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中房隔声减震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220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中房隔声减震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房中房隔声减震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广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字广播大厦工艺用房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求其不仅要满足视觉艺术效果,还要根据声学的专业计算,通过特设的装修构造达到控制空间音质及满足隔声降噪等要求的目的。因此,声学装修不仅装饰外表面要符合设计要求,装饰面后部的构造及用材也要符合设计要求,否则会导致施工后的声学指标测试不合格,从而导致返工浪费。为了避免房间之间的介质被声能激发时产生大气噪声及直接的机械激发的撞击噪声传播影响房间的声学效果,房间通常采取相应的隔声结构。但噪声控制难度大,目前的隔声结构,难于达到理想的隔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房中房隔声减震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能够以合理的结构和方法达到理想的隔声效果,具有方法可行,结构简单,成本低,隔声效果好和牢固耐用的优点。

为此,本发明包括隔声减震地板,隔声墙体结构,隔声吊顶结构,吸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吊顶结构。其中:

隔声减震地板构成隔声减震房的地面。

隔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墙体结构构成隔声减震房的双层墙体;或隔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墙体结构及位于隔声墙体结构与吸声墙体结构之间的软体吸声减震层构成隔声减震房的双层墙体,墙体基层与隔声墙体结构之间的距离空间为外空气隔声层,隔声墙体结构与吸声墙体结构之间的距离空间为内空气隔声层。

隔声吊顶结构和吸声吊顶结构构成隔声减震房的双层顶棚;或隔声吊顶结构和吸声吊顶结构及位于隔声吊顶结构与吸声吊顶结构之间的软体吸声减震层构成隔声减震房的双层顶棚;屋顶基层与隔声吊顶结构之间的距离空间为外空气隔声层,隔声吊顶结构与吸声吊顶结构之间的距离空间为内空气隔声层。

隔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墙体结构的下端通过密封垫块连接在对应处的隔声减震地板的混凝土层上,隔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墙体结构的上端分别与对应处的隔声吊顶结构,吸声吊顶结构连接。

所述的隔声减震地板位于混凝土楼板上。隔声减震地板由下端至上端依次为底部隔声减震层、底混凝土板层、隔声减震层、木纤维板层、防水层、混凝土层、木龙骨架层、木衬板层、塑料泡沫衬层和复合木地板层。

或隔声减震地板由下端至上端依次为隔声减震层、木纤维板层、防水层、混凝土层、木龙骨架层、木衬板层、塑料泡沫衬层和复合木地板层。

所述的底部隔声减震层为并排设置的隔声材料管;或为呈间隔距离设置的隔声材料管;或为呈间隔距离设置的隔声材料管及在呈间隔距离设置的隔声材料管之间填设的泡沫隔声材料。

所述的隔声减震层由呈间隔离设置的减震垫块和在减震垫块之间填设的玻璃棉所构成,隔声减震层的厚度为40~55mm。

所述的软体吸声减震层为至少一面为波纹面的软体吸声减震材料。

所述的软体吸声减震层能位于外空气隔声层内。

所述的混凝土层内设有钢筋网片。

所述的隔声墙体结构是在墙体基层外设有水泥砂浆层,与水泥砂浆层间隔25~55mm外的空间处设有由槽钢立柱作支撑轻型龙骨架固定其上的隔声框架,隔声框架内填有岩棉隔声层,隔声框架的下端通过密封垫块连接在对应处的隔声减震地板的混凝土层上,隔声框架的上端与对应部的隔声吊顶钢骨架连接,隔声框架外侧设有埃特板层。

所述的隔声吊顶结构,隔声吊顶钢骨架通过吊杆和弹性吊钩吊设在屋顶基层的下端空间处,隔声吊顶钢骨架内填有岩棉隔声层,隔声吊顶钢骨架的下端设有埃特板层。

所述的吸声墙体结构,呈间隔距离位于隔声墙体结构的外侧,吸声钢龙骨架通过连接板与对应处的隔声框架固定,吸声钢龙骨架内填有岩棉隔声层,吸声钢龙骨架的下端通过密封垫块连接在对应处的隔声减震地板的混凝土层上,吸声钢龙骨架的外侧面设有装饰层。

