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4172阅读:1733来源:国知局
墙体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墙体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层间模板的一般配模方法,是采用下层模板支设至下层顶板标高,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以下层顶板上表面为分隔支设上层墙模板,在模板的中间部位等间距打6个标准孔,用于设置穿墙对拉螺栓。在上述配模方法中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这种施工方法层间模板支设不连续,次龙骨在分隔处断开,浇筑混凝土后,层间墙体易因轴线偏位而出现严重错台现象,层间墙体平整度垂直度无法保证。模板与下层墙体竖向接合处不易封堵,若封堵不好浇筑后有流浆挂帘的现象。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施工方法模板打6个标准孔,在根据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配模过程中,调整螺栓位置需重新打孔,对模板破坏较大,对设置穿墙螺栓的孔封堵不好,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漏浆使混凝土出现孔洞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因此对于层间模板配模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墙体支模结构,解决层间模板配模时存在的墙体在层间出现严重错台现象、模板与墙体竖向接合处不易封堵、模板穿孔破坏性大、以及不易封堵出现质量缺陷等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支模结构,包括:

相对设置的墙体模板,所述墙体模板之间夹设形成有混凝土浇筑空间,位于外侧的墙体模板的顶部高于位于内侧的墙体模板的顶部并形成上返段;

呈竖向设于所述墙体模板外侧面的次楞,所述次楞间隔设置;以及

呈横向设于所述次楞外侧面的主楞,所述主楞通过穿设并紧固所述墙体模板的对拉螺栓紧固于所述墙体模板。

采用在下层墙体支模时,将外侧的墙体模板向上层墙体上返一段,且次楞在上层墙体和下层墙体的分隔处不断开,保证了墙体无错台现象,层间墙体平整度有保障。

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墙体模板包括沿竖向方向交替设置的模板本体和模板连接条,所述模板连接条上开设有与所述对拉螺栓对应的穿设孔。

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板本体与相邻的所述模板连接条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内侧的墙体模板与位于同一楼层的楼板之间支设有斜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内侧的墙体模板的底部与位于同一楼层所述楼板之间留设有清扫口。

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清扫口处封堵有水泥砂浆层。

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外侧的墙体模板的内侧面与位于上一楼层的楼板相交处贴设有海绵条。

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返段的顶部与位于上一楼层的楼板内的预埋锚杆之间支设有临时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次楞沿所述墙体模板的外侧面通长设置。

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外侧的墙体模板处的次楞的顶部凸伸出所述上返段形成延伸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中位于外侧的墙体模板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支模结构,用于解决墙体施工时层间处易出现错台现象,导致层间墙体平整度垂直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支模结构通过将位于外侧的墙体模板连续支模上返形成上返段,该上返段位于上层墙体的位置,使得层间处的外侧墙体模板为连续的,且次楞在层间处不断开,有效保证了墙体无错台现象,使得层间墙体平整度垂直度有保障。墙体模板采用交替设置的模板本体和模板连接条,在模板连接条上设置对拉螺栓,避免了在模板本体上开孔,提高了模板周转率,提高混凝土的观感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用于墙体的施工,包括外墙和核心筒墙体,墙体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施工,即先利用墙体支模结构浇筑下层的墙体,然后再于该下层的墙体上支设模板浇筑上层墙体,依次循环直至达到墙体的标高。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支模结构包括墙体模板21、次楞23、主楞24以及对拉螺栓25,墙体模板21相对设置,墙体模板21之间夹设形成有混凝土浇筑空间22,向该混凝土浇筑空间22内浇筑混凝土即可形成墙体,结合图2所示,位于外侧的墙体模板21的顶部高于位于内侧的墙体模板21的顶部并形成上返段213。结合图3所示,次楞23呈竖向设于墙体模板21的外侧面,次楞23间隔设置,主楞24横向设于次楞23外侧面,主楞24也间隔设置,主楞24通过穿设并紧固墙体模板21的对拉螺栓25紧固于墙体模板21,主楞24采用双钢管,对拉螺栓25从双钢管之间穿过,进一步贯穿相对设置的两个墙体模板21,对拉螺栓25位于双钢管外侧的端部通过螺母紧固,进而实现了对拉螺栓25夹紧固定主楞24、次楞23以及墙体模板21。

