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幕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光玻璃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幕墙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用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现有幕墙通常为玻璃幕墙,通常设置成中空结构,但中空部分会导致玻璃幕墙中心部分强度较低,同时现有的发光玻璃幕墙内的发光机构无法很好进行分隔设置,从而不方便根据需要调整照明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正常采光,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强度较高,且照明效果更好的发光玻璃幕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光玻璃幕墙结构,包括相平行的矩形内墙玻璃和外墙玻璃,内墙玻璃和外墙玻璃四周通过幕墙框架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纵交错连接的若干钢条,钢条两侧分别与内墙玻璃和外墙玻璃相抵,并将内墙玻璃和外墙玻璃之间分隔形成若干方形发光腔,发光腔内设有方形透明支撑块,支撑块后侧面和前侧面分别与内墙玻璃和外墙玻璃贴合,支撑块前侧面四周边缘靠近钢条位置设有倾斜状反光面,反光面上涂覆有反光涂层,发光腔四周对应的钢条上设有LED灯珠,LED灯珠能倾斜朝向反光面发光,并使反光面将光线反射到外墙玻璃上。
内墙玻璃和外墙玻璃之间利用钢条和支撑块配合进行支撑,使得整体结构稳定,能提高内墙玻璃和外墙玻璃之间的强度,同时LED灯珠能倾斜朝向反光面发光,并使反光面将光线反射到外墙玻璃上,因此能使光线单独集中在发光腔区域,更加方便控制光线,便于根据装饰需要,提供不同造型的照明,而且正常情况下,支撑块中部不会影响玻璃幕墙正常采光。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条为空心结构,钢条内形成引线通道,且线路经过引线通道与LED灯珠连接。
因此方便穿引线路。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光面分别与外墙玻璃和钢条夹角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块内具有荧光粉。
因此发光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内墙玻璃和外墙玻璃之间利用钢条和支撑块配合进行支撑,使得整体结构稳定,能提高内墙玻璃和外墙玻璃之间的强度,同时LED灯珠能倾斜朝向反光面发光,并使反光面将光线反射到外墙玻璃上,因此能使光线单独集中在发光腔区域,更加方便控制光线,便于根据装饰需要,提供不同造型的照明,而且正常情况下,支撑块中部不会影响玻璃幕墙正常采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的编码分别为:
1、内墙玻璃;11、外墙玻璃;2、幕墙框架;3、钢条;31、LED灯珠;32、引线通道;4、支撑块;41、反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光玻璃幕墙结构,包括相平行的矩形内墙玻璃1和外墙玻璃11,内墙玻璃1和外墙玻璃11四周通过幕墙框架2连接,还包括横纵交错连接的若干钢条3,钢条3两侧分别与内墙玻璃1和外墙玻璃11相抵,并将内墙玻璃1和外墙玻璃11之间分隔形成若干方形发光腔,发光腔内设有方形透明支撑块4,支撑块4后侧面和前侧面分别与内墙玻璃1和外墙玻璃11贴合,支撑块4前侧面四周边缘靠近钢条3位置设有倾斜状反光面41,反光面41上涂覆有反光涂层,发光腔四周对应的钢条3上设有LED灯珠31,LED灯珠31能倾斜朝向反光面41发光,并使反光面41将光线反射到外墙玻璃11上。
进一步的,钢条3为空心结构,钢条3内形成引线通道32,且线路经过引线通道32与LED灯珠31连接。反光面41分别与外墙玻璃11和钢条3夹角相同。支撑块4内具有荧光粉。
内墙玻璃1和外墙玻璃2之间利用钢条3和支撑块4配合进行支撑,使得整体结构稳定,能提高内墙玻璃1和外墙玻璃2之间的强度,同时LED灯珠31能倾斜朝向反光面41发光,并使反光面41将光线反射到外墙玻璃11上,因此能使光线单独集中在发光腔区域,更加方便控制光线,便于根据装饰需要,提供不同造型的照明,而且正常情况下,支撑块4中部不会影响玻璃幕墙正常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