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拉连墙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0192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拉连墙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与建筑领域脚手架工程有关,特别是一种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对拉连墙件。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如脚手架搭建时,通常采用连墙件连接脚手架和墙体。连墙件是一种脚手架与墙体之间的特殊杆件,一般分为柔性连墙件和刚性连墙件。柔性连墙件,一般采用细钢筋、绳索、双股或多股铁丝。刚性连墙件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等刚性拉杆或构件组成。常规连墙件通常采用拉撑结合方法、预埋钢管方法和后锚固方法固定。

如图1所示,传统上采用非铝模板体系的模板施工体系安装连墙件时,一般采用预埋水平钢管101的方法。在采用非铝模板体系的模板施工体系时,为了保证预埋的连墙水平钢管101在浇筑混凝土时不移位,必须要在模板上另外开直径约50mm的洞,使得水平钢管101两头能够穿过模板,以此固定牢固。在拆下模板安装连墙件时,墙体106的内侧墙面1061和外侧墙面1062各用一根长度不小于1米的竖直钢管102夹紧,再通过十字扣103、104将预埋在墙体106内的水平钢管101与两根竖直钢管102相互固定,以保证水平钢管101不会发生垂直于墙面106方向的位移。两根竖向钢管102与墙体106之间需加若干背楔105,这样才能保证两根竖直钢管102能夹紧墙体106不滑动,同时钢管也不会破坏墙体表面混凝土。作为该连墙件的连墙管的水平钢管101通过十字扣402将外脚手架400的立杆401固定,以起到连墙件固定脚手架的效果。由于现有技术的连墙件预留孔直径远远大于模板上固有的对拉螺杆孔,不能做到一孔两用,需要在模板上另外打洞,所以不适合应用在铝模板施工体系中。此外,由于现有技术需要在墙两侧使用竖直钢管101和背楔105,以及拼接钢管等工序,操作及其繁琐,浪费资源又耗费人力。

当墙体采用铝模板施工体系时,因为铝模板需要避免因传统连墙件在模板上打孔的位置和尺寸随建筑变化而导致的模板通用性降低和周转使用次数减少,所以传统柔性和刚性连墙件很难实施。铝模板施工体系比较常用做法是预埋厚度为5mm的钢带,钢带漏出端开孔,与钢丝拉紧脚手架立杆以固定脚手架。该技术解决了连墙件应用于铝模板施工体系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导致:预埋时钢带从铝模板拼缝处伸出,造成铝模板拼缝不能闭合;因为钢带从铝模板拼缝处伸出需要开孔,导致操作及其不便;此外,工人为图方便会私自将钢带合在模板里,致使连墙件严重缺失,从而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发明专利CN103437459公开了一种对拉螺杆套管连墙件。如图2所示,该连墙件包括水平穿墙的对拉螺杆201,通管202套住对拉螺杆201,其内径与对拉螺杆201的外径匹配,且与螺杆孔长度一致。对拉螺杆201的一端由垫板203及螺母204固定在剪力墙206的内侧墙面2061上,对拉螺杆201的另一端则穿过一个中空的管状横杆205由垫板207及螺母208固定在管状横杆205的一端。管状横杆205的另一端则由于对拉螺杆201两端的螺母204、208向内的作用力垂直抵靠在剪力墙206外侧墙面2062上的螺栓孔处。管状横杆201通过扣件502同脚手架立杆501连接在一起固定脚手架。该发明通过结构改进,减小了所需预留孔的尺寸,可以使用在拆模后留下的对拉螺杆孔作为连墙件的预留孔,来代替在模板上另外开洞预埋钢管,使之适合在包括铝模板在内的各种模板中进行使用。其次,通管202包紧对拉螺杆201,可以避免通管包住的对拉螺杆部分与混凝土接触,且通管与螺栓孔长度一致,浇筑墙体时通管包住了对拉螺杆所有可能与混凝土接触的部分,杜绝了对拉螺杆与混凝土的接触,从而使对拉螺杆可以抽出并周转使用,与上文所述的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预埋钢材的浪费和割除突出墙面的钢材所耗费的人工。此外,通过结构改进,连墙的管状横杆可以直接通过对拉螺杆两端螺母向内的作用力固定,不需要使用竖直钢管以保证连墙管前后不会发生位移。与传统连墙件做法相比,因使用已有的对拉螺杆孔而减少了另外开孔预埋通管的工序,并且减少了因采用在墙两侧用横杆夹持和背楔固定连墙法导致的拼接钢管等工序,使得安装变得方便;与预埋钢带的方法相比,同样因为不需要另外打孔大大方便了安装。但是,该发明无法避免浇筑墙体时混凝土从通管和模板的缝隙处与对拉螺杆接触,使对拉螺杆与混凝土直接接触无法抽出,从而无法周转使用;安装时需要借助扳手等工具才能拧紧对拉螺杆,操作费力;要求对拉螺栓的长度必须大于墙厚与管状横杆长度的总和,对拉螺杆长度固定的情况下对墙体厚度有限制,从而降低了对拉螺杆的通用性;管状横杆垂直抵靠墙面的一端与墙体不固定,受到垂直于管状横杆的力时管状横杆抵靠墙面的一端可能发生滑动,使管状横杆不再垂直于墙面,导致安全隐患;此外,管状横杆的一端与墙体直接压迫接触,还可能因压强过大造成墙体被管状横杆抵靠的一面被毁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拉连墙件,从而使施工简便,安装时无需借助工具并具有较高通用性,同时消除脚手架安全隐患以及损毁墙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连墙件,包括具有外螺纹的对拉螺杆,该对拉螺杆的两端部分别与紧固装置螺接配合;其特征在于,该对拉螺杆的外壁上套设有一中空的预埋管,该预埋管的两端分别内插一中空堵头;该对拉螺杆一端的紧固装置为垫片和螺母;另一端的紧固装置则为连墙管组件。

