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模板体系冬期综合蓄热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0365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铝合金模板体系冬期综合蓄热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涉及铝合金模板在寒冷地区冬期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在南方地区应用较早,技术也较成熟,在北方地区则刚刚起步。北方地区施工受气候影响较大,施工周期短。当不满足施工进度时,常需要进行冬期施工。冬期施工是北方地区为加快施工进度而进行的一项赶工措施,如何使混凝土构件在负温条件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是冬期施工的关键所在,而要进行新型模板应用的冬期施工需要克服很多难题。铝合金模板采用早拆体系,墙模板、梁板模板、楼梯模板均配置一套,上层施工时下层模板必须拆除、周转使用,冬期施工时铝合金模板达到拆模时条件为:梁板、楼梯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50%,墙混凝土强度达4Mpa。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铝合金模板体系冬期综合蓄热施工工艺,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解决铝合金模板体系在寒冷地区冬季进行施工的施工技术难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了铝合金模板体系冬期综合蓄热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铝合金模板预热:采用热风幕对铝合金模板进行预热,以提高模板及钢筋构件的整体温度,预热2-3小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时停止使用热风幕;

(2)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中掺加复合型早强剂及抗冻剂,浇筑后的混凝土采用暖棚加热进行保温;暖棚外部的混凝土采用以下保温措施:顶板采用依次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一层棉被和一层五彩布进行保温,外立面墙体采用悬挂棉被进行保温,楼梯间表面采用依次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一层电热毯、一层棉被和一层五彩布进行保温;窗口与剪力墙洞口采用定型设计的可周转岩棉保温板进行保温,岩棉保温板的拼缝处用橡塑棉封堵严密;

(3)拆模及保温:混凝土冷却到5℃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后拆除墙体铝合金模板和保温覆盖层,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20℃,当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必须及时用阻燃草垫子或棉被覆盖,使其缓慢冷却,严禁浇水养护。

在步骤(2)、(3)中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进行温度测试,测温孔分布于混凝土墙体温度变化大、易散热的位置,测温孔的孔深为混凝土墙体厚度的1/2,测温时温度计在测温孔中停留不少于5分钟,且测温孔上口用棉花封堵,温度计取出后立即水平度数。

所述步骤(1)中的热风幕均匀布置于作业层且布置高度为1.5m,热风幕下方安装有移动支架。

所述步骤(2)中的岩棉保温板为三层结构的保温板,两侧采用轻钢彩钢板,中间夹芯为50mm厚的岩棉板。

所述步骤(2)中的岩棉保温板与铝合金模板一同拆装,岩棉保温板与铝合金模板通过卡件螺栓或铆钉固定。

所述步骤(2)中的窗口或剪力墙洞口宽度大于1.8m时,岩棉保温板上每间隔1.2m纵向设置一组中间夹具。

本发明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铝合金模板体系冬季施工,门窗洞口采用与模板拼装式的定型设计的可周转岩棉保温板进行保温,岩棉保温板与铝合金模板同时拆装且二者连接方便,同时铝合金模板拼接严密,整体性强,封堵效果佳,配合高效的热源,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冬期施工采用热风幕作为热源,其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热源稳定、数量可控、功率可调等特点显而易见,再根据大气外界温度、热量散失速度、温室内需达到的温度计算出热能供应量,最终确定热源的数量。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解决了铝合金模板体系在寒冷地区冬季施工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定型化外窗洞口(洞口宽度不大于1.8m)的封堵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中定型化外窗洞口(洞口宽度大于1.8m)的封堵示意图二;

图4为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中间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是梁板内测温孔设置示意图;

图7是混凝土剪力墙测温孔设置示意图。

图中:1-卡件,2-中间夹具,3-楼板,4-测温管,5-棉丝,6-墙柱钢筋骨架,7-混凝土墙柱,8-岩棉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铝合金模板体系冬期综合蓄热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铝合金模板预热:预热是混凝土浇筑前的重要工作,预热可提高模板、钢筋等构件的整体温度,使浇筑后的混凝土温度迅速提升;本发明采用热风幕对铝合金模板进行预热,根据楼层面积、楼层封闭体积及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的时间要求,作业层均匀布置热风幕,为达到施工楼层取暖温度要求15度左右,热负荷取每平米100W,布置高度为1.5m,热风幕放置于可移动支架上,便于配合现场施工调整风幕位置(施工材料切勿接触风机)。用热风幕预热2-3小时后,达到设计的温度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时停止使用热风幕。

