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0749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经济性好等优点,因此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传统现浇工艺是在施工现场手工逐根绑扎钢筋,然后封模浇筑混凝土,该施工模式存在钢筋定位不准确、钢筋绑扎质量难以保障、现场工作量大、施工工期长且施工效率低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现浇工艺存在的诸多问题,目前较常见的是采用工厂整体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再将其吊装至施工现场,使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可大幅缩短施工时间,亦可确保剪力墙的结构强度。然而,由于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时,钢筋网已经浇筑于混凝土墙板内,体量大而不便于吊装,而且,在后续混凝土墙板的拼接施工中,无法修正钢筋网的尺寸及位置偏差,增大了拼接施工难度;另外,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施工过程中,存在预留插筋水平与竖向绝对位置及相对位置难以控制、精度差,以及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整体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不便于吊装,拼接施工难度大;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施工过程中,预留插筋定位精度差,施工效率低,影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成型质量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预留插筋定位精度高并简化了钢筋连接工序,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保障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成型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包括并列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柱状钢筋组,所述柱状钢筋组包括围合成矩形的若干端部纵筋,及套设并固接于所述端部纵筋外侧的箍筋;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柱状钢筋组之间的中部钢筋组,所述中部钢筋组包括竖向设置于两个所述柱状钢筋组之间的若干中部纵筋,及若干与所述中部纵筋垂直设置的水平筋,所述水平筋的两端固接于两侧的所述柱状钢筋组;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柱状钢筋组之间且位于其端部的暗梁钢筋组,所述暗梁钢筋组包括若干两端分别贯穿并固接于所述柱状钢筋组的暗梁横筋,及若干竖向设置且围合于所述暗梁横筋外侧的暗梁箍筋。

优选的,它还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预埋吊钩,所述预埋吊钩的一端固接于所述暗梁钢筋组。

优选的,所述中部钢筋组的两侧还固接有X形加固筋,所述X形加固筋的顶端固接于所述中部钢筋组的顶端,所述X形加固筋的底端固接于所述中部钢筋组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与已施工钢筋网的端部纵筋和中部纵筋通过直螺纹套筒拼接为一体,或者相邻两个所述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的端部纵筋和中部纵筋通过直螺纹套筒拼接为一体。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一、依据预加工所述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的尺寸拼装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所述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依次间隔设置且同轴的至少两个限位框,且相邻两个所述定位组件的限位框通过连接框架螺栓连接,以及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限位框和所述连接框架上的支杆固定销并锁紧固定,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刻度,所述限位框和所述连接框架上还设有若干插筋固定销;

二、拼装钢筋定位胎架,所述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固接于所述钢筋定位胎架的两侧;

三、依据所述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及所述钢筋定位胎架的精确定位,在所述钢筋定位胎架上依次拼装柱状钢筋组,中部钢筋组及暗梁钢筋组,安装预埋吊钩后拆除所述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支杆固定销和所述插筋固定销均包括套管,以及贯穿所述套管侧壁并与所述套管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所述支撑杆及预留插筋贯穿所述套管后,分别由所述紧固螺栓将其夹紧固定于所述限位框或所述连接框架。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还包括,在所述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的两侧安装X形加固筋,所述X形加固筋的顶端固接于所述中部钢筋组的顶端,所述X形加固筋的底端固接于所述中部钢筋组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柱状钢筋组、中部钢筋组及所述暗梁钢筋组内钢筋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之后还包括步骤四,吊装所述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并通过直螺纹套筒逐步与已施工钢筋网或已施工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拼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后还包括,所述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吊装就位后,在所述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两侧设置临时支撑,安装所述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连接区域的水平筋及箍筋,然后进行模板封装,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保留所述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的顶部定位装置,混凝土浇捣结束后,拆除所述顶部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的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它通过并列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柱状钢筋组,以及连接于两个柱状钢筋组之间的暗梁钢筋组构成“Π”形框架结构,不但提高了整体预制钢筋网的结构刚度,而且便于中部钢筋组的定位及安装;将工厂预制的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吊装至现场拼装后再浇筑混凝土,相比现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而言,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更易于吊运及拼装施工,能够于施工现场修正钢筋网的尺寸及位置偏差,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保障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成型质量。