所述预埋管的堵头具有直管段和喇叭段,其中直管段插入预埋管本体内,喇叭段则伸出预埋管口。

所述堵头的直管段外径小于或等于预埋管本体的内径,所述喇叭段从直管段起始外径逐渐增大。

所述预埋管的本体为pp塑料材质,堵头则为弹性材料。

所述预埋管的堵头为橡胶材质。

所述连墙管组件包括本体和焊接于其一端的螺母垫片组件。

所述螺母垫片组件包括焊接固定的同心垫片和螺母。

所述不包括在连墙管组件中的螺母为手动调节螺母,如山型螺母、山型卡或穿墙丝螺母。

所述对拉螺杆的材质是Q345钢,直径为15mm~20mm。

所述连墙管组件的本体长度为400~600mm,对拉螺杆旋转进入该连墙管组件内的长度至少为100mm。

本发明提供的连墙件,其预埋管的堵头由密封性能好的弹性材料,如橡胶材质构成,该堵头的喇叭段从直管段起始其外径逐渐增大,方便将喇叭段固定在模板上,从而使堵头与模板间密封,有效减小了混凝土流入预埋管中与对拉螺杆接触的几率,从而增大了对拉螺杆能从预埋管中抽出的可靠性。其次,本连墙件的手动调节螺母和焊接在连墙管组件上的螺母均不需要使用扳手紧固,可以直接手动紧固,方便了安装。此外,连墙管靠近对拉螺杆一端与对拉螺杆紧固,对拉螺杆仅仅需要略大于墙体和两头螺母的总厚度即可实现安装,也就是说,浇筑墙体时使用的对拉螺杆必定也适用于该连墙件,对墙体厚度无限制,提升了对拉螺杆的通用性。此外,连墙管组件与墙面接触的一端通过紧固件紧固在墙面上,避免了连墙管组件与墙面发生相对滑动,使连墙管组件不再垂直于墙面,导致安全隐患。此外,连墙管组件管口的螺母垫片组合件的垫片通过增大混凝土墙体受到挤压时的接触面积来减小压强,从而保护混凝土墙体不受毁坏。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保对拉螺杆能周转使用、可以不借助工具手动操作、适用于各种厚度墙体、安全可靠的连墙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领域熟知的传统连墙件的工况图。

图2是发明专利CN103437459公开的对拉螺杆套管连墙件的工况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连墙件的对拉螺杆的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连墙件的预埋管的侧视图;

图6A和6B分别是图3所示连墙件的连墙管组件的侧视图和前视图;

