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高建筑密度过渡安置区的具有半私密半公共空间的板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968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高建筑密度过渡安置区的具有半私密半公共空间的板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层板房,具体是指一种适于高建筑密度过渡安置区的具有半私密半公共空间的板房。



背景技术:

板房因便于拆装、运输,搭建周期短,可循环使用,而广泛作为应急的过渡安身之所。在用地紧凑或板房需求量大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高建筑密度的过渡安置区。这里的高建筑密度是指区内的建筑密度比GB50180-93(修订本)5.0.6.1的规定高15%以上,或人均用地比GB50180-93(修订本)3.0.3中对组团的规定高15%以上(GB50180-93(修订本)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修订本)》)。建筑密度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3年的芦山地震后,四川地震灾区均出现了大量高建筑密度的单层板房过渡安置区,为高效利用土地,板房采用平行行列式布局,板房间距和户外公共活动交流空间被尽量缩减。每栋板房包括了若干标准房间,一般5~15栋板房组成一个组团,组团内每两栋板房入口面相对,共用一个3m~3.5m的入户巷道,组团间通道宽5~7m,除了上述通道外,几乎没有可用于户外活动的室外空地,减少了邻里社会交往的机会。

2015年1月4日~7日我们在芦山县芦阳镇电影院过渡安置区对住户白天的户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统计住户户外活动的类型和活动人次,以研究户外空间对邻里交往的影响。

该安置区的总平面图如图13所示,除板房退距和住区主、次入口空地外无其他户外活动场所,户外休闲设施严重缺乏,其户外活动空间按形态特征可分为以下5类:住区入口空地、住区后空地、厨厕浴圈、组团通道、入户通道。前两者呈“面型”;“厨厕浴圈”是公共厨厕浴四周的通道,呈“环型”,由于部分住户需由此入户,因此该空间又细分为:“厨厕浴入户”和“厨厕浴公共”两个子空间。“组团通道”和“入户通道”均为“线型”,两者相交呈“鱼骨状”,其交集空间的归属难以界定,因此以“组团通道”和“入户通道”的中心线交点为圆心,5m为半径界定一个子空间,定义为“十字路口”,因此,“鱼骨状”的网状空间被细分为:“组团大道”、“入户巷道”和“十字路口”3个子空间,三者无交集。总之,该安置区的户外活动空间按形态可细分为:住区入口空地、住区后空地、厨厕浴入户、厨厕浴公共、组团大道、入户巷道、十字路口7种空间类型。

图23为观察期间记录的户外活动类型及人次,由于过渡安置区设置公用厨厕浴,且住宿套内建筑面积局促,很多家务无法在户内完成,因而过渡安置区的户外活动中出现了“门口家务”和来往于住宿和公共用房间的“行走家务”。

从图23可知,由于“出行”、“门口家务”和“行走家务”活动的工作性和必要性,其活动人次均高于休闲娱乐类活动,但这三者均具有较强的行为目的性,活动过程中与邻里发生交流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休闲娱乐类活动。在安置区中休闲娱乐类活动与常规住区相比种类更少,以自主性活动为主,缺少集体的社会性交往活动。在各种休闲娱乐活动中,活动人次最多的前四名依次是“站聊”、“儿童玩耍”、“站立观望”和“散步”,其活动人次至少是其他休闲娱乐活动的2.1倍,所以,该四类活动是安置区中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由于“站立观望”和“散步”大多是独处行为,而“站聊”人次中儿童仅占3.5%,所以,在安置区户外,“聊天”是成人最重要的邻里交往方式,而“玩耍”是儿童的主要交往方式。值得关注的是:同样是聊天,“坐聊”活动的人次排序却为倒数第四位,其活动人次仅为“站聊”的17.6%。可见,安置区的户外休闲设施甚至无法为“坐聊”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参与聊天的住户大多只能站着。

