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0358阅读:1142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建筑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先装墙后装梁的安装工艺,其特征是建筑速度更快,受外界条件制约更小,更环保,更节能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背景技术:

由于当下广泛生产的内隔墙安装均为柱、梁、楼板、外墙完成后进行内隔墙安装,建筑物内运输、安装、与主体结构连接固定是施工中的难点,施工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在传统的安装工艺中,预先留设精准的孔洞、埋设固定件对后期的内墙安装尤为重要。一旦预留孔洞与实际发生值产生一定范围外的偏差,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充分展现了传统安装工艺近乎为“零”的可逆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先装墙后装梁的安装工艺,避免了过于陈旧的建筑安装工艺流程。基于传统的安装工艺,我们灌入现代化的理念,因而达到施工速度更快、造价更低、质量更好、环境效益更高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制作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采用平模生产工艺,生产时先浇筑一叶墙板陶粒混凝土层,中间再安装EPS泡沫板,最后浇筑另一叶墙板陶粒混凝土层;

2)弹出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的预制柱50线,50线应从顶部向下量;

3)将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的下口对准安装墨线,根据轴线、构件边线,用撬棍对墙体轴线进行校正,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接缝预留50mm,板与板之间用撬棍慢慢撬动,用橡皮锤或加垫木敲击微调;下端用木楔顶紧板底部,来调整墙体标高,木楔交叉使用,相邻两个木楔方向相反,1块隔墙至少2个木楔,墙体50线与柱子50线对齐;隔墙上部拉通线对墙体轴线进行校正;

4)吊装就位后,应立即在楼板的同一侧面,板高的2/3处安装每块墙板用不少于2根的斜支撑进行固定,与楼板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60度;检查墙板内预埋的内螺纹套筒,并将斜支撑上部紧固螺栓与内螺纹套筒连接,根据设计计算角度在楼面安装下部连接固定用膨胀螺栓;斜支撑安装好后,通过调节支撑活动杆件调整墙板的垂直度,并用靠尺对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垂直度进行校正;

5)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上部放置泡沫挤塑板;安装框架梁,梁下部的凹槽固定陶粒混凝土墙板;

6)在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底塞缝应在上部梁安装完成后进行,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空隙;3d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撤出木楔,并用C20细石混凝土将木楔留下的空洞填实;

7)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接缝处理应在上部梁安装完成后,且门窗框及管线完成后进行;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之间的缝内灌满无收缩砂浆灌缝,经3d砂浆强度达到5Mpa以上方可拆除斜杆支撑;

8)清理接缝部位,将玻纤网格布用水泥胶粘剂粘贴到两板接缝处,再用抗裂砂浆抹平。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采用标准化生产,生产过程简单,施工工艺精湛,全过程节能、环保、高速。

2)本发明不需要像传统的安装工艺一样按部就班的先柱、梁、楼板、外墙后进行内隔墙安装,本发明使装配式建筑安装工艺上变得更灵活、更方便。

3)本发明较传统的安装工艺省去了一定量的预留孔洞、预埋件,节省巨大的成本及人材机的消耗。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实现装配式建筑在安装工艺上革新,让装配式建筑更灵活机动,从而节约大量人工、机械、材料,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式建筑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的截面图。

图2为图1的俯视截面图。

图中①-预制梁、②-泡沫挤塑板、③-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④-EPS泡沫板、⑤-抗裂砂浆、⑥-玻纤网格布、⑦-无收缩砂浆灌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制作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采用平模生产工艺,生产时先浇筑一叶墙板陶粒混凝土层,中间再安装EPS泡沫板4,最后浇筑另一叶墙板陶粒混凝土层;

2)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进场前在构件和图纸上标出序号及位置,便于吊装和指挥操作,减少误吊机率。

3)弹出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的预制柱50线,50线应从顶部向下量,否则容易导致墙体安装完成后上部标高误差过大。

4)将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的下口对准安装墨线,根据轴线、构件边线,用专用撬棍对墙体轴线进行校正,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接缝预留50mm,板与板之间可用撬棍慢慢撬动,用橡皮锤或加垫木敲击微调。在下端用木楔顶紧板底部,来调整墙体标高,木楔交叉使用,相邻两个木楔方向相反,一块隔墙至少两个木楔。使墙体50线与柱子50线对齐。对线时应采用红外线水平仪。隔墙上部拉通线对墙体轴线进行校正,防止累计误差偏大,造成上部梁无法正常安装。

5)吊装就位后,应立即在楼板的同一侧面,板高的2/3处安装每块墙板用不少于两根的斜支撑进行固定,与楼板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60度。检查墙板内预埋的内螺纹套筒,并将斜支撑上部紧固螺栓与内螺纹套筒连接,根据设计计算角度在楼面安装下部连接固定用膨胀螺栓。斜支撑安装好后,通过调节支撑活动杆件调整墙板的垂直度,并用2m长靠尺对陶粒混凝土内隔墙垂直度进行校正。

6)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上部放置2cm的泡沫挤塑板2;安装框架梁,梁下部的凹槽固定陶粒混凝土墙板;

7)在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底塞缝应在上部梁安装完成后进行,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空隙。经3d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撤出木楔,并用C20细石混凝土将木楔留下的空洞填实。

8)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接缝处理应在上部梁安装完成后,且门窗框及管线完成后进行。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之间的缝内灌满无收缩砂浆灌缝7,经3d砂浆强度达到5Mpa以上方可拆除斜杆支撑。

9)清理接缝部位,将玻纤网格布6用水泥胶粘剂粘贴到两板接缝处,再用抗裂砂浆抹平5。

本发明所述预制梁1下部留设混凝土凹槽;在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上部放置2cm泡沫挤塑板2;安装预制梁1,用梁下部的凹槽固定陶粒混凝土墙板。

所述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接缝处理应在上部预制梁1安装完成后进行,陶粒混凝土内隔墙条板3之间的缝内用无收缩砂浆灌缝7。

清理接缝部位,将所述玻纤网格布6用水泥胶粘剂粘贴到两板接缝处,再用所述抗裂砂浆5抹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