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及其使用的模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320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及其使用的模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中使用的模板构造。



背景技术:

传统柱体修复中,一般都是将混凝土直接灌注到模板包围的柱体破损处,但是新拌混凝土和柱体本体混凝土很难牢固结合,导致修补的破损处很容易形成裂缝,长期使用后容易从柱体上剥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新拌混凝土与柱体结合强度更高的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包括提供一种上述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中使用的模板构造。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其特征是:包括a、新拌混凝土,向新拌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细黄链霉菌菌粉和乳酸钙或醋酸钙;b、在混凝土柱上安装浇筑模板,将新拌混凝土注入到模板内;c、在新拌混凝土与旧混凝土柱连接处每6-8小时喷洒纯水一次,再向连接处注入co2气体1小时,压力0.1mpa;d、养护待混凝土凝固。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中使用的模板构造包括四块模板,至少一块模板上带有浇注孔,浇注孔处配置有封塞,模板上箍紧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带有通孔,对拉螺杆穿过前一横杆和后侧横杆的通孔进行对拉连接,每对相对分布的模板均沿高度方向至少配置有两对横杆配合对拉螺杆夹紧固定,模板与柱体表面的配合处和模板之间均采用橡胶圈密封并采用密封胶加强密封。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中使用的细黄链霉菌可以吸附转化空气中的co2,该微生物可以吸附转化空气中的co2成为co32-,而且乳酸钙或醋酸钙中ca2+与co32-反应生成caco3,从而能够更好的将新拌混凝土与旧混凝土柱连接处实现化学反应形成强度极高的caco3,提高两者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模板构造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模板构造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包括a、新拌混凝土,向新拌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细黄链霉菌菌粉和乳酸钙或醋酸钙;b、在混凝土柱上安装浇筑模板,将新拌混凝土注入到模板内;c、在新拌混凝土与旧混凝土柱连接处每6-8小时喷洒纯水一次,再向连接处注入co2气体1小时,压力0.1mpa;d、养护待混凝土凝固,养护24-48小时再拆模。本实施例中每公斤新拌混凝土加入细黄链霉菌1-3g,细黄链霉菌可以吸附转化空气中的co2,该微生物可以吸附转化空气中的co2成为co32-,所述新拌混凝土中加入有乳酸钙或醋酸钙,每公斤新拌混凝土加入乳酸钙或醋酸钙1-3g,乳酸钙或醋酸钙中ca2+与co32-反应生成caco3;能够更好的将新拌混凝土与旧混凝土柱连接处牢固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中使用的模板构造,包括四块模板1,至少一块模板1上带有浇注孔2,每块模板1的两侧各设置上加气浇水孔3和下加气浇水孔4,上加气浇水孔3和下加气浇水孔4上均配置有封塞5,浇注孔2处配置有封闭门,模板1上箍紧有横杆6,横杆6的两端带有通孔,对拉螺杆8穿过前一横杆6和后侧横杆6的通孔进行对拉连接,每对相对分布的模板1均沿高度方向至少配置有两对横杆6配合对拉螺杆8夹紧固定,模板1与柱体表面的配合处和模板1之间均采用橡胶圈密封并采用密封胶加强密封。所述模板1上设置所述横杆6的位置横向分布有至少两个带卡槽9的卡块10,所述横杆6嵌入于所述卡槽9中。操作者可以通过浇注孔2浇筑混凝土,通过上加气浇水孔3和下加气浇水孔4注入co2和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包括A、新拌混凝土,向新拌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细黄链霉菌菌粉和乳酸钙或醋酸钙;B、在混凝土柱上安装浇筑模板,将新拌混凝土注入到模板内;C、在新拌混凝土与旧混凝土柱连接处每6‑8小时喷洒纯水一次,再向连接处注入CO2气体1小时;D、养护待混凝土凝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旧混凝土柱的修复工艺中使用的模板构造。本发明中的细黄链霉菌可吸附转化空气中的CO2,该微生物可以吸附转化空气中的CO2成为CO32‑,而且乳酸钙或醋酸钙中Ca2+与CO32‑反应生成CaCO3能够更好的将新拌混凝土与旧混凝土柱连接处连接,提高两者的结合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於孝牛;余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1.07
技术公布日:2018.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