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平底水槽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9207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平底水槽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材建筑中的排水槽固定装置,具体是一种柔性平底水槽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柔性索结构的排水是现有建筑结构中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在风载荷的作用下排水槽的移动,主体钢构与排水槽之间的固定方式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到整体结构的通风性能,以及对现场施工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平底水槽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平底水槽的连接结构,包括夹扣、索、第一耳板、第二耳板、平底水槽和吊杆,所述夹扣由两个半圆形的夹扣半体组成,夹扣半体的两端向外水平延伸,两个所述夹扣半体的水平延伸处通过螺栓连接,形成具有圆形内腔的夹扣,多个所述夹扣内固定有管道,管道内设有索,两个所述夹扣半体的外壁上均设有第一耳板,两个第一耳板对称设置,第一耳板通过吊杆连接置于第一耳板斜下方的第二耳板,第二耳板固定在平底水槽的两侧,平底水槽的底部设有梯子状的钢管组件进行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二耳板均呈直角三角形状,直角边与平底水槽相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两个半圆形的夹扣半体对索起到固定作用,下部悬吊平底水槽,起到排水作用,索在风荷载作用下,在空中处于移动状态,平底水槽跟随着移动,有利的解决了排水问题;同时在索和平底水槽之间可以起到通风的作用,平底水槽还可以作为施工便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柔性平底水槽的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一种柔性平底水槽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扣、2-索、3-第一耳板、4-第二耳板、5-平底水槽、6-吊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柔性平底水槽的连接结构,包括夹扣1、索2、第一耳板3、第二耳板4、平底水槽5和吊杆6,所述夹扣1由两个半圆形的夹扣半体组成,夹扣半体的两端向外水平延伸,两个所述夹扣半体的水平延伸处通过螺栓连接,形成具有圆形内腔的夹扣1,实现对两个夹扣半体的连接固定,多个所述夹扣1内固定有管道,管道内设有索2,两个所述夹扣半体的外壁上均设有第一耳板3,两个第一耳板3对称设置,第一耳板3通过吊杆6连接置于第一耳板3斜下方的第二耳板4,第二耳板4固定在平底水槽5的两侧,平底水槽5的底部设有梯子状的钢管组件进行支撑,保证平底水槽5支撑的稳定性。

所述两个第二耳板4呈直角三角形状,直角边与平底水槽5相互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两个半圆形的夹扣半体对索2起到固定作用,下部悬吊平底水槽5,起到排水作用,索2在风荷载作用下,在空中处于移动状态,平底水槽5跟随着移动,有利的解决了排水问题;同时在索2和平底水槽5之间可以起到通风的作用,平底水槽5还可以作为施工便道。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