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机中心机房节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106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云计算机中心机房节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云计算机是采用与个人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分布式体系架构,借助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由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资源融合而成的一台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计算机。随着物联网和云服务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机的使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现有技术的云计算机安装在机房内并长时间高速运行,给云计算机的能耗很高,且发热较严重时可能进一步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各种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云计算机中心机房节能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节能环保,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云计算机中心机房节能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机房、吊装顶板、储能装置、安装架、旋转座、太阳能电池板、旋转遥控器、排风装置、排风管道、信号接收器及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吊装顶板安装在所述的中心机房的顶部,所述的储能装置安装在所述的吊装顶板上,位于所述的中心机房内;所述的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的中心机房的外壁顶部,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所述的旋转座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架的另一端并同步转动;所述的信号接收器安装在所述的旋转座上并与所述的旋转遥控器无线连接;所述的排风装置嵌装在所述的吊装顶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的排风装置与所述的储能装置电连接,所述的排风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的排风管道连接到所述的中心机房的外部;所述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的吊装顶板的下端面上。

上述的云计算机中心机房节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排风管道的外侧端上设有挡片,所述的挡片的上端与所述的排风管道的外端顶部活动连接。

上述的云计算机中心机房节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的旋转座之间设有连接杆。

上述的云计算机中心机房节能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排风装置的下端面上活动连接有降尘网面。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云计算机中心机房节能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太阳能,能有效降低云计算机中心机房的能耗,同时将中心机房内的热量排出。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云计算机中心机房节能控制系统的剖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中心机房

2 吊装顶板

3 储能装置

4 安装架

5 旋转座

6 太阳能电池板

7 旋转遥控器

8 排风装置

9 排风管道

10 信号接收器

11 温度传感器

12 挡片

13 连接杆

14 降尘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云计算机中心机房节能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机房1、吊装顶板2、储能装置3、安装架4、旋转座5、太阳能电池板6、旋转遥控器7、排风装置8、排风管道9、信号接收器10及多个温度传感器11;所述的吊装顶板2安装在所述的中心机房1的顶部,所述的储能装置3安装在所述的吊装顶板2上,位于所述的中心机房1内;所述的安装架4固定安装在所述的中心机房1的外壁顶部,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6通过所述的旋转座5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架4的另一端并同步转动;所述的信号接收器10安装在所述的旋转座5上并与所述的旋转遥控器7无线连接;所述的排风装置8嵌装在所述的吊装顶板2的下端面上,所述的排风装置8与所述的储能装置3电连接,所述的排风装置8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的排风管道9连接到所述的中心机房1的外部;所述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1安装在所述的吊装顶板2的下端面上。

使用时,太阳能电池板6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存储在储能装置3内,以供中心机房1内的云计算机设备及排风装置8使用;旋转座5可通过信号接收器10经旋转遥控器7的控制而转动,使太阳能电池板6面向阳光,充分利用太阳能;当多个温度传感器11感应到中心机房1内的温度较高时,可启动排风装置8通过排风管道9将热量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风管道9的外侧端上设有挡片12,所述的挡片12的上端与所述的排风管道9的外端顶部活动连接,可在排风管道9排风的时候被排出的空气掀开,便于排风,不排风时可罩盖住排风管道9,避免潮气进入中心机房1内,同时可起到防尘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6与所述的旋转座5之间设有连接杆13,可使旋转座5与太阳能电池板6之间的连接更稳定,防止连接处断裂。

优选地,所述的排风装置8的下端面上活动连接有降尘网面14,可起到降尘的作用,防止灰尘进入排风装置8并将其堵塞,影响散热排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计算机中心机房节能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