(2)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中掺加复合型早强剂及抗冻剂,利用原材料加热和水泥水化热的热量,以及通过暖棚加热、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楼板的强度快速提高,达到早拆模板的目的,浇筑后的混凝土采用暖棚加热进行保温;暖棚外部的混凝土采用以下保温措施:顶板采用依次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一层棉被和一层五彩布进行保温,外立面墙体采用悬挂棉被进行保温,楼梯间表面采用依次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一层电热毯、一层棉被和一层五彩布进行保温;窗口与剪力墙洞口采用定型设计的可周转的岩棉保温板8进行保温,岩棉保温板8的拼缝处用橡塑棉封堵严密;其中,岩棉保温板8为三层结构的保温板,两侧采用轻钢彩钢板,中间夹芯为50mm厚的岩棉板;岩棉保温板8与铝合金模板一同拆装,如图2-5所示,岩棉保温板8与铝合金模板与铝合金模板的卡件1采用螺栓或铆钉固定,当窗口或剪力墙洞口宽度大于1.8m时,岩棉保温板上每间隔1.2m纵向设置一组中间夹具2,中间夹具2采用螺栓与岩棉保温板固定。

(3)拆模及保温:混凝土冷却到5℃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拆除墙体铝合金模板和保温覆盖层,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20℃,当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必须及时用阻燃草垫子或棉被覆盖(并注意保持保温材料的干燥),使其缓慢冷却,严禁浇水养护;对于掺用抗冻剂养护的混凝土,当温度降低到防冻剂的规定温度以下时,混凝土强度强度不应小于4N/mm2。本发明采用成熟度法进行混凝土早期强度的计算,结合现场回弹的数据作为养护和拆模的依据。

为检验和控制冬期施工期间混凝土的质量,计算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在步骤(2)、(3)中均需要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进行温度测试,测温孔分布于混凝土墙体温度变化大、易散热的位置,各部位的测温孔的布置必须按布置原则绘制测温孔布置图,与测温记录一起存档。测温孔的孔深为混凝土墙体厚度的1/2,测温时温度计在测温孔中停留不少于5分钟,且测温孔上口用棉花封堵,温度计取出后立即水平度数。遇有气温突然下降至-15℃以下时,及时加保温层或人工加热,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并填写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严禁直接采用对拉螺栓孔测温,填写测温记录时,必须注意测温孔记录与测温布置图编号一致。

测温孔由预埋与混凝土中的测温管4形成,测温管4采用0.2~0.4mm的镀锌薄钢管制作,直径为8mm-12mm,测温管4位于混凝土结构外部的一端口用棉纱5封堵,位于混凝土结构外部内部的另一端口封闭。测温时拔出一端棉纱插入温度计后应迅速将孔口重新堵塞严实,温度计测温时间不得少于5min。如图6所示,楼板3内的测温管4插入楼板3中部,高出楼板3板面50mm,测温管4外表面刷红色油漆;布置于梁内的测温管4高出楼板3板面50mm,测温管4位于梁内的长度大于等于梁高的67%,测温管4外表面刷红色油漆。梁板内的测温管4应与梁、板内的钢筋绑扎牢固,以防浇筑混凝土时碰坏;浇筑混凝土时应提醒作业工人注意刷红色油漆的测温管成品保护;浇筑混凝土前,测温管4上部管口塞棉纱并采用不少于两层胶布封闭上口,防止混凝土浆或水进入管内。如图7所示,混凝土墙柱7的测温管与墙柱钢筋骨架6焊接固定,测温管4伸入暗柱的长度大于墙柱宽度的50%,测温管4位于墙柱外的一端用棉纱5封堵,位于墙柱内的另一端封闭,防止砼浆进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