所述的吸声吊顶结构,吸声吊顶钢龙骨架通过吊杆吊设在隔声吊顶钢骨架的下端空间处,吸声吊顶钢龙骨架内填有岩棉隔声层,吸声吊顶钢龙骨架的下端设有装饰层。

所述的岩棉隔声层为岩棉的两层面包设玻璃丝布的被式岩棉隔声层,被式岩棉隔声层通过铅丝固定在隔声框架、隔声吊顶钢骨架、吸声钢龙骨架和吸声吊顶钢龙骨架内;吸声钢龙骨架和吸声吊顶钢龙骨架内的岩棉能用玻璃棉替代。所述的岩棉的容重为每立方米32kg。玻璃棉的容重为每立方米100kg。

房中房隔声减震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隔声减震地板的施工,隔声墙体结构和隔声吊顶结构的施工,吸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吊顶结构的施工,其中:

(1)隔声减震地板的施工:

a、找标高、弹地面层水平线:根据墙面上已有的1m标高控制线,在四周墙面上弹出地面面层的水平线;

b、基层处理:测量混凝土楼板的高差,对存在的高差进行找平(用水泥沙浆),混凝土楼板需清理干净;

c、铺设减震垫块:采用的减震垫块尺寸为50×50×50mm,设计间距300×300mm,单个减震垫块承重>50KG,按图纸排布尺寸在地面上把所有减震垫块的点位放出,对应力集中处需加设减震垫块,为保证设计意图的有效实现,每个点位都需要放出,每个减震垫块用建筑胶固定在混凝土楼板上防止垫块移位,待减震垫块粘接牢固后在垫块之间满填40~55mm厚的玻璃棉;

d、铺设木纤维板:木纤维标准板规格为1200mm×2400×15mm,施工前根据减震垫块布置深化图进行排版,铺设前按照减震垫块的定位深化图逐一检查布点,检查合格后在橡胶垫块上放置木纤维板,放置木纤维板时应保持水平轻放,防止碰撞,木纤维板表面要平整、边缘整齐,不得有裂纹、分层或脱皮,木纤维板应错缝布置,接缝处应落在减震垫块的中心位置,木纤维板铺设完成后应用宽度≥5cm的胶带将板缝封严;

e、铺设防水层:防水层采用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设防水层前应确保木纤维板干净、平整、板缝粘贴严密,铺设时注意搭接长度,在成品钢筋网片铺设前及时铺设塑料布,以免造成防水层的破坏:

f、铺设成品钢筋网片:为防止防水层被破坏,钢筋网片采用成品钢筋网片,铺设时确保搭接长度;

g、浇筑砼面:为保证房间地面平整度,应预先抹灰饼、冲筋,作为浇筑普通砼面层厚度的标准;浇筑砼地面时应铺跳板,避免作业人员踩踏钢筋;砼面层抹压完24h后覆盖麻袋片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

h、铺设架空木地板:在浇筑砼面层上为架空木地板,房间内工艺线槽设置在架空层,工艺线槽进入房间前应做好隔声减震措施;

(2)隔声墙体结构和隔声吊顶结构的施工:

a、弹线:根据水平标高控制线及轴线控制线,在墙体基层上弹出墙面、顶面完成面,并根据深化图确定门、窗洞口位置和基层骨架位置;

b、隔声框架和隔声吊顶钢骨架安装:根据设计要求,隔声框架选用10#镀锌槽钢,槽钢间距1200mm,隔声吊顶钢骨架横向间距1200mm、纵向间距<1800mm,隔声吊顶钢骨架通过吊杆与屋顶基层连接时必须使用弹性吊钩,首先安装墙面竖向钢骨架,将10#镀锌槽钢焊接到隔声减震地板的混凝土层的预埋件上,并将隔声框架与墙体基层临时固定,确保隔声框架的稳定性,然后安装隔声吊顶钢骨架,为确保墙、顶面隔声层双层12mm埃特板安装,应在隔声框架和隔声吊顶钢骨架间固定100轻钢龙骨,轻钢龙骨间距≤600mm;

e、岩棉隔声层的安装:在隔声框架和隔声吊顶钢骨架内设岩棉隔声层,岩棉隔声层为50~60mm厚岩棉的两层面包设玻璃丝布的被式岩棉隔声层,被式岩棉隔声层通过铅丝固定在隔声框架、隔声吊顶钢骨架、吸声钢龙骨架和吸声吊顶钢龙骨架内;

f、埃特板安装:埃特板错缝布置,接缝处用腻子密封;

g、吸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吊顶结构的施工;

h、门和窗的安装:

门框与预埋板连接方式为焊接,焊接前应复核门框的尺寸与平整度;焊接时焊点应饱满,并涂刷防锈漆,门框与墙体间隙用微膨胀水泥砂浆灌注,灌注前应用细木工板做门套,对门框进行保护,在门框灌浆时,先用竹胶板支模,然后500mm为一段,分段灌浆,避免出现空鼓现象;

复核窗洞口安装尺寸,对尺寸不符的位置进行剔凿或修补处理,窗洞口四周隔声墙与结构墙之间的空腔设置350mm宽的附加轻质龙骨隔墙,附加轻质龙骨隔墙与隔声墙之间预留50mm空隙,四周填50mm厚的岩棉,宽度300mm和50mm厚的橡胶垫,沿窗洞口四周铺设相应层数的细木工板,细木工板长向应与玻璃安装方向平行,

隔声玻璃安装时应确保玻璃四周满填玻璃胶。

在所述的隔声减震地板的施工中的(b)、(C)施工步骤中,能设有底部隔声减震层和底混凝土板层的施工:

底部隔声减震层为并排设置的隔声材料管;或为呈间隔距离设置的隔声材料管;或为呈间隔距离设置的隔声材料管及在呈间隔距离设置的隔声材料管之间填设的泡沫隔声材料。

在底部隔声减震层的上端设底混凝土板层,底混凝土板层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底混凝土板错缝布置,接缝处用水泥密封。

上述结构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能够以合理的结构和方法达到理想的隔声效果,具有方法可行,结构简单,成本低,隔声效果好和牢固耐用的优点。据测试本发明空气隔声量能达到大于60db,有较好的隔声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隔声减震地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隔声墙体结构和隔声吊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吸声墙体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吸声吊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房中房隔声减震系统包括隔声减震地板1,隔声墙体结构2,隔声吊顶结构4,吸声墙体结构3和吸声吊顶结构5。隔声减震地板、隔声墙体结构、隔声吊顶结构、吸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吊顶结构构成隔声减震房中房10。可在隔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墙体结构上设置密封隔声减震窗9,以方便观察。

隔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墙体结构的下端通过密封垫块23连接在对应处的隔声减震地板的混凝土层17上。隔声墙体结构的隔声框架和吸声墙体结构的吸声钢龙骨架的下端则焊接到隔声减震地板的混凝土层的预埋件上。隔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墙体结构的上端分别与对应处的隔声吊顶结构,吸声吊顶结构连接。密封垫块用硬塑或硬合成橡胶制成。

隔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墙体结构及位于隔声墙体结构与吸声墙体结构之间的软体吸声减震层7构成隔声减震房的双层墙体。墙体基层与隔声墙体结构之间的距离空间为外空气隔声层22。隔声墙体结构与吸声墙体结构之间的距离空间为内空气隔声层24。

隔声吊顶结构和吸声吊顶结构及位于隔声吊顶结构与吸声吊顶结构之间的软体吸声减震层构成隔声减震房的双层顶棚。屋顶基层与隔声吊顶结构之间的距离空间为外空气隔声层。隔声吊顶结构与吸声吊顶结构之间的距离空间为内空气隔声层。内、外空气隔声层以空气作为隔声减震介质,可使隔声减震房中房内有效隔声和防震。

所述的软体吸声减震层为至少一面为波纹面的软体吸声减震材料。软体吸声减震层可位于内、外空气隔声层中,也可一面与隔声墙体结构或吸声墙体结构、隔声吊顶结构或吸声吊顶结构贴合。软体吸声减震材料可为发泡塑料、隔声吸音纸、毡、混合软体材料等。软体吸声减震层厚度为5~10mm。所述的软体吸声减震层能位于外空气隔声层内。

如图1和图2所示,隔声减震地板构成隔声减震房的地面。

所述的隔声减震地板位于混凝土楼板11上。隔声减震地板由下端至上端依次为底部隔声减震层12、底混凝土板层13、隔声减震层14、木纤维板层16、防水层、混凝土层17、木龙骨架层20、木衬板层18、塑料泡沫衬层和复合木地板层19。

所述的底部隔声减震层为并排设置的隔声材料管;如PPR管、合成塑料管、合成尼龙管等。底部隔声减震层的厚度为30~60mm,隔声材料管的管壁厚度5~10mm。排设置的隔声材料管适用于管壁厚度5~6mm的隔声材料管。

