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用一体化排水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7296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温室用一体化排水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用的排水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温室用一体化排水沟。



背景技术:

现在温室采用的排水沟的纵截面一般呈倒梯形,而且与温室的固膜系统属于分体结构,将温室的薄膜用卡槽或其他的固膜系统用螺栓或焊接在排水沟一侧上。但是这样的排水沟与薄膜连接不够紧密,密封性能差,导致在下雨时这些连接处仍然很容易出现漏水或渗水的情况。同时,这样的排水沟底部还很容易积水,排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排水效果好的温室用一体化排水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温室用一体化排水沟,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和槽底,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和槽底连接组成一开口向上的槽,所述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固膜槽,所述槽底还设有V型沟;所述固膜槽上设有压膜机构,压膜机构扣合在固膜槽里,与固膜槽一起固定温室薄膜。

具体地,所述压膜机构包括压膜卡、压膜件,所述压膜卡扣合在固膜槽里,压膜件扣合在压膜卡里。

进一步地,所述固膜槽为U型凹槽,弯折处圆滑过渡,由左侧壁和/或右侧壁的部分向内凹陷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压膜卡下端设为U型,开口两端向U型外侧延伸,弯折处圆滑过渡。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膜件设为条形或方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壁和/或右侧壁外侧设有加强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槽底下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件,支撑件上方设有连接V型沟的V型槽。

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的两端高度不等。

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的纵截面是一个梯形或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安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结构,在排水沟的侧壁上设有与侧壁一体成型的固膜槽,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

(3)本实用新型槽底设有V型沟,让排水效果更好;

(4)本实用新型的压膜机构采用压膜卡和压膜件来固定卡住,不易损坏薄膜,且安装方便;

(5)本实用新型的左右侧壁还设有加强件,增加了整个排水沟的承压能力,使其稳固性能更高;

(6)本实用新型的槽底还设有两端高度不等的支撑件,使得整个排水沟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使其排水效果更好,安装也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压膜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含有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左侧壁;2-右侧壁;3-槽底;4-固膜槽;5-V型沟;6-压膜卡;7-压膜件;8-加强件;9-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该温室用一体化排水沟,包括左侧壁1、右侧壁2和槽底3,左侧壁与槽底连接、槽底与右侧壁连接,组成一开口向上的槽。左侧壁、槽底和右侧壁组成的槽的开口端比槽底更宽,便于实际安装应用。

槽底3上还设有V型沟5。V型沟5与槽底3是一体成型的。本实施例里,V型沟5由槽底3的中间部分向下凹陷而成。

左侧壁1和右侧壁2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固膜槽4,固膜槽4上设有压膜机构,压膜机构扣合在固膜槽里,与固膜槽一起固定温室薄膜。压膜机构包括压膜卡6、压膜件7,压膜卡扣合在固膜槽里,压膜件扣合在压膜卡里。

根据实际情况,左侧壁和右侧壁还可以向内或外延伸翻折,设成其他不同的形状。固膜槽也可以设置在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侧或外侧。

固膜槽4为U型凹槽,弯折处圆滑过渡,由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部分向内凹陷而成。压膜卡6下端设为U型,开口两端向U型外侧延伸,弯折处圆滑过渡。压膜件7设为方形,便于压住压膜卡扣合在固膜槽里。另外,在固膜槽和压膜卡的上方开口两端也可以设为往U型内微凸,便于更好地扣合,使得压膜件与压膜卡、压膜卡与固膜槽扣合得更为稳固。

实施例2

如图1、2、3、4所示,该温室用一体化排水沟,包括左侧壁1、右侧壁2和槽底3,左侧壁与槽底连接、槽底与右侧壁连接,组成一开口向上的槽。左侧壁、槽底和右侧壁组成的槽的开口端比槽底更宽,便于实际安装应用。

槽底3上还设有V型沟5。V型沟5与槽底3是一体成型的。本实施例里,V型沟5由槽底3的中间部分向下凹陷而成。

左侧壁1和右侧壁2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固膜槽4,固膜槽4上设有压膜机构,压膜机构扣合在固膜槽里,与固膜槽一起固定温室薄膜。压膜机构包括压膜卡6、压膜件7,压膜卡扣合在固膜槽里,压膜件扣合在压膜卡里。

固膜槽4为U型凹槽,弯折处圆滑过渡,由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部分向内凹陷而成。压膜卡6下端设为U型,开口两端向U型外侧延伸,弯折处圆滑过渡。压膜件7设为方形,便于压住压膜卡扣合在固膜槽里。

左侧壁1和右侧壁2外侧设有加强件8。该加强件固定在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侧,特别是左侧壁和右侧壁承压度较大的位置外侧处。本实施例里,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各设有九个固定连接的方形的加强件。加强件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能加大左侧壁和右侧壁的承压能力即可。在本实用新型排水量较大的时候,加强件能更好地保护左侧壁和右侧壁,减小了左侧壁和右侧壁损坏的可能性。

实施例3

如图1、2、3、5所示,该温室用一体化排水沟,包括左侧壁1、右侧壁2和槽底3,左侧壁与槽底连接、槽底与右侧壁连接,组成一开口向上的槽。左侧壁、槽底和右侧壁组成的槽的开口端比槽底更宽,便于实际安装应用。

槽底3上还设有V型沟5。V型沟5与槽底3是一体成型的。本实施例里,V型沟5由槽底3的中间部分向下凹陷而成。

左侧壁1和右侧壁2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固膜槽4,固膜槽4上设有压膜机构,压膜机构扣合在固膜槽里,与固膜槽一起固定温室薄膜。压膜机构包括压膜卡6、压膜件7,压膜卡扣合在固膜槽里,压膜件扣合在压膜卡里。

固膜槽4为U型凹槽,弯折处圆滑过渡,由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部分向内凹陷而成。压膜卡6下端设为U型,开口两端向U型外侧延伸,弯折处圆滑过渡。压膜件7设为方形,便于压住压膜卡扣合在固膜槽里。

槽底3下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件9,支撑件上方设有连接V型沟5的V型槽。该支撑件9的两端高度不等,纵截面是一个梯形,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槽底两端高度不一样,形成了一定的高度落差,大大增加了整个的排水效果。另外,还可以根据具体地实际情况,改变支撑件的纵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三角形或其他的形状。也可以按照具体地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小整个支撑件两端的高度落差。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