二、本发明的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的定型、定位及连接。首先,吊装预先拼装的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至施工现场,再将该定位装置固接于高精度钢筋定位胎架上,然后,依据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及钢筋定位胎架精确定位并拼装柱状钢筋组,中部钢筋组及暗梁钢筋组,最后,拆除底端定位装置形成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由于定位装置的支撑杆上设有刻度,能够精确得到预留插筋的安装高度,当剪力墙内设置多个定位装置辅助安装预留插筋时,预留插筋的水平与竖向的绝对位置及相对位置均易于控制及调整,不但保证了预留插筋的定位精度,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该施工方法将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与钢筋定位胎架相结合,能够精确定位剪力墙预留插筋的空间位置及相对位置,便于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在定型、定位、连接全过程的精度控制,并为高效完成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奠定基础。因此,该施工方法使得钢筋网内预留插筋定位精度高、减少了施工现场钢筋绑扎的工作量,并简化了钢筋连接工序,具有降低钢筋损耗、施工效率高、建造工期短及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顶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底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框与支杆固定销、插筋固定销及支撑杆一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钢筋定位胎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安装于钢筋定位胎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装柱状钢筋组及中部钢筋组安装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装X形加固筋及预埋吊钩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装暗梁钢筋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拆除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后的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2为通过直螺纹套筒拼接端部纵筋及中部纵筋的示意图;

图13至图15为在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两侧设置支撑及封模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柱状钢筋组10;端部纵筋11;箍筋12;中部钢筋组20;中部纵筋21;水平筋22;X形加固筋23;暗梁钢筋组30;暗梁横筋31;暗梁箍筋32;预埋吊钩40;直螺纹套筒80;已施工钢筋网W;钢筋定位胎架70;矩形框架71;竖杆72;H形支架73;支杆固定销e;插筋固定销f;顶端定位装置50;底端定位装置60;定位组件一51;第一限位框51a;第二限位框51b;第三限位框51c;连接框架一52;连接框架二53;支撑杆一a;支撑杆二b;定位组件二61;第四限位框61a;第五限位框61b;连接框架三62;连接框架四63;支撑杆三c;支撑杆四d;套管x;紧固螺栓y;临时支撑210;模板2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它包括并列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柱状钢筋组10,所述柱状钢筋组10包括围合成矩形的若干端部纵筋11,及套设并固接于端部纵筋11外侧的箍筋12;连接于相邻两个柱状钢筋组10之间的中部钢筋组20,所述中部钢筋组20包括竖向设置于两个柱状钢筋组10之间的若干中部纵筋21,及若干与中部纵筋21垂直设置的水平筋22,所述水平筋22的两端固接于两侧的柱状钢筋组10;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柱状钢筋组10之间且位于其端部的暗梁钢筋组30,所述暗梁钢筋组30包括若干两端分别贯穿并固接于柱状钢筋组10的暗梁横筋31,及若干竖向设置且围合于所述暗梁横筋31外侧的暗梁箍筋32。

本发明的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它通过并列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柱状钢筋组10,以及连接于两个柱状钢筋组10之间的暗梁钢筋组30构成“Π”形框架结构,不但提高了整体预制钢筋网的结构刚度,而且便于中部钢筋组20的定位及安装;将工厂预制的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吊装至现场拼装后再浇筑混凝土,相比现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而言,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更易于吊运及拼装施工,能够于施工现场修正钢筋网的尺寸及位置偏差,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保障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成型质量。