另据统计,在“坐聊”和“站聊”的活动人次中,老年人分别占83.9%和47.7%,是安置区主要交往活动(聊天)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老化、体力难以持久,自然更倾向“坐聊”,但现实中“坐聊”的老年人次仅为“站聊”老年人次的31.5%,可见户外休憩座椅的缺乏迫使大部分有聊天和交流欲望的老年人只能“站聊”。而“站聊”的时长与老年人体力密切相关,可以推断年迈体弱的老人根本无法如愿或尽情的站着与邻里畅聊。所以,要保证安置区邻里聊天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户外休憩座椅不可或缺。

图24显示观察期间主要休闲娱乐活动的户外空间分布情况,其中“站聊、儿童玩耍、站立观望”的活动空间按户外空间的7小类界定。而“散步”位移的时空变化较快,按户外空间的5大类型界定其活动领域。

从图24可知,“站聊”和“儿童玩耍”在“十字路口”的活动人次最多;“站立观望”主要集中在“十字路口”和“住区入口空地”;“散步”在“组团通道”的活动人次明显高于其他空间,而“组团通道”覆盖了绝大部分“十字路口”空间。所以,“十字路口”不仅是成年人重要的邻里交往(“站聊”)的主要场所,也是儿童“玩耍”的聚集场所,而且该空间不仅是动态活动(儿童玩耍、散步)的主要空间,也是静态活动(站聊、站立观望)的聚集点。总之,不论从空间行为的重要性还是从空间行为的多样性来考量空间,“十字路口”均是过渡安置区户外活动的核心空间,它均匀的分布在安置区中,当“点”状的单空间相互关联而形成“网”状的系统性覆盖时,安置区将形成均质的、使用距离成本最小化的户外交往空间网络,有利于实现住区的公平和共享,因此,“十字路口”是充分激活该过渡安置区邻里交往的首要节点。在调研的过渡安置区中,作为交通空间的“十字路口”之所以能衍生出重要的交往和活动功能,是因为该过渡安置区缺失具有吸引力的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然而高建筑密度过渡安置区的基本特性:临时性、集约性和经济性必然使这种开放性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只能是种奢望,因此,在高建筑密度过渡安置区中“十字路口”承载交通功能以外的多种功能不是个别或偶然,而是普遍和必然。

从图24还可知,在“入户巷道”中发生的“站聊”和“儿童玩耍”的活动人次仅次于“十字路口”空间;而且“入户巷道”还是“组团通道”以外的两个主要的“散步”活动空间之一。可见,“入户巷道”也是主要户外活动“站聊”、“儿童玩耍”和“散步”的主要承载空间。但“入户巷道”“站聊”的规模小于“十字路口”,其规模以2人居多,而“十字路口”的规模以3~5人居多,且经常聚集其他活动人群。

另外就“站立观望”而言,被观望的主体是指发生在某特定空间中的对观望者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活动或事件,其内容一般具有公共性和非日常性。从图24可知,“站立观望”活动集中的发生在“十字路口”和“住区入口空地”中,而很少在“入户巷道”发生,此处的发生人次仅占“站立观望”总人次的7.1%。这表明“入户巷道”与“十字路口、住区入口空地”在空间属性上的差异,与“十字路口、住区入口空地”相比,“入户巷道”空间的公共性弱化的同时私密性得以增强,其“站聊”规模小于“十字路口”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差异的存在。可见“入户巷道”承担着户外公共空间向室内私密空间过渡的重要职能。

早在1977年美国学者纽曼就提出:一个空间层次清晰的住区需具有“公共一半公共一半私密一私密”四层空间递进关系。这种住区有利于住户形成领域感和归属感,确保不同层次空间中居民活动交往的同时,制约外界穿越,保障了住户安全。因此为构建一个邻里和谐的安全的灾后安置区,需要建立明晰的空间层次,即在户外公共空间“十字路口”和室内私密空间之间需要有“半公共”和“半私密”空间的过渡,“入户巷道”正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

