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檩条拉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9625阅读:2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檩条拉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屋面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面檩条拉条。



背景技术:

现有屋面建筑中的檩条之间通过多个拉条进行连接固定,目前拉条通过采用圆钢杆和角钢两种结构形式,采用圆钢杆作为拉条时,通常要在C形檩条上打孔,然后将圆钢杆从提前制好的孔中穿过,并通过螺母将其两端与两檩条固定连接。当采用角钢作为拉条连接两檩条时,安装工人首先将拉条的一端与其一檩条固定连接,再通过敲击使其端部折弯到适合角度,然后与另一檩条固定连接,其施工环境较差,安装费事费力,最主要的是安装成本较高。

目前用于屋面施工所产生的工程余料较多,工程余料为薄板,通常被当作废品便宜处理掉,难以做到充分利用,如何将工程余料制成拉条变废为宝,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充分利用工程余料,降低屋面安装成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屋面檩条拉条。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屋面檩条拉条,所述拉条由薄板经折叠而成,所述拉条的两端经所述薄板折叠后形成与所述檩条相卡接的大头端。

所述拉条为矩形结构。

所述拉条整体为三折薄板层结构,其两端形成具有六折薄板层结构的大头端。

所述薄板的两端经折叠后形成两折薄板层结构;所述薄板平行于其中线折叠后形成三折薄板层结构,其两端形成六折薄板层结构的大头端。

所述拉条整体为四折薄板层结构,其大头端形成八折薄板层结构。

所述薄板的两侧边分别向着薄板的中部对折后形成两折薄板层结构,所述薄板的两端经折叠后形成端部四折薄板层结构,再将折叠后的薄板对折后形成拉条结构。

所述薄板的两端经折叠后形成端部两折薄板层结构;所述薄板的两侧边分别向着薄板的中部对折后形成两折薄板层结构,在其端部形成四折薄板层结构,再将折叠后的薄板对折后形成拉条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发明充分利用施工地工程余料,通过将薄板进行折叠,折叠呈具有一定宽度的拉条结构,通过折叠可使其两端形成大头端,此端可以与檩条进行卡接固定,同时具有多层薄板结构的拉条具备很好的抗拉特性,只需将拉条的一端插入至两檩条中的开孔中,通过卡接件将大头端与檩条卡接固定,安装方便,可大大节省材料成本,提高拉条的安装效率。

B.本发明所提供的拉条主体部分采用四层薄板结构或三层薄板结构,而卡接端即大头端,采用八层或六层薄板结构,大头端采用更多层的折叠薄板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连接性能,不易发生断裂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薄板的两端折叠后的结构视图;

图3是图2中薄板的一侧边折叠后的结构视图;

图4是图3中薄板的另一侧边折叠后的结构视图;

图5是图4经对折后所形成的拉条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截面示意图;

图7是拉条与檩条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薄板,11-大头端;2-檩条;3-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屋面檩条拉条,拉条由薄板1经折叠而成,拉条的两端经薄板1折叠后形成与檩条2相卡接的大头端11。如图5所示,拉条的结构优选为矩形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当采用矩形结构时,在檩条上需要成型矩形通孔,通孔的尺寸要大于大头端的尺寸,保证拉条的大头端可以顺利的穿过檩条上的通孔,这样可以方便拉条从通孔中穿过,再通过一卡接件3卡接在大头端11与檩条2之间拉条上,其中卡接件3的尺寸大于檩条2上通孔的尺寸,卡接件3上卡接口的尺寸要小于大头端11尺寸,这样可使拉条卡紧在檩条2上,如图7所示。

由于施工地存在较多的薄板,本发明充分利用施工地工程余料,通过将薄板进行多次折叠,折叠成具有一定宽度和强度的拉条结构,通过折叠可使其两端形成大头端,此端可以与檩条通过卡接件进行卡接固定,由于具有多层薄板结构的拉条具备很好的抗拉特性,只需将拉条的一端插入至檩条中的开孔中,将大头端与檩条卡接固定即可实现安装,其安装方便,且可大大节省材料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根据不同的薄板折叠方法,所形成的拉条也存在结构上的不同。

如图5所示,拉条整体为四折薄板层结构,其大头端形成八折薄板层结构。

首先,依次将薄板1的两侧边分别向着薄板1的中部对折后形成两折薄板层结构,再将薄板的两端经折叠后形成端部四折薄板层结构,最后将折叠后的薄板对折后形成拉条结构,图中未示出。

当然还可以采用如下折叠结构形成具有八折薄板层结构的拉条大头端。

如图2所示,首先将薄板的两端经折叠后形成端部两折薄板层结构;再将薄板的两侧边分别向着薄板的中部对折后形成两折薄板层结构,这样在薄板的两端形成四折薄板层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然后再将折叠后的薄板整体对折后形成拉条结构,如图5、图6结构所示。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拉条整体为三折薄板层结构,其大头端为六折薄板层结构。即薄板的两端经折叠后形成两折薄板层结构;薄板平行于其中线折叠后形成三折薄板层结构,其大头端由于先形成了两折薄板层结构,再经三折折叠后形成六折薄板层结构。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具有四层薄板或三层薄板的拉条结构,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折叠,形成更多层的薄板拉条结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由于采用了折叠层数更多的大头端作为拉条与檩条的卡接端,采用八层或六层薄板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连接性能,不易发生断裂现象。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