请继续参考图1,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还包括两个并列设置于中部钢筋组20顶端的预埋吊钩40,预埋吊钩40呈U形,且预埋吊钩40的开口端固接于暗梁钢筋组30,预埋吊钩40的弯曲端远离中部钢筋组20以便于吊装作业。此处预埋吊钩40的结构仅是一个示例,也可采用其他类似结构的吊钩。

为严控吊装时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发生变形,上述中部钢筋组20的两侧还固接有X形加固筋23,X形加固筋23的顶端固接于中部钢筋组20的端部且靠近吊点的部位,X形加固筋23的底端固接于中部钢筋组20的底端,以进一步增强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的整体刚度。

更佳的,如图11和图12所示,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与已施工钢筋网W,或者上、下相邻的两个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的端部纵筋11和中部纵筋21通过直螺纹套筒80首尾拼接为一体,直螺纹套筒80连接具有施工方便、简单快捷等优点。多个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通过直螺纹套筒80拼接为一个整体钢筋网络后,再实施混凝土浇筑,降低了拼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实施例二:结合图2至图12说明本发明的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一、依据预加工的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的尺寸拼装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所述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包括依次间隔设置且同轴的至少两个限位框,且相邻两个定位组件的限位框通过连接框架螺栓连接,以及若干支撑杆,支撑杆通过限位框和连接框架上的支杆固定销e固定,支撑杆上设有刻度,限位框和连接框架上还设有若干插筋固定销f;

二、如图5和图6所示,拼装钢筋定位胎架70,所述钢筋定位胎架70包括矩形框架71,及设置于矩形框架71内且沿矩形框架71宽度方向排布的若干竖杆72,竖杆72上垂直固接有H形支架73,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的顶端定位装置50及底端定位装置60分别固接于钢筋定位胎架70两侧的H形支架73上;

三、如图7至图9所示,依据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及钢筋定位胎架70的精确定位,在钢筋定位胎架70上依次拼装柱状钢筋组10,中部钢筋组20及暗梁钢筋组30,安装预埋吊钩40后拆除底端定位装置60。

本发明的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的定型、定位及连接。首先,吊装预先拼装的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至施工现场,再将该定位装置固接于高精度钢筋定位胎架70上,然后,依据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及钢筋定位胎架70精确定位并拼装柱状钢筋组10,中部钢筋组20及暗梁钢筋组30,最后,拆除底端定位装置60形成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由于定位装置的支撑杆上设有刻度,能够精确得到预留插筋的安装高度,当剪力墙内设置多个定位装置辅助安装预留插筋时,预留插筋的水平与竖向的绝对位置及相对位置均易于控制及调整,不但保证了预留插筋的定位精度,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该施工方法将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与钢筋定位胎架70相结合,能够精确定位剪力墙预留插筋的空间位置及相对位置,便于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在定型、定位、连接全过程的精度控制,并为高效完成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奠定基础。因此,该施工方法使得钢筋网内预留插筋定位精度高、减少了施工现场钢筋绑扎的工作量,并简化了钢筋连接工序,具有降低钢筋损耗、施工效率高、建造工期短及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步骤一所述预留插筋的定位装置包括顶端定位装置50及底端定位装置60,顶端定位装置50包括两个并列且间隔设置的定位组件一51,定位组件一5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间隔设置且同轴的第一限位框51a、第二限位框51b及第三限位框51c,以及若干支撑杆,两个第一限位框51a通过连接框架一52螺栓连接,两个第二限位框51b通过连接框架二53螺栓连接,支撑杆一a贯穿第二限位框51b及第三限位框51c上的支杆固定销e并与第一限位框51a活动连接,支撑杆二b贯穿连接框架二53上的支杆固定销e与连接框架一52活动连接,且支撑杆一a和支撑杆二b上均设有刻度,第一限位框51a、第二限位框51b、连接框架一52和连接框架二53上还设有若干插筋固定销f。如图3所示,底端定位装置60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定位组件二61,定位组件二6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间隔设置且同轴的第四限位框61a及第五限位框61b,两个第四限位框61a通过连接框架三62螺栓连接,两个第五限位框61b通过连接框架四63螺栓连接,支撑杆三c贯穿第四限位框61a上的支杆固定销e与第五限位框61b活动连接,支撑杆四d贯穿连接框架三62上的支杆固定销e与连接框架四63活动连接,支撑杆三c和支撑杆四d上均设有刻度,第四限位框61a、第五限位框61b、连接框架三62及连接框架四63上均设有若干插筋固定销f。上述第一限位框51a、第二限位框51b、第三限位框51c、第四限位框61a及第五限位框61b均为由钢板制成的闭合矩形框架。如图4所示,以第二限位框51b的局部放大图为例说明支杆固定销e和插筋固定销f的结构及连接关系,支杆固定销e和插筋固定销f均包括套管x,以及贯穿套管x侧壁并与套管x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y。可见,支撑杆一a贯穿支杆固定销e的套管x后,由紧固螺栓y将其夹紧于第二限位框51b上,这种固定方式更便于灵活调节支撑杆一a的高度,而且拆装简易快捷;另外,支撑杆一a的底部设有外螺纹,该支撑杆一a底部与第一限位框51a螺纹连接,此外,支撑杆一a与第一限位框51a之间还可通过固定销、卡扣等其他的活动连接方式,能够满足稳定连接并快捷拆装的要求即可。与上述结构类似,预留插筋(图中未示出)贯穿插筋固定销f的套管x后,由紧固螺栓y将其夹紧于第二限位框51b上。