综上所述,过渡安置区中,“十字路口”和“入户巷道”是户外活动和邻里交往的重要空间,但现实中这两类空间还存在各自的问题。在调研的过渡安置区中,单个面积不足75m2的“十字路口”仅是由道路和板房粗放限定的交通空间,其首要和基本功能是交通,该空间内缺少座椅等必要的休憩设施,缺乏基本的动静分区和空间限定,可见在“十字路口”的空间尺度和功能分区方面都具有很大改进空间,对其空间品质的提升必将有助于提高住户的空间参与度,进而促进住区的邻里交往,对构建和谐、友善的社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就“入户巷道”而言,现实中它作为“组团道路”的分支,被巷道两侧板房住户所共享,具有“半公共”的空间属性;板房入户面出挑的雨檐在“入户巷道”与室内间形成“灰空间”,但该灰空间串联了整栋板房的所有房间,被板房所有住户所共享,下雨时该空间成为住户的主要通道,并与住户室内私密空间直接对接,缺少过渡。可见,过渡安置区中“入户巷道”的空间层次单一,缺失“半私密”空间,造成住区空间递进体系的缺憾,因此,为构建层次明晰的户外空间,须对“入户巷道”的入户前空间进行精细化限定,完善“半私密-私密”递进空间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于高建筑密度过渡安置区的具有半私密半公共空间的板房,目的在于克服高建筑密度过渡安置区中“入户巷道”的空间缺陷,通过限定户外的半私密半公共空间,提供住户在半私密半公共空间休憩、聊天、就餐的场所,改善安置区的入户巷道使用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适于高建筑密度过渡安置区的具有半私密半公共空间的板房,主要由结构框架、半室内地坪、墙体、屋顶、入户门、侧窗、晾衣杆、固定挡板、可旋转挡板、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横墙一体化折叠桌构成。其中,墙体包括横墙、山墙;横墙一体化折叠桌包括水平支杆、桌子折叠支架、桌面、横向铰链,其中桌子折叠支架包括桌子折叠支架板和竖向铰链;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包括座面、座椅折叠支架、横向铰链,其中座椅折叠支架包括座椅折叠支架板和竖向铰链。

所述板房的固定挡板通过结构框架与横墙连接并垂直于板房横墙,其长度为0.9m~1.2m,等于半室内地坪的宽度,其高度为2.5m~3m。固定挡板对板房入户前空间进行分户限定,明确了私人使用权,强化了入户半室外空间的领域性,在“入户巷道”与室内私密空间之间限定出“半私密半公共”空间,完成了住区公共空间到室内私密空间的四层递进关系。

所述板房的可旋转挡板通过竖向铰链与固定挡板相连接,其长度为0.9m~1.2m,高度高于入户门5cm~10cm。可旋转挡板在打开时可遮挡室外视线,减少对室内的干扰,保证室内的私密性。可旋转挡板按材料可分为夹芯板、钢网两种形式,按分隔方式可分为完整、分两段、分三段三种形式,五种形式按住户需求组合应用,可旋转挡板使用形式包括完整夹芯板、分两段夹芯板、分三段夹芯板、完整钢网、分两段钢网、分三段钢网、一段夹芯板一段钢网、一段夹芯板两段钢网、两段夹芯板一段钢网。住户可根据对空间的不同需求安置不同的可旋转挡板。

所述板房的可旋转挡板为一段夹芯板一段钢网、一段夹芯板两段钢网或两段夹芯板一段钢网的使用形式时,钢网的打开使用状态不仅限定人的进入,强化私密性,同时使室内通风得以保证。

所述板房的晾衣杆直径0.3cm~0.5cm,长度与两固定挡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端固定在相邻两个固定挡板上并低于固定挡板5cm~10cm。通过晾衣杆上悬挂衣物,限定了空间的所属权,可对空间形成一定的划分。

所述板房的横墙一体化折叠桌的桌面长度为1.6m,宽度为0.35m~0.4m,桌面通过水平支杆和横向铰链与板房横墙连为一体,悬垂于地面,使用时将桌面绕横向铰链旋转至水平,此时桌面的荷载由其下打开的桌子折叠支架传递给室外地坪,各桌子折叠支架板通过竖向铰链连接,形成桌子折叠支架。