若管壁厚度大于6mm、且有足够强度的隔声材料管,则隔声材料管可呈间隔距离设置,以足以长久支撑隔声减震地板的其它结构及负载。或为呈间隔距离设置的隔声材料管及在呈间隔距离设置的隔声材料管之间填设的泡沫隔声材料。

底混凝土板层13固设在底部隔声减震层上,底混凝土板层厚度为20~30mm。

隔声减震层14位于底混凝土板层的上端面。所述的隔声减震层由呈间隔离设置的减震垫块15和在各减震垫块之间填设的玻璃棉所构成。隔声减震层的厚度为40~55mm。减震垫块尺寸为50×50×50mm的硬橡胶制成的矩形减震垫块,各减震垫块间距300×300mm,单个垫块承重>50KG。按图纸排布尺寸在地面上把所有减震垫块的点位放出(对应力集中处需加设减震垫块,为保证设计意图的有效实现,每个点位都需要放出),因后期需铺设纤维板,可将每个减震垫块用建筑胶固定在底混凝土板层上防止减震垫块移位,待减震垫块粘接牢固后在减震垫块之间满填50mm厚的玻璃棉。

木纤维板层16位于隔声减震层的上端面。木纤维板层为木纤维标准板,规格为1200mm×2400×15mm,施工前根据减震垫块布置深化图进行排版,铺设前按照减震垫块的定位深化图逐一检查布点,检查合格后在橡胶垫块上放置木纤维板,放置木纤维板时应保持水平轻放,防止碰撞。木纤维板表面要平整、边缘整齐,不得有裂纹、分层或脱皮。木纤维板应错缝布置,接缝处应落在垫块的中心位置,木纤维板铺设完成后应用宽度≥5cm的胶带将板缝封严。

防水层固设在木纤维板层的上端面。防水层采用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设防水层前应确保木纤维板干净、平整、板缝粘贴严密。铺设时注意搭接长度,在成品钢筋网片铺设前及时铺设塑料布,以免造成防水层的破坏。

混凝土层17位于防水层的上端面。又称本工程浮筑地面,先铺设成品钢筋网片,为防止防水层被破坏,本工程浮筑地面钢筋采用成品钢筋网片。铺设时确保搭接长度。而后,浇筑砼层,应注意:为保证房间地面平整度,应预先抹灰饼、冲筋,作为浇筑普通砼面层厚度的标准。避免浇筑砼地面时应铺跳板,避免作业人员踩踏钢筋。面层抹压完24h后覆盖麻袋片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

在混凝土层上依次设木龙骨架层20和木衬板层18。又称铺设架空木地板或浮筑地面装饰面层为架空木地板,房间内工艺线槽设置在架空层,工艺线槽进入房间前应做好隔声减震措施。

如图1和图3所示:

隔声墙体结构,在墙体基层8外设有水泥砂浆层26。与水泥砂浆层间隔25~55mm外的空间处设有由槽钢立柱作支撑轻型龙骨架固定其上的隔声框架25。隔声框架内填有岩棉隔声层27。隔声框架的下端通过密封垫块23连接在对应处的隔声减震地板的混凝土层上。隔声墙体结构的隔声框架和吸声墙体结构的吸声钢龙骨架的下端则焊接到隔声减震地板的混凝土层的预埋件上。隔声框架的上端与对应部的隔声吊顶钢骨架31连接。隔声框架外侧设有埃特板层32。隔声框架内填有岩棉隔声层能达到隔声墙体结构的理想的隔声效果。

隔声吊顶结构,隔声吊顶钢骨架31通过吊杆30和弹性吊钩29吊设在屋顶基层6的下端空间处。隔声吊顶钢骨架内填有岩棉隔声层,能达到隔声墙体结构的理想的隔声效果。隔声吊顶钢骨架的下端设有埃特板层。隔声吊顶钢骨架的下端可通过固定槽钢28与埃特板层连成一体。

所述的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18~25mm。

所述的岩棉隔声层为岩棉的两层面包设玻璃丝布的被式岩棉隔声层,被式岩棉隔声层通过铅丝固定在隔声框架、隔声吊顶钢骨架、吸声钢龙骨架和吸声吊顶钢龙骨架内,以减少长期垂坠形成的空隙对声学性能的影响。