图7A和7B是图3所示连墙件的垫片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8是图3所示连墙件的螺母的立体图;

图9是图3所示连墙件的工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功能、特点。

如图3和4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墙件10,该连墙件10包括对拉螺杆1,其具有外螺纹且两端分别伸出墙体6的内侧墙面61和外侧墙面62,并分别由紧固装置在该两侧墙面处固定;位于内侧墙面61和外侧墙面62之间的对拉螺杆1的外周壁上套接一预埋管2;一连墙管组件3一端与对拉螺杆1伸出外侧墙面62的部分固接,并垂直抵靠在墙体6的外侧墙面62上。

再请参见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对拉螺杆1。该对拉螺杆1能同时满足拉结铝模板和连墙件10的受力要求。优选地,对拉螺杆1的材质是Q345钢,且直径为15mm~20mm。

如图5所示,预埋管2为中空管,包括本体21和两个堵头22。每个堵头22均具有直管段221和喇叭段222,喇叭段222与直管段221一体成形。两个堵头22采用弹性材料,其直管段221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本体21的内径,此处略大于本体21的内径,分别插入本体21的两端管口从而实现堵头22与本体21间的密封;喇叭段222从直管段221起始向外其外径逐渐增大,使浇筑混凝土时喇叭段222能贴合在模板上,从而使堵头22与模板之间密封。优选地,该预埋管2的本体21为pp塑料材质,堵头为橡胶材质。

如图6A和图6B所示,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墙管组件3。该连墙管组件3包括本体31和焊接在本体31一端管口上的螺母垫片组件32。该螺母垫片组件32的垫片321和螺母322也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如图6B所示,该垫片321中心开孔,外径大于或等于连墙管组件3的本体的外径,以通过增大外侧墙面62受到挤压时的接触面积来减小压强,从而保护外侧墙面62不受毁坏;该垫片321的内径则大于对拉螺杆1的外径,以供对拉螺杆1贯穿。该螺母322与垫片321具有同心孔,且具有与对拉螺杆1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以与对拉螺杆1螺接配合。该螺母322优选为六角螺母,连墙管组件3的本体31和螺母垫片组件32优选为钢材材质,连墙管组件3的本体31长度优选为400~600mm。

如7A-7B图所示,是设于内侧墙面61的垫片4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垫片4同样通过增大墙体内侧墙面61受到挤压时的接触面积来减小压强,从而保护墙体内侧墙面61不受毁坏。

如图8所示,显示的是设于墙体6内侧并与垫片4配合的螺母5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螺母5具有与对拉螺杆1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以与对拉螺杆1螺接配合。螺母5为手动调节螺母,可以是与对拉螺杆1配套的如图8所示的山型螺母或山型卡、穿墙丝螺母等。

如图9所示,是连墙件10的施工工况图。当进行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首先在模板对拉系统位置设置预埋管2,再穿入对拉螺杆1,混凝土凝结完成并拆除模板后会在墙体6内留下预埋管2,此时运用本发明。首先将对拉螺杆1拉出与连墙管组件3组装,保证对拉螺杆1旋转进入连墙管组件3的长度至少等于100mm。组装完成后将对拉螺杆1和连墙管组件3的组装件从墙体6靠近外脚手架300一侧的预埋管2的管口将对拉螺杆1穿入并伸出墙体6内侧墙面61,然后,将垫片4套装在伸出内侧墙面61的对拉螺杆1上,再将螺母5旋接在对拉螺杆1上,直至对拉螺杆1同时受到螺母5与连墙管组件3内的螺母垫片组件32在两端的旋紧力为止。由此,对拉螺杆2相对墙体固定且该连墙管组件3垂直抵靠在墙体6上。此时连墙管组件3与外脚手架300的内立杆301相互垂直,用十字扣件302固定它们,达到通过连墙管组件3连接对拉螺杆1和外脚手架300的效果。这样就完成了本发明连墙件的安装工作。拆除的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

结合图5和图9,预埋管2的本体结合堵头的长度与墙体6的厚度一致,从而使预埋管2的两个堵头22可以在浇筑墙体时分别与两侧的模板接触并密封,从而防止混凝土流进预埋管2,使得插在预埋管2内不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的对拉螺杆1能够重复利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