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杆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1385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杆对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杆对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杆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的各种电线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甚至包括电压等级不是太高的高压线电杆。 后来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杆,而且适用的木材逐步稀缺,城市里面就基本上难见木杆了,有的时候因为需要很高的电杆,但是因运输和制造的原因需要在两个电杆之间连接来做到需要的高度要求,目前的连接电杆的设备不是很实用,并且在准确度不是很高,操作繁琐,功效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杆对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杆对接装置,在两个电杆之间做到有效的连接,且连接的准确度高,在连接处的强度高,不易被破坏,还在连接的外侧包裹着一侧绝缘层,提高了安全性能,也增加了设备的寿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杆对接装置,包括电杆体A、法兰A、法兰B和电杆体B,所述电杆体A和电杆体B内部设置有钢筋架,所述法兰A一端内部与电杆体A内部的钢筋架焊接,所述法兰A另一端与外钢管紧固连接,所述外钢管的外圆上设置有一圈加强筋并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加强筋中间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所述法兰B的一端内部与电杆体B内部的钢筋架焊接,所述法兰B的另一端与内钢管紧固连接,所述内钢管上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内钢管的外圆和外钢管的内圆采用间隙配合,且外钢管上设置的螺栓孔和内钢管上设置的螺纹孔完全吻合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钢管和内钢管的端部均设置了一个定位标志。

进一步地,所述电杆体A和电杆体B的外圆上各自安装了绝缘套固定环,两个所述的绝缘套固定环之间连接着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包裹着外钢管与内钢管的连接部分,并且绝缘套是通过绝缘套裹紧钉固定着。

进一步地,所述电杆体A和电杆体B的外圆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两个电杆之间做到有效的连接,且连接的准确度高,在连接处的强度高,不易被破坏,还在连接的外侧包裹着一侧绝缘层,提高了安全性能,也增加了设备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杆对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杆对接装置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杆对接装置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杆体A;2、法兰A;3、外钢管;4、加强筋;5、螺栓孔;6、内钢管;7、螺纹孔;8、法兰B;9、电杆体B;10、定位标志;11、绝缘套固定环;12、绝缘套;13、绝缘套裹紧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电杆对接装置,包括电杆体A1、法兰A2、法兰B8和电杆体B9,所述电杆体A1和电杆体B9内部设置有钢筋架,所述法兰A2一端内部与电杆体A1内部的钢筋架焊接,所述法兰A2另一端与外钢管3紧固连接,所述外钢管3的外圆上设置有一圈加强筋4并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加强筋4中间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5,所述法兰B8的一端内部与电杆体B9内部的钢筋架焊接,所述法兰B8的另一端与内钢管6紧固连接,所述内钢管6上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7,所述内钢管6的外圆和外钢管3的内圆采用间隙配合,且外钢管3上设置的螺栓孔5和内钢管6上设置的螺纹孔7完全吻合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杆对接装置,电杆体A1和电杆体B9之间通过外钢管3和内钢管6来做到有效的连接,且因设置了定位标志10,连接的准确度变高;在外钢管3上设置的加强筋4增强了连接处的强度,使得设备不易被破坏,还在连接的外侧包裹着一侧绝缘层12,防止设备漏电,提高了安全性能,因为绝缘层12包裹着,所以设备不会被外界环境腐蚀掉,增加了设备的寿命。

其中,所述外钢管3和内钢管6的端部均设置了一个定位标志10,可以根据两个定位标志10的对准来确定正确的位置,定位标志10采用凹槽设置,使得不会影响到安装。

其中,所述电杆体A1和电杆体B9的外圆上各自安装了绝缘套固定环11,两个所述的绝缘套固定环11之间连接着绝缘套12,绝缘套12采用橡胶类的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套12包裹着外钢管3与内钢管6的连接部分,并且绝缘套12是通过绝缘套裹紧钉13固定着,绝缘套裹紧钉13防止绝缘套12脱落,而且在互换的时候简单。

其中,所述电杆体A1和电杆体B9的外圆直径相同,使得在外观上美观,并且在强度上也提高了很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杆对接装置,外钢管3上设置的螺栓孔5和内钢管6上设置的螺纹孔7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绝缘套12整个包裹了外钢管3和内钢管6的连接部分,防止了设备的漏断,也避免了设备因外界环境造成的腐蚀,很好的保护了设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