结合图3所示,墙体模板21包括沿竖向方向交替设置的模板本体211和模板连接条212,模板连接条212上开设有与对拉螺栓25对应的穿设孔。相邻的两个模板本体211之间设置有一个模板连接条212,通过在模板连接条212上开设穿设孔,来设置对拉螺栓,避免了模板本体211上开孔,保护了模板本体211的完整性,提高模板本体211的周转率。该模板本体211与相邻的模板连接板212连接固定,可采用自攻螺丝连接固定。

结合图1所示,墙体支模结构支设于于同一楼层的楼板11上,即墙体支模结构中的位于内侧的墙体模板21置于同一楼层的楼板11之上,该位于内侧的墙体模板21与楼板11之间支设有斜撑结构26,通过斜撑结构26支撑位于内侧的墙体模板21。该墙体模板21的底部与该楼板11之间留设有清扫口27,通过清扫口27将墙体模板21底部的杂物清扫干净,该清扫口27使用好后,利用水泥砂浆封堵盖清扫口27,即在清扫口27处封堵形成有水泥砂浆层。

结合图2所示,位于外侧的墙体模板21的内侧面与位于上一楼层的楼板12相交处贴设有海绵条28,通过设置海绵条28,封堵楼板12与墙体接缝处以防止漏浆。在上返段213的顶部与位于上一楼层的楼板12内的预埋锚杆14之间支设有临时支撑结构29,以确保墙体模板21的支撑稳固。

结合图3所示,次楞23沿墙体模板21的外侧面通长设置,次楞23由下层通至上层不断开,以提高支模结构的整体稳固,确保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位于外侧的墙体模板21处的次楞23顶部凸伸出上返段213形成延伸段231。该形成的延伸段231用于贴设在上部的墙体模板上,使得墙体在分层处的支撑结构连续稳定,确保分层处的墙体质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模板支设完成后,向混凝土浇筑空间22内浇筑混凝土就形成了墙体,即在下层墙体13上形成上层墙体,而后再于上一楼层的楼板12上支设墙体支模结构,此时上层的墙体支模结构与下层的支模结构相同,支模完成后,再向混凝土浇筑空间22内浇筑混凝土,在分隔上层墙体和下层墙体的楼板12处,采用了位于外侧的墙体模板21上返的设计,保证了墙体无错台现象,层间墙体平整度垂直度有保障。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施工墙体的过程进行说明。

结合图1所示,在墙体的根部对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松散混凝土碎块清除。根据墙面截面尺寸配模拼装,结合图2所示,将位于外侧的墙体模板21向上层墙体上返400mm形成上返段213,该上返段213用钢丝绳与预埋锚杆14拉紧固定。在墙体模板21的上返段213的内侧面对应楼板12的标高处贴海绵条28,防止上层墙体浇筑混凝土时漏浆,还可通过海绵条控制下层混凝土浇筑标高。两侧的墙体模板21立设好后,在墙体模板21的外表面铺设次楞23,次楞23采用木方,将木方间隔设置,且木方呈竖向设置,位于外侧的墙体模板21的木方的顶部高出上返段213并形成延伸段231,该延伸段231的长度为900mm,以实现控制墙体外侧面的垂直度。在次楞23的外侧面横向设置主楞24,然后通过对拉螺栓25将主楞24、次楞23以及墙体模板21拉结紧固,位于内侧的墙体模板21可在楼板11之间支设斜撑结构26,完成后,向混凝土浇筑空间22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一段墙体,该段墙体的标高为上一楼层的楼板12的标高。完成一段墙体的浇筑后,进行上层墙体的模板配模拼装,即在下层墙体模板之上继续拼装墙体模板、次楞、主楞和对拉螺栓,而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形成上层墙体,再重复进行模板拼装,直至完成墙体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墙体支模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墙体模板的连续支模,同时施工的做法改进了传统的墙体模板支模施工工艺,在墙体分层处,即楼板处,设置下层墙体模板形成上返段,确保层间墙体的连续支模,保证了墙体无错台现象,层间墙体平整度垂直度有保障,且模板上免打孔,确保了模板的完整,提高模板的周转率。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