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84249阅读:144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省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预制构件间的连接整体性时保证预制混凝土结构整体性的关键。现有技术中,预制构件间的连接存在整体性不足,制作、施工繁琐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预制构件间的连接性能,提高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整体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预制构件,所述预制构件开有孔洞,所述孔洞有内衬,所述孔洞底部设置钢筋。即贴着孔洞内表面有内衬,内衬伸出预制构件一定距离,或者所述内衬未伸出预制构件。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采用结构材料制作;所述结构材料为钢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等,例如采用波纹管做内衬。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采用非结构材料制作;所述非结构材料为硬纸板或水溶干硬性材料等,或者是采用包裹有玻璃纤维布的管状物(例如水泥管);水溶干硬性材料可以是黄土等。当采用非结构材料做内衬时,在浇筑孔洞内混凝土前,要将内衬去除;当采用包裹有玻璃纤维布的管状物做内衬时,浇筑孔洞内混凝土前,先将管状物抽出,再抽出玻璃纤维布;为了提高孔洞侧壁预制混凝土的粗糙性,可在玻璃纤维布表面粘一层砂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全长设置内衬,或者所述孔洞部分长度设置内衬。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为不贯通孔洞,或者为贯通孔洞。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所述孔洞为不贯通孔洞时,孔洞内设置钢筋,该钢筋锚固在孔洞底部混凝土内;或者所述钢筋锚固在孔洞侧壁混凝土内。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所述孔洞侧壁设置钢筋,该钢筋锚固在孔洞侧壁混凝土内。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的预制构件的孔洞底部锚固钢筋,显著提高孔洞内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连接整体性;后浇混凝土内的钢筋与该钢筋可搭接或机械连接或焊接在一起,传力直接、可靠;避免现有技术中预制构件间的连接钢筋锚固在孔洞内后浇混凝土内,再依靠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结合性能传力的状况。当孔洞底部锚固的钢筋长度大于孔洞深度时,更方便与其他构件连接。(2)本发明的预制构件的孔洞侧壁锚固有钢筋,显著提高孔洞内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连接整体性;后浇混凝土内的钢筋与该钢筋可搭接或机械连接或焊接在一起,传力直接、可靠;避免现有技术中钢筋锚固在孔洞内后浇混凝土内,再依靠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结合性能传力的状况。(3)本发明的预制构件的孔洞处有内衬,方便制作出孔洞,即内衬可作为孔洞的模板;内衬高出预制构件表面,当在预制构件侧面浇筑混凝土时,可防止混凝土进入孔洞(但不意味着孔洞内不浇筑混凝土);当采用非结构材料做内衬时,浇筑孔洞内混凝土前,将内衬去除,去除内衬后,孔壁预制混凝土面较为粗糙,利于新老混凝土结合。(4)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大多用于下部结构,即孔洞口部向上,后浇混凝土浇筑方便,并易于保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预制构件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预制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预制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预制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预制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含义为:1孔洞2内衬3锚固在孔洞底部的钢筋4锚固在孔洞侧壁的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预制构件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发明提出的预制构件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预制构件内开有不贯通孔洞1,孔洞1有内衬2,内衬2伸出预制构件,孔洞底部伸出钢筋3,钢筋3锚固在孔洞底部预制混凝土内。本发明提出的预制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内衬2未伸出预制构件,如图2。本发明提出的预制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孔洞底部扩大,如图3。本发明提出的预制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孔洞为圆形,如图4,或者其他形状。本发明提出的预制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5,预制构件开有不贯通孔洞1,孔洞1有内衬2,预制构件底部混凝土锚固有钢筋3,预制构件侧壁混凝土锚固有钢筋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