所述板房的横墙一体化折叠桌包含一根水平支杆,它通过螺栓固定在横墙的结构框架上,其下长边距室外地坪高0.7m~0.8m,该水平支杆的长度与两相邻结构框架间的距离等长。

所述板房的横墙一体化折叠桌的桌子折叠支架高度为0.7m~0.8m,宽度为0.48m~0.5m,通过竖向铰链与横墙连为一体,在使用时将桌子折叠支架板向靠近入户门一侧拉开,使各桌子折叠支架板绕竖向铰链旋转至各桌子折叠支架板间的夹角为60°~65°。

所述板房的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的座面长度为1m~1.1m,宽度为0.3m~0.35m,座面通过横向铰链与外延墙连为一体,使用时将座面绕横向铰链旋转至水平,此时桌面的荷载由其下的座椅折叠支架板传递给室外地坪,各座椅折叠支架板通过竖向铰链连接,形成座椅折叠支架。

所述板房的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的座椅折叠支架高度为0.38m~0.4m,宽度为0.35m~0.4m,通过竖向铰链与固定挡板连为一体,在使用时将座椅折叠支架板向靠近入户门一侧拉开,使各座椅折叠支架板绕竖向铰链旋转使各座椅折叠支架板间的夹角为60°~65°。

所述板房的横墙一体化折叠桌和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具有可翻转和可折叠功能,丰富窗前空间功能,即当折叠桌和折叠椅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窗前空间宽敞,可用作放置花盆、脸盆、鞋等易于移动物品的储物空间,当折叠桌和折叠椅处于使用状态时,窗前空间为供人就餐、坐憩、聊天的交往空间。

本发明与现有板房相比更为人性化,具体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改善现有高密度的行列式布局安置区室内空间不足,物品堆置于门口的问题,改善户外活动空间品质。

(2)解决现有高密度的行列式布局安置区内,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无过渡,邻里间视觉、听觉相互干扰问题。

(3)解决现有高密度的行列式布局安置区内无就餐空间和无坐憩设施的问题,改善安置区内生活品质。

(4)为休闲设施严重匮乏的高建筑密度过渡安置区提供适量的户外休憩设施,吸引周边住户一起参与到门前空间交往行为中,增进邻里交往,增加入户空间的空间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一实施例的山墙标准间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横墙一体化折叠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横墙一体化折叠桌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实施例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与固定挡板连接大样图;

图8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为完整夹芯板形式示意图;

图9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为分两段夹芯板形式示意图;

图10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为分三段夹芯板形式示意图;

图11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为完整钢网形式示意图;

图12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为分两段钢网形式示意图;

图13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为分三段钢网形式示意图;

图14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为一段夹芯板一段钢网形式示意图;

图15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为一段夹芯板两段钢网形式示意图;

图16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为两段夹芯板一段钢网形式示意图;

图17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桌椅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18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桌椅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19是图1实施例可旋转挡板、桌椅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图20是图1实施例布局示意图一;

图21是图1实施例布局示意图二;

图22是芦山县芦阳镇电影院过渡安置区总平面图;

图23是调研图22安置区期间户外活动类型及人次;

图24是调研图22安置区期间主要休闲娱乐类活动的户外空间分布;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结构框架;2—半室内地坪;3—屋顶;4—入户门;5—侧窗;6—晾衣杆;7—固定挡板;8—可旋转挡板;9—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10—横墙一体化折叠桌;11—横墙;12—山墙;13—水平支杆;14—桌面;15—横向铰链;16—桌子折叠支架板;17—竖向铰链;18—座面;19—座椅折叠支架板;20—入户巷道;21—厨厕浴公共;22—组团大道;23—厨厕浴入户;24—住区后空地;25—住区入口空地;26—十字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的适于高建筑密度过渡安置区的具有半私密半公共空间的板房,主要由结构框架1、半室内地坪2、墙体、屋顶3、入户门4、侧窗5、晾衣杆6、固定挡板7、可旋转挡板8、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9、横墙一体化折叠桌10构成,墙体包括横墙11、山墙12,横墙一体化折叠桌10包括水平支杆13、桌子折叠支架、桌面14、横向铰链15,其中桌子折叠支架包括桌子折叠支架板16和竖向铰链17,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9包括座面18、座椅折叠支架、横向铰链15,座椅折叠支架包括座椅折叠支架板19和竖向铰链17。

