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墙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8447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型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追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效率以及质量,建筑上的施工一般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目前模块化墙板随着人们的需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模块化墙板具有环保,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的特点,降低人工劳动力,但随着模块化墙板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墙板只局限于牢固,环保等功能,对于安全方面的功能却很少,使墙板较容易被破坏,降低居住的安全性,普通的墙板会由于长期被雨水打湿而产生发涨的情况,影响房屋整体的安全,使用年限较短,不经济,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墙板发涨,提高使用年限,排水较为方便,并且有安全警报功能的安全型墙板。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墙板,包括外墙面,复合层以及内墙面,外墙面与复合层以及内墙面依次通过金属龙骨连接,外墙面上端安装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伏连接有红外线防盗器,且外墙面底端设有轴,轴上安装有排水槽,排水槽对应的外墙面处设有空腔,复合层由防火层以及防潮层组成,且复合层四周边缘上设有若干连接件,内墙面表面设有装饰膜,且内墙面上安装有开关插座。进一步的,外墙面上安装有温度计。进一步的,红外线防盗器上安装有保护壳。进一步的,空腔直径大于排水槽的直径。进一步的,防火层由防火泥以及防火塑料颗粒混合制成,防潮层为硅胶防潮剂构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金属龙骨的连接使得墙板整体增强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墙板的稳定性,保障居住的安全,连接件使墙板与墙板之间的稳固性增强,红外线防盗器的使用能够保证户内的人员居住的安全性,在墙板遭到破坏时发出警报,安全性较强,太阳能光伏能够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使墙面整体无需电线的布置,保证墙面的美观,节约电能,提高环保性,开关插座的能够增加墙板的使用功能,提高实用性,排水槽的设置使墙面底端在雨天排水顺畅,防止发涨导致的墙板变形,进一步增强墙板的安全性能,不使用时排水槽可安装在空槽中,保持整体的美观,不产生累赘感,复合层的设置增强墙板防火防潮的性能,提高墙板整体的安全性,装饰膜在起到装饰的同时起到保护墙板表面的作用,增长使用年限,温度计的使用增加功能,墙板整体无论在自身安全还是在预防外部的安全隐患性能都有所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中标号:1-外墙面、2-复合层、3-内墙面、4-太阳能光伏、5-红外线防盗器、6-轴、7-排水槽、8-空腔、9-防火层、10-防潮层、11-装饰膜、12-开关插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墙板的实施方式,包括外墙面1,复合层2以及内墙面3,所述外墙面1与复合层2以及内墙面3依次通过金属龙骨连接,外墙面1上端安装太阳能光伏4,所述太阳能光伏4连接有红外线防盗器5,所述红外线防盗器5上安装有保护壳,所述外墙面1上安装有温度计,且所述外墙面1底端设有轴6,所述轴6上安装有排水槽7,所述排水槽7对应的所述外墙面1处设有空腔8,所述空腔8直径大于所述排水槽7的直径,所述所述复合层2由防火层9以及防潮层10组成,所述防火层9由防火泥以及防火塑料颗粒混合制成,所述防潮层10为硅胶防潮剂构成,且所述复合层2四周边缘上设有若干连接件,所述内墙面3表面设有装饰膜11,且所述内墙面3上安装有开关插座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雨天时通过轴6将排水槽7放出,防止墙板底端积压水,在不使用时再通过轴6将排水槽7转入空腔8中,保持整体的美观,减少累赘感。。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墙板发涨,提高使用年限,排水较为方便,并且有安全警报功能的特点,通过金属龙骨的使墙板的稳定性增强,保障居住的安全,连接件使墙板与墙板之间的稳固性增强,红外线防盗器5的使用能够保证户内的人员居住的安全性,在墙板遭到破坏时发出警报,安全性较强,太阳能光伏4使墙面整体无需电线的布置,保证墙面的美观,节约电能,提高环保性,开关插座12的能够增加墙板的使用功能,提高实用性,排水槽7的设置使墙面底端在雨天排水顺畅,进一步增强墙板的安全性能,复合层2的设置增强墙板防火防潮的性能,提高墙板整体的安全性,装饰膜11在起到装饰的同时起到保护墙板表面的作用,增长使用年限,温度计的使用增加功能,墙板整体无论在自身安全还是在预防外部的安全隐患性能都有所提高。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