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单片玻璃隔墙的异形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5615发布日期:2018-06-01 19:3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单片玻璃隔墙的异形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隔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单片玻璃隔墙的异形型材。



背景技术:

玻璃隔墙主要作用就是使用玻璃作为隔墙将空间根据需求划分,更加合理的利用好空间,满足各种家装和工装用途。玻璃隔墙通常采用钢化玻璃,具有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优点,所以更加安全,固牢和耐用,而且玻璃打碎后对人体的伤害比普通玻璃小很多。材质方面有三种类型:单层,双层和艺术玻璃。当然一切根据客户需求来做。优质的隔断工程应该是采光好、隔音防火佳、环保、易安装并且玻璃可重复利用。

传统的玻璃隔墙由于型材自身设计缺陷,对玻璃的定位不可靠,需要补充玻璃胶等粘合剂以实现可靠定位,造成施工工时长,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巧妙,不用使用粘合剂,能够快速可靠地定位玻璃的适用于单片玻璃隔墙的异形型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单片玻璃隔墙的异形型材,其要点在于: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片状底边,在该片状底边的两端设有两个相对的沿轴向延伸的弧形侧壁,两个弧形侧壁之间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槽,该安装槽位于远离所述片状底边的一侧,在所述安装槽的两侧槽壁上设有两个沿轴向延伸的正对的定位腔,在该定位腔内设置有限位头,在该限位头和所述定位腔的槽底之间设有复位压簧,所述复位压簧使限位头的端部穿出所述定位腔;所述限位头包括一体成型的卡座和卡头,所述卡座位于所述定位腔内,所述复位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腔的腔底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座的底部抵接,所述卡头穿出所述定位腔的一端具有锥面;在两块所述弧形侧壁的内侧各设有一个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的安装筋,该安装筋的两端具有螺纹部,所述安装筋的侧壁具有开口,在两个所述弧形侧壁之间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加强板,该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弧形侧壁连接,所述加强板的中部具有沉台,该沉台与片状底边之间以及沉台与安装槽的槽底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块。

采用以上结构,型材的结构巧妙,支撑强度大,易于加工制造,通过在定位腔中的限位头与钢化玻璃的卡槽配合,即可实现对钢化玻璃的定位,并可通过安装筋配合螺栓对型材进行可靠地定位,钢化玻璃通过滑动的方式卡入型材,大大降低了玻璃隔墙的施工难度,有效减少了施工工时,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所述加强板的主体部与沉台的交接处采用圆弧过渡。与直角过渡相比,具有更大的支撑强度。

作为优选:在所述沉台靠近片状底边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筋。进一步提高型材的支撑强度,使玻璃隔墙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片状底边、弧形侧壁、安装槽、定位腔、安装筋、加强板和支撑块均一体成型,且采用铝合金材料。有效提高型材的结构强度,使玻璃隔墙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单片玻璃隔墙的异形型材,结构新颖,易于实现型材的结构巧妙,支撑强度大,易于加工制造,通过在定位腔中的限位头与钢化玻璃的卡槽配合,即可实现对钢化玻璃的定位,并可通过安装筋配合螺栓对型材进行可靠地定位,钢化玻璃通过滑动的方式卡入型材,大大降低了玻璃隔墙的施工难度,有效减少了施工工时,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适用于单片玻璃隔墙的异形型材,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片状底边1,在该片状底边1的两端设有两个相对的沿轴向延伸的弧形侧壁2,两个弧形侧壁2之间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槽3,该安装槽3位于远离所述片状底边1的一侧,在所述安装槽3的两侧槽壁上设有两个沿轴向延伸的正对的定位腔4,在该定位腔4内设置有限位头8,在该限位头8和所述定位腔4的槽底之间设有复位压簧9,所述复位压簧9使限位头8的端部穿出所述定位腔4;所述限位头8包括一体成型的卡座81和卡头82,所述卡座81位于所述定位腔4内,所述复位压簧9的一端与所述定位腔4的腔底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座81的底部抵接,所述卡头82穿出所述定位腔4的一端具有锥面;在两块所述弧形侧壁2的内侧各设有一个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的安装筋5,该安装筋5的两端具有螺纹部51,所述安装筋5的侧壁具有开口52,在两个所述弧形侧壁2之间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加强板6,该加强板6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弧形侧壁2连接,所述加强板6的中部具有沉台61,该沉台61与片状底边1之间以及沉台61与安装槽3的槽底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块7。所述加强板6的主体部62与沉台61的交接处采用圆弧过渡。在所述沉台61靠近片状底边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筋63。所述片状底边1、弧形侧壁2、安装槽3、定位腔4、安装筋5、加强板6和支撑块7均一体成型,且采用铝合金材料。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