所述板房的固定挡板通过结构框架与横墙连接并垂直于板房横墙,其长度为0.9m~1.2m,等于半室内地坪的宽度,其高度为2.5m~3m。固定挡板对板房入户前空间进行分户限定,明确了私人使用权,强化了入户半室外空间的领域性,在“入户巷道”与室内私密空间之间限定出“半私密半公共”空间,完成了住区公共空间到室内私密空间的四层递进关系。

所述板房的可旋转挡板通过竖向铰链与固定挡板相连接,其长度为0.9m~1.2m,高度高于入户门5cm~10cm。可旋转挡板在打开时可遮挡室外视线,减少对室内的干扰,保证室内的私密性。可旋转挡板按材料可分为夹芯板、钢网两种形式,按分隔方式可分为完整、分两段、分三段三种形式,五种形式按住户需求组合应用,可旋转挡板使用形式包括完整夹芯板、分两段夹芯板、分三段夹芯板、完整钢网、分两段钢网、分三段钢网、一段夹芯板一段钢网、一段夹芯板两段钢网、两段夹芯板一段钢网。住户可根据对空间的不同需求安置不同的可旋转挡板。

所述板房的可旋转挡板为一段夹芯板一段钢网、一段夹芯板两段钢网或两段夹芯板一段钢网的使用形式时,钢网的打开使用状态不仅限定人的进入,强化私密性,同时使室内通风得以保证。

所述板房的晾衣杆直径0.3cm~0.5cm,长度与两固定挡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端固定在相邻两个固定挡板上并低于固定挡板5cm~10cm。通过晾衣杆上悬挂衣物,限定了空间的所属权,可对空间形成一定的划分。

所述板房的横墙一体化折叠桌的桌面长度为1.6m,宽度为0.35m~0.4m,桌面通过水平支杆和横向铰链与板房横墙连为一体,悬垂于地面,使用时将桌面绕横向铰链旋转至水平,此时桌面的荷载由其下打开的桌子折叠支架传递给室外地坪,各桌子折叠支架板通过竖向铰链连接,形成桌子折叠支架。

所述板房的横墙一体化折叠桌包含一根水平支杆,它通过螺栓固定在横墙的结构框架上,其下长边距室外地坪高0.7m~0.8m,该水平支杆的长度与两相邻结构框架间的距离等长。

所述板房的横墙一体化折叠桌的桌子折叠支架高度为0.7m~0.8m,宽度为0.48m~0.5m,通过竖向铰链与横墙连为一体,在使用时将桌子折叠支架板向靠近入户门一侧拉开,使各桌子折叠支架板绕竖向铰链旋转至各桌子折叠支架板间的夹角为60°~65°。

所述板房的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的座面长度为1m~1.1m,宽度为0.3m~0.35m,座面通过横向铰链与外延墙连为一体,使用时将座面绕横向铰链旋转至水平,此时桌面的荷载由其下的座椅折叠支架板传递给室外地坪,各座椅折叠支架板通过竖向铰链连接,形成座椅折叠支架。

所述板房的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的座椅折叠支架高度为0.38m~0.4m,宽度为0.35m~0.4m,通过竖向铰链与固定挡板连为一体,在使用时将座椅折叠支架板向靠近入户门一侧拉开,使各座椅折叠支架板绕竖向铰链旋转使各座椅折叠支架板间的夹角为60°~65°。

所述板房的横墙一体化折叠桌和固定挡板一体化折叠椅具有可翻转和可折叠功能,丰富窗前空间功能,即当折叠桌和折叠椅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窗前空间宽敞,可用作放置花盆、脸盆、鞋等易于移动物品的储物空间,当折叠桌和折叠椅处于使用状态时,窗前空间为供人就餐、坐憩、聊天的交往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