锣掉深度为5mm、宽度为1mm的止口。挂板时止口处互相搭配预留5mm的缝隙。因板材安装时采用铝材龙骨扣片式进行挂板,扣片与止口处还相距40mm左右,又因板材一面纟罗掉了5mm深1mm宽的止口,导致板材的的应力失去平衡。挂板时间久后容易出现挂板面接口处翘曲导致不平的现象,该现象破坏整体的平整度,影响外观。
[0003]随着时代的发展,HPL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由于该板材具耐撞击、耐磨、耐烟灼、耐潮湿、抗腐蚀、易清理的特性,且颜色丰富,逐步成为装修建材市场上的宠儿。因此,板材连接方式的改进,提高整体挂板的平整度,就具有重大的市场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拼接方便、整体挂板平整度高的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包括第一挂板、第二挂板和插条,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U形槽,插条嵌于两个U形槽内,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之间通过插条固定拼接。该结构中,通过在拼接面设置U形槽,再通过插条插接使相邻的两个挂板固定拼接,相比传统的拼接方式,在不破坏板材应力的前提下,正好能解决整体挂板的平整度问题,不仅能扩大板材平面拼接的应用范围,更能提高HPL板的市场竞争力。
[0006]所述第一挂板的U形槽为第一U形槽,第二挂板上的U形槽为第二 U形槽,第一 U形槽的开口与第二U形槽的开口相向,插条两侧分别位于两个U形槽内。
[0007]所述U形槽的深度为7?15mm。该深度范围在尽量降低加工难度的同时,可满足目前市面通用规格的HPL板的稳定拼接。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形槽的深度为10mm。
[0009]所述插条的宽度与两个U形槽的深度之和相等。
[0010]所述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厚度相等,两个U形槽分别位于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拼接面中部,各U形槽前后两侧的板材厚度相等,可有效保证U形槽前后两侧的板材应力保持平衡,防止翘曲导致表面不平的现象。
[0011]所述插条的厚度与U形槽的槽宽相等。
[0012]所述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分别通过龙骨组件固定于墙体上,且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并列拼接于墙体的表面上。
[0013]所述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分别为HPL板。
[0014]所述U形槽为贯穿于第一挂板或第二挂板相对两侧面的通槽。
[00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挂板拼接结构中,通过在挂板的拼接面上开设U形槽,并通过插条固定拼接,在不破坏板材应力的前提下,正好能解决板材挂板平整度问题,不仅能扩大板材平面拼接的应用范围,更能提高HPL板的市场竞争力。
[0017]本挂板拼接结构应用于挂板安装时,可根据拼接的位置,快速任意安装,可有效的控制板材表面的平整度,节约维修费用;同时,经实践证明,该结构加工时,比传统开止口方式的工时缩短1/3,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的大量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传统平面HPL板安装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挂板拼接结构应用于HPL板安装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施例一种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挂板1、第二挂板2和插条3,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U形槽4,插条嵌于两个U形槽内,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之间通过插条固定拼接。该结构中,通过在拼接面设置U形槽,再通过插条插接使相邻的两个挂板固定拼接,相比传统的拼接方式,在不破坏板材应力的前提下,正好能解决整体挂板的平整度问题,不仅能扩大板材平面拼接的应用范围,更能提高HPL板的市场竞争力。其中,第一挂板的U形槽为第一 U形槽,第二挂板上的U形槽为第二 U形槽,第一 U形槽的开口与第二U形槽的开口相向,插条两侧分别位于两个U形槽内。U形槽的深度为10mm。插条的宽度与两个U形槽的深度之和相等。插条的厚度与U形槽的槽宽相等。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厚度相等,两个U形槽分别位于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拼接面中部,各U形槽前后两侧的板材厚度相等,可有效保证U形槽前后两侧的板材应力保持平衡,防止翘曲导致表面不平的现象。
[0023]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分别通过龙骨组件固定于墙体5上,且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并列拼接于墙体的表面上。其中,如图1或图2所示,龙骨组件包括C型龙骨6、扣片7和U型龙骨8,该结构为传统挂板安装结构。
[0024]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分别为HPL板。U形槽为贯穿于第一挂板或第二挂板相对两侧面的通槽,即:如图2中所示,各U形槽对应贯穿于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上下两侧面。
[0025]上述结构的挂板拼接结构中,其制作及加工方法具体如下:
[0026](I)采用CAD软件设计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所需的开槽尺寸,出工程图纸;
[0027](2)按照开槽尺寸调整开槽机上刀具的深度与高度。
[0028](3)将第一挂板或第二挂板放置在操作工作平台上,开启气压栗将板材固定。
[0029](4)开启齿轮电机,手推动HPL板沿靠尺边缘通过齿轮开槽锯直线行走。
[0030](5)检测开槽尺寸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时需重新调整后再继续加工。
[0031](6)挂板:按照传统的工艺要求安装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挂板时,两件挂板的槽口之间留5_的工艺缝隙,缝隙中间插入的插条。
[0032]其中,步骤(I)中,常规开槽尺寸深度为10mm,厚度根据齿轮片的厚度而定,若深度太深,开槽比较困难,需多次加工。常规1mm深度可一次加工成型,且能满足现有的拼接要求。
[0033]步骤(3)中,开槽机的操作工作台要与打槽齿轮平台相平,否则加工尺寸会出现偏差,同时在操作工作台上,挂板一定要固定,因尺寸开槽需要推力使挂板前进,板材与齿轮接触时会跳动,容易造成在开槽过程中会出现伤人或所开尺寸不到位情况。
[0034]步骤(6)中,插条采用对应板材的芯板(素板)可以开料而成。插条可根据现场安装情况选择板材挂好再插入或边挂板边插入。任意相邻两个挂板之间的缝隙可以根据安装的情况按要求进行调整。
[0035]实施例2
[0036]本实施例一种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与实施例1相比较,其不同之处在于:U形槽的深度为12mm。另外,根据HPL板的安装要求及加工方式,U形槽的深度可在7?15mm内进行选择,该深度范围在尽量降低加工难度的同时,可满足目前市面通用规格的HPL板的稳定拼接。
[0037]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主权项】
1.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挂板、第二挂板和插条,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U形槽,插条嵌于两个U形槽内,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之间通过插条固定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板的U形槽为第一 U形槽,第二挂板上的U形槽为第二 U形槽,第一 U形槽的开口与第二 U形槽的开口相向,插条两侧分别位于两个U形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的深度为7?15mm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的深度为1mm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条的宽度与两个U形槽的深度之和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厚度相等,两个U形槽分别位于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拼接面中部,各U形槽前后两侧的板材厚度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条的厚度与U形槽的槽宽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分别通过龙骨组件固定于墙体上,且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并列拼接于墙体的表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分别为HPL板。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为贯穿于第一挂板或第二挂板相对两侧面的通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包括第一挂板、第二挂板和插条,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U形槽,插条嵌于两个U形槽内,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之间通过插条固定拼接。本挂板拼接结构中,通过在挂板的拼接面上开设U形槽,并通过插条固定拼接,在不破坏板材应力的前提下,正好能解决板材挂板平整度问题,不仅能扩大板材平面拼接的应用范围,更能提高HPL板的市场竞争力。本挂板拼接结构应用于挂板安装时,可根据拼接的位置,快速任意安装,可有效的控制板材表面的平整度,节约维修费用;同时,经实践证明,该结构加工时,比传统开止口方式的工时缩短1/3,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的大量需求。
【IPC分类】E04F13/076
【公开号】CN205382663
【申请号】CN201521140856
【发明人】陈志雄
【申请人】广州市致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