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三还包括,为严控吊装时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变形,在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的两侧安装X形加固筋23,X形加固筋23的顶端固接于中部钢筋组20的端部且靠近吊点的部位,X形加固筋23的底端固接于中部钢筋组20的底端,以增强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的整体刚度。

上述步骤三中,柱状钢筋组10、中部钢筋组20及暗梁钢筋组30内钢筋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以进一步增强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的整体刚度。

上述步骤三还包括,深化设计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对钢筋下料长度进行精确调整与控制,利用高精度机器自动加工以严控钢筋下料长度,并结合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中实测钢筋安装偏差进行局部钢筋下料材料修正;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在预制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尺寸及位置偏差,为防止误差传递,需测量已加工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内接头区域钢筋预留长度、空间位置,统计出预留钢筋偏差值,并与现场剪力墙对接预留段钢筋网偏差值进行对比,及时调整对接工艺;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在吊装及现场安装后可能会出现尺寸及位置偏差,为防止误差传递,现场测量已完成剪力墙内预留插筋的预留长度及空间位置,统计出预留插筋的偏差值,然后修正后续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的下料长度及定位。

多层钢筋网的连接不同于单根钢筋连接,多层钢筋网中单根钢筋不能转动,因此,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内端部纵筋11及中部纵筋21均不能转动,导致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中钢筋空间定位难且连接难。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上述步骤三之后还包括步骤四,吊装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并通过直螺纹套筒80与已施工钢筋网W拼接,即上、下对应的两根端部纵筋11或中部纵筋21靠近并反向拧紧直螺纹套筒80以完成对接。为避免多排多根纵筋连接过程相互影响,采取分阶段分批次逐步拧紧直螺纹套筒80的方式,以确保钢筋连接可靠。

更进一步,如图13至图15所示,上述步骤四后还包括,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吊装就位后,松开塔吊吊绳,在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两侧设置临时支撑210,严控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的垂直度,安装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连接区域的水平筋22及箍筋12,然后进行模板200封装;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保留顶部定位装置50以减少现场施工对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100空间位置及预留插筋的位置影响,并加强保护顶部预留插筋,混凝土浇捣结束后,拆除顶部定位装置50。

需指出的是,上述的实施例仅是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该剪力墙整体预制钢筋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不仅针对一字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也同样适用于T型及L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