吸声钢龙骨架和吸声吊顶钢龙骨架内的岩棉能用玻璃棉替代。所述的岩棉的容重为每立方米32kg。玻璃棉的容重为每立方米100kg。

岩棉隔声层的厚度大于50mm。所述的玻璃丝布能用无纺布替代。

所述的埃特板层为双层,双层埃特板错缝设置,双层埃特板的厚度为10~16mm。

如图1至图5所示:

吸声墙体结构,呈间隔距离位于隔声墙体结构的外侧。吸声钢龙骨架33通过连接板21与对应处的隔声框架固定,吸声钢龙骨架亦可通过连板直接固定在墙体基层上。吸声钢龙骨架内填有岩棉隔声层。吸声钢龙骨架的下端通过密封垫块连接在对应处的隔声减震地板的混凝土层上。吸声墙体结构的吸声钢龙骨架的下端则焊接到隔声减震地板的混凝土层的预埋件上。吸声钢龙骨架的外侧面设有装饰层34。

吸声吊顶结构,吸声吊顶钢龙骨架37通过吊杆吊设在隔声吊顶钢骨架的下端空间处,亦可通过吊杆36和弹性吊钩35穿过隔声吊顶结构固设在屋顶基层6上。吸声吊顶钢龙骨架内填有岩棉隔声层,能达到理想的隔声效果。吸声吊顶钢龙骨架的下端设有装饰层38。

所述的岩棉隔声层为50~60mm厚岩棉的两层面包设玻璃丝布的被式岩棉隔声层,被式岩棉隔声层通过铅丝固定在隔声框架、隔声吊顶钢骨架、吸声钢龙骨架和吸声吊顶钢龙骨架内,以减少长期垂坠形成的空隙对声学性能的影响。

所述的装饰层为装饰布、装饰板或装饰吸音板。吸声钢龙骨架和吸声吊顶钢龙骨架内的岩棉能用玻璃棉替代。所述的岩棉的容重为每立方米32kg。玻璃棉的容重为每立方米100kg。

房中房隔声减震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隔声减震地板的施工,隔声墙体结构和隔声吊顶结构的施工,吸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吊顶结构的施工,其中:

(1)隔声减震地板的施工:

a、找标高、弹地面层水平线:根据墙面上已有的1m标高控制线,在四周墙面上弹出地面面层的水平线。

b、基层处理:测量混凝土楼板的高差,对存在的高差进行找平(用水泥沙浆),混凝土楼板需清理干净。

c、铺设减震垫块(即隔声减震层的施工):采用的减震垫块尺寸为50×50×50mm,设计间距300×300mm,单个减震垫块承重>50KG,按图纸排布尺寸在地面上把所有减震垫块的点位放出,对应力集中处需加设减震垫块,为保证设计意图的有效实现,每个点位都需要放出,每个减震垫块用建筑胶固定在混凝土楼板上防止垫块移位,待减震垫块粘接牢固后在垫块之间满填40~55mm厚的玻璃棉。C步骤完成后形成隔声减震层。

d、铺设木纤维板(即木纤维板层):木纤维标准板规格为1200mm×2400×15mm,施工前根据减震垫块布置深化图进行排版,铺设前按照减震垫块的定位深化图逐一检查布点,检查合格后在橡胶垫块上放置木纤维板,放置木纤维板时应保持水平轻放,防止碰撞,木纤维板表面要平整、边缘整齐,不得有裂纹、分层或脱皮,木纤维板应错缝布置,接缝处应落在减震垫块的中心位置,木纤维板铺设完成后应用宽度≥5cm的胶带将板缝封严。

e、铺设防水层:防水层采用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设防水层前应确保木纤维板干净、平整、板缝粘贴严密,铺设时注意搭接长度,在成品钢筋网片铺设前及时铺设塑料布,以免造成防水层的破坏。

f、铺设成品钢筋网片:为防止防水层被破坏,钢筋网片采用成品钢筋网片,铺设时确保搭接长度。

g、浇筑砼面:为保证房间地面平整度,应预先抹灰饼、冲筋,作为浇筑普通砼面层厚度的标准;浇筑砼地面时应铺跳板,避免作业人员踩踏钢筋;砼面层抹压完24h后覆盖麻袋片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

f和g步骤完成后形成混凝土层17。

h、铺设架空木地板(即木龙骨架层20和木衬板层18):在浇筑砼面层上为架空木地板,房间内工艺线槽设置在架空层,工艺线槽进入房间前应做好隔声减震措施。

(2)隔声墙体结构和隔声吊顶结构的施工:

