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式套筒顶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0670阅读:2411来源:国知局
卡扣式套筒顶丝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固梁板的卡扣式套筒顶丝。



背景技术:

梁板模板加固体系中,可调节丝杠与钢管接触面的常规做法是丝杠顶托向上弯曲,以弧形面与钢管接触,或者钢管与顶丝横托的一边贴边接触。使用时,由丝杠顶端穿入脚手架钢管,调节丝杠上的调节螺母实现脚手架钢管的上下高度调节,从而达到脚手架所需的理想高度,以满足施工需要。

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顶丝的直径30mm-38mm,而钢管直径一般为48mm,因此,当顶丝插入钢管后,二者之间并不能紧密结合,会产生空隙。若有斜向力,则容易使顶丝受力不均,使整个支撑体系产生倾斜甚至坍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扣式套筒顶丝,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顶丝在支撑时易倾斜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扣式套筒顶丝,由顶丝套管和顶丝主体组成,所述顶丝主体的下部安装在顶丝套管内,所述顶丝主体由顶托、柱身、第1固定卡托、弹簧和一对卡扣组成,所述顶托固装在柱身的顶端,第1固定卡托环形且形成在柱身下部的外壁上,一对卡扣形成在顶托的底端且对称设置,所述弹簧的上端与第1固定卡托连接并由第1固定卡托限位,弹簧的下端与卡扣连接;所述顶丝套管由套筒、螺纹、钢卡和第2固定卡托组成,螺纹形成在套筒下部的外壁上,钢卡套装在套筒下部且二者螺纹连接,第2固定卡托形成在顶丝套管内壁的底端;弹簧的底部位于第2固定卡托上,卡扣从套筒底部伸出,当弹簧受力收缩时,卡扣能够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向外弯折,卡在套筒底部。

第2固定卡托为环形,所述弹簧的外径略小于顶丝套管的内径,并大于第2固定卡托的内径;在未弯折状态下,一对所述卡扣的外侧之间的距离小于第2固定卡托的内径。

优选的是,所述卡扣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向外弯折90度。

本实用新型的卡扣式套筒顶丝作用于梁板模板,通过与钢管内壁紧密结合,使得顶丝顶丝主体得以固定,纵向受力均衡,杜绝了因顶丝顶丝主体受力不均引起的脚手架倾斜或坍塌问题,提高了建筑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式套筒顶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顶丝主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顶丝套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顶丝套管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顶丝主体部分自然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顶丝主体部分工作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顶托 2.柱身 3.第1固定卡托 4.弹簧 5.卡扣

6.套筒 7.螺纹 8.钢卡 9.第2固定卡托 10.顶丝主体

11.顶丝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卡扣式套筒顶丝由顶丝套管11和顶丝主体10组成,所述顶丝主体10的下部安装在顶丝套管11内。

所述顶丝主体10由顶托1、柱身2、第1固定卡托3、弹簧4和一对卡扣5组成。顶托1固装在柱身2的顶端,第1固定卡托3环形且形成在柱身2下部的外壁上,一对卡扣5形成在顶托1的底端且对称设置。弹簧4的上端与第1固定卡托3连接并由第1固定卡托3限位,弹簧4的下端与卡扣5连接。

所述顶丝套管11由套筒6、螺纹7、钢卡8和第2固定卡托9组成。螺纹7形成在套筒6下部的外壁上,钢卡8套装在套筒6下部且二者螺纹连接,第2固定卡托9形成在顶丝套管11内壁的底端。

弹簧4的底部位于第2固定卡托9上,卡扣5从套筒6底部伸出,当弹簧4受力收缩时,卡扣5能够在弹簧4的拉力作用下向外弯折,例如弯折90度,并卡在套筒6底部。

第2固定卡托9为环形,所述弹簧4的外径略小于顶丝套管11的内径,并大于第2固定卡托9的内径;在未弯折状态下,一对所述卡扣5的外侧之间的距离小于第2固定卡托9的内径。

这种结构使得顶丝主体10受力向下移动时,弹簧4受第2固定卡托9的阻挡而收缩,进而拉动卡扣5,使卡扣5向外弯折90度,抵住顶丝套管11的底部,并卡在脚手架钢管的内壁上。

使用时,将该顶丝装置穿入脚手架钢管,通过调节套筒6上的钢卡8来调节该装置与脚手架钢管的上下相对位置。参见图5,在自然状态下,即顶丝主体10没有套入顶丝套管11内时,顶丝主体上的弹簧4处于自然状态,卡扣5自然下垂。参见图6,在工作状态下,即顶丝上部受力,这时顶丝套管11内的第2固定卡托9会抵住弹簧4,弹簧4受到向上的阻力而收缩,进而拉动卡扣5,使卡扣5从自然状态变为工作状态,即卡扣5向外弯折90度,抵住顶丝套管11的底部,并卡在脚手架钢管的内壁上,使该装置不能左右晃动,实现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