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7390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特指一种楼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构造物一般是不可移动且不可工业化生产的结构体系,比如纯砖混体系、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钢结构现场焊接的构造物等。此类建筑物都需事先在建筑设计院进行提前分析设计,施工进度缓慢,在建筑完成后很难将其拆解并物流运输至目的地。现有的楼板虽均可在工厂进行预先生产,但在施工现场仍由于构件杂乱无章,过多的部件需要业主工地进行机器切割。人为误差会被放大,对于工期的延误都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受制于现有的结构技术部,此种形态只适合整体性较强的建筑构造物。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楼板,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板,运输便捷,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楼板,包括面板、内梁、外梁、连接脚件,所述外梁通过连接脚件连接形成一个框架,所述面板设置在外梁所形成框架上,所述内梁以平行或交错的方式设置在外梁之间。

进一步,所述外梁之间设置有走线管。

进一步,所述走线管从强弱电盒中穿设而过。

进一步,所述外梁与内梁之间填充有保温填充物。

进一步,所述连接脚件包括中空的主体框,所述主体框上下两端设置有L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螺孔。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可以迅速地穿插,像功能块式地着力粘合,那么就可以在工厂进行快速规模化地批量化工业生产,提高项目整体的经济性能,减少对施工作业地的环境声学污染;楼板构造内部构件均是在工厂进行整体生产工艺,质量上能精准把控,受力各向同性,不存在尖端受力放大效益从而导致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性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连接脚件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面板1,内梁2,外梁3,连接脚件4,主体框5,连接部6,走线管7,强弱电盒8,穿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楼板,包括面板1、内梁2、外梁3、连接脚件4,外梁3通过连接脚件4连接形成一个框架,该框架一般为矩形,连接脚件4位于在矩形的四角上,外梁3通过连接脚件4连接,连接脚件4包括中空的主体框5,主体框5上下两端设置有L型的连接部6,连接部6上开设有螺孔,其余连接件可以通过螺孔与连接脚件4连接。

面板1设置在外梁3所形成框架上,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在外梁3上会预留穿孔9,用于设置走线管7,走线管7在位于楼板内的强弱电盒8中穿设而过。

而内梁2以平行或交错的方式设置在外梁3之间,形成支撑,在内梁2与外梁3之间填充有保温填充物,保温填充物可以是石棉、泡沫混凝土等隔音保温物质。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