a、弹线:根据水平标高控制线及轴线控制线,在墙体基层上弹出墙面、顶面完成面,并根据深化图确定门、窗洞口位置和基层骨架位置。

b、隔声框架和隔声吊顶钢骨架安装:根据设计要求,隔声框架选用10#镀锌槽钢,槽钢间距1200mm,隔声吊顶钢骨架横向间距1200mm、纵向间距<1800mm,隔声吊顶钢骨架通过吊杆与屋顶基层连接时必须使用弹性吊钩,首先安装墙面竖向钢骨架,将10#镀锌槽钢焊接到隔声减震地板的混凝土层的预埋件上,并将隔声框架与墙体基层临时固定,确保隔声框架的稳定性,然后安装隔声吊顶钢骨架,为确保墙、顶面隔声层双层12mm埃特板安装,应在隔声框架和隔声吊顶钢骨架间固定100轻钢龙骨,轻钢龙骨间距≤600mm。

e、岩棉隔声层的安装:在隔声框架和隔声吊顶钢骨架内设岩棉隔声层,岩棉隔声层为50~60mm厚岩棉的两层面包设玻璃丝布的被式岩棉隔声层,被式岩棉隔声层通过铅丝固定在隔声框架、隔声吊顶钢骨架、吸声钢龙骨架和吸声吊顶钢龙骨架内。

f、埃特板安装:埃特板错缝布置,接缝处用腻子密封。

g、吸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吊顶结构的施工。

h、门和窗的安装:

门框与预埋板连接方式为焊接,焊接前应复核门框的尺寸与平整度;焊接时焊点应饱满,并涂刷防锈漆,门框与墙体间隙用微膨胀水泥砂浆灌注,灌注前应用细木工板做门套,对门框进行保护,在门框灌浆时,先用竹胶板支模,然后500mm为一段,分段灌浆,避免出现空鼓现象。

复核窗洞口安装尺寸,对尺寸不符的位置进行剔凿或修补处理,窗洞口四周隔声墙与结构墙之间的空腔设置350mm宽的附加轻质龙骨隔墙,附加轻质龙骨隔墙与隔声墙之间预留50mm空隙,四周填50mm厚的岩棉,宽度300mm和50mm厚的橡胶垫,沿窗洞口四周铺设相应层数的细木工板,细木工板长向应与玻璃安装方向平行,

隔声玻璃安装时应确保玻璃四周满填玻璃胶。

根据需要,在所述的隔声减震地板的施工中的(b)、(C)施工步骤中,能设有底部隔声减震层和底混凝土板层的施工。

底部隔声减震层为并排设置的隔声材料管;或为呈间隔距离设置的隔声材料管;或为呈间隔距离设置的隔声材料管及在呈间隔距离设置的隔声材料管之间填设的泡沫隔声材料。

在底部隔声减震层的上端设底混凝土板层,底混凝土板层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底混凝土板错缝布置,接缝处用水泥密封。

据测试实施例1的空气隔声量能达到大于90db,有最好的隔声使用效果。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隔声减震地板可以不设底部隔声减震层12和底混凝土板层13。则可将每个减震垫块用建筑胶固定在混凝土楼板上防止减震垫块移位。

即:隔声减震地板由下端至上端依次为隔声减震层、木纤维板层、防水层、混凝土层、木龙骨架层、木衬板层、塑料泡沫衬层和复合木地板层。其余结构及施工方法与实施例1相间,故不再累述。

据测试实施例2的空气隔声量能达到80~90db,有较好的隔声使用效果。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在要求隔声减震不是很严格的建筑中,可以不设软体吸声减震层。其余结构及施工方法与实施例2相间,故不再累述。

据测试实施例3的空气隔声量能达到70~79db,有良好的隔声使用效果。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在要求隔声减震不是很严格的建筑中,也可以不设吸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吊顶结构。其余结构及施工方法与实施例3相间,故不再累述。

据测试实施例4的空气隔声量能达到小于70db,有好的隔声使用效果。

实施例5: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在要求隔声减震不是很严格的建筑中,也可以不设隔声墙体结构和隔声吊顶结构。即只需设吸声墙体结构和吸声吊顶结构,其余结构及施工方法与实施例3相间,故不再累述。

据测试实施例5的空气隔声量能达到小于70db,有好的隔声使用效果。

总之,本发明能够以合理的结构和方法达到理想的隔声效果,具有方法可行,结构简单,成本低,隔声效果好和牢固耐用的优点。可推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