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7380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



背景技术:

目前,钢筋混凝土拼装楼板,能承受双向荷载,整体性好,不需要现场支模,而且造价低,吊装、运输容易。拼装楼板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通常用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见03227765.2专利申请),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纵向肋下两侧开有孔洞,现穿钢筋穿过预制构件纵向肋下两侧的孔洞,连接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使钢筋纵横交错布局,拼装楼板能承受双向荷载。但由于此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在制作孔洞时工艺复杂,孔洞支模和拆模麻烦,费时费力,使这种使预制构件板在生产制造时增加了不少人力物力,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小反拱值、使板底平整,现穿钢筋方便、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效率高的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该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混凝土底板(1)、钢筋(2)、混凝土纵向肋(3)、孔洞(4)、模块(5)、模块孔洞(6)。

先在工厂放线支模,放置或张拉钢筋,再浇筑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的混凝土底板,将底板上表面混凝土抹平,然后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模块,模块的形状与孔洞的形状相适应,放置模块的数量与模块的长短及预制构件板的跨度有关,模块上开有模块孔洞且模块是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摆放好模块后就安装混凝土纵向肋模板,待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纵向肋混凝土;根据生产的需求,可在混凝土底板上浇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纵向肋混凝土,模块上的模块孔洞可使底板混凝土和纵向肋混凝土连接在一起,至此,整个制作过程施工完毕。施工后的模块无需拆除,模块在形成混凝土纵向肋上孔洞的同时也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使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的制造成本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中,1为混凝土底板,2为钢筋,3为混凝土纵向肋,4为孔洞,5为模块,6为模块孔洞。

图1为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由模块制作而成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由模块制作而成的另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由模块制作而成的另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由模块制作而成的另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该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混凝土底板(1)、钢筋(2)、混凝土纵向肋(3)、孔洞(4)、模板(5)、模板孔洞(6)。

先在工厂放线支模,放置或张拉钢筋,再浇筑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的混凝土底板(1),将底板上表面混凝土抹平,然后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模块(5),模块(5)的形状与孔洞(4)的形状相适应,放置模块(5)的数量与模块的长短及预制构件板的跨度有关,模块(5)上开有模块孔洞(6)且模块(5)是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摆放好模块(5)后就安装混凝土纵向肋模板,待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混凝土纵向肋(3);根据生产的需求,可在混凝土底板(1)上浇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混凝土纵向肋(3),模块(5)上的模块孔洞(6)可使底板混凝土和纵向肋混凝土有效粘结在一起,模块孔洞(6)的形状可采用圆形或者矩形或者其他多边形;至此,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整个制作过程施工完毕。

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的偏心距是钢筋(2)至预制构件板截面形心的距离,长条形或长弧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孔洞(4)减小了预制构件的偏心距,也减小了预制构件板的反拱值,使底板平整,并且施工现场穿插钢筋也方便,孔洞(4)的形状可由制作工艺需要来确定,可为长条形或长弧形或者其他形状。在装楼板时,将多块预制构件板靠紧,现穿钢筋穿过孔洞(4)后加上预应力,在相邻两肋形成的槽内再浇筑混凝土,使多块预制构件板、现穿钢筋、现浇混凝土结合成整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