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机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710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叶轮机用脚手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置在叶轮机转子的周围的叶轮机用脚手架。



背景技术:

通常,在叶轮机的维护作业、组装、拆解作业时,惯例是与其他构造物的作业的情况同样地,在构造物周围设置作业用的脚手架。在例如燃气叶轮机的动翼的取出时,将脚手架组装于载置有叶轮机的架台,在该脚手架上进行作业。

作为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配置于叶轮机等构造物的附近的脚手架。该脚手架具备脚手架主体和形成为从脚手架主体朝向构造物进退自如的滑动脚手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9531号公报

然而,由于植入设置有动翼的状态的叶轮机转子的形状复杂,因此在将针对通常的构造物使用的脚手架用于叶轮机的情况下,根据位置的不同而在叶轮机转子与脚手架之间形成大的间隙。并且,存在工具等从该间隙落下或者作业人员被间隙绊倒,招致作业性降低的顾虑。

关于这点,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关于设置于叶轮机机壳的外侧的脚手架的记载(参照图9),但关于设置于叶轮机机壳内侧的叶轮机转子周围的脚手架没有任何公开。例如在将专利文献1的脚手架设置于叶轮机转子周围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滑架从脚手架主体向构造物延伸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间隙,但需要引入滑动构造从而脚手架的重量增加,存在脚手架的设置作业变困难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轻量且能够提高在脚手架上进行作业的作业性的叶轮机用脚手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实用新型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的叶轮机用脚手架具备:

脚手架板,其设置为至少局部被上半部卸除了的叶轮机机壳的下半部覆盖,且该脚手架板配置于叶轮机转子的侧方;和

紧固构件,其用于将所述脚手架板紧固于所述叶轮机机壳的所述下半部与所述上半部的凸缘紧固面,

所述脚手架板具有沿着所述叶轮机转子上植入设置有多个动翼的状态下的转子形状的外形的形状。

根据上述(1)的叶轮机用脚手架,形成为沿着叶轮机转子上植入设置有多个动翼的状态下的转子形状的外形的形状的脚手架板配置于叶轮机转子的侧方的结构。因此,即使对于具有复杂的外形形状的叶轮机,也能够减小叶轮机与叶轮机用脚手架之间的间隙。由此,当在叶轮机周围进行作业时,能够防止工具等从叶轮机与叶轮机用脚手架之间的间隙落下、或者作业人员被该间隙绊倒,能够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脚手架板安装于下半部的凸缘紧固面,因此能够将脚手架延伸设置到转子的附近。此时,与将脚手架安装于叶轮机架台等周围构造物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脚手架板的紧固部位与转子的距离、即脚手架板的长度。由此,能够实现脚手架板的轻量化。

(2)在若干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的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脚手架板包括沿着所述叶轮机转子的轴向排列设置的多个板构件,

各个所述板构件从第一端部朝向所述叶轮机转子的中心轴线延伸到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借助所述紧固构件而紧固于所述凸缘紧固面。

在上述(2)的结构中,能够在简化脚手架板的支承构造的同时,使构成脚手架板的各个板构件轻量化。因此,各个板构件的可搬运性提高。

(3)在若干实施方式中,在上述(2)的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脚手架板包括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安装于各个所述板构件,用于对各个所述板构件进行加强。

根据上述(3)的结构,若根据脚手架板的长度、形状而适当设置加强构件,能够提高叶轮机用脚手架的强度,且不会因脚手架板自身的材料变更、厚度变更而伴随有重量、材料成本的大幅的增加。

(4)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3)的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加强构件至少包括第一加强构件,该第一加强构件在各个所述板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延伸。

如上所述,脚手架板形成为在第一端部支承于机壳下半部的凸缘紧固面的悬臂构造,要求提高从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的方向上的强度。于是,根据上述(4)的结构,通过设置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第一加强构件,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叶轮机用脚手架的强度提高。

(5)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4)的结构的基础上,

各个所述板构件的所述加强构件包括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和以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交叉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加强构件。

根据上述(5)的结构,通过以与第一加强构件交叉的方式设置第二加强构件,能够实现叶轮机用脚手架的整体的强度提高。

(6)在若干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至(5)的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叶轮机用脚手架还具备螺栓接受部,该螺栓接受部安装于所述脚手架板,且具有:凹部,作为所述紧固构件的螺栓的头部或者螺合安装于所述螺栓的螺母嵌入该凹部;和贯通孔,其在所述凹部的底面开口,并且供所述螺栓穿过。

根据上述(6)的结构,在利用紧固构件将脚手架板紧固于机壳下半部的凸缘紧固面的状态下,作为紧固构件的螺栓的头部、或螺合安装于作为紧固构件的螺栓的螺母嵌入到螺栓接受部的凹部。因此,在设置有叶轮机用脚手架的状态下,紧固构件不会在脚手架板的表面突出,能够提高在脚手架上进行作业的安全性。

(7)在若干实施方式中,在上述(1)至(5)的结构的基础上,

所述脚手架板包括彼此对置配置的具有同一形状的一对板构件,

所述叶轮机用脚手架具有可翻转构造,所述可翻转构造通过使所述叶轮机用脚手架表背反转,而能够使所述叶轮机用脚手架设置于所述叶轮机转子的两侧的侧方中的任一方。

典型的叶轮机为相对于叶轮机转子的中心轴线大致左右对称的构造。因此,通过如上述(7)的结构那样叶轮机用脚手架具有通过表背反转而能够设置于叶轮机转子的两侧的侧方中的任一方的可翻转构造,能够削减叶轮机用脚手架的部件个数。例如,若准备了具有与叶轮机转子的一个侧方相匹配的形状的叶轮机用脚手架,则通过使该叶轮机用脚手架表背反转而也能够将其用于另一个侧方。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即使对于具有复杂的外形形状的叶轮机,也能够减小叶轮机与叶轮机用脚手架之间的间隙。因此,在叶轮机周围进行作业时,能够防止工具、作业人员从间隙落下,能够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脚手架板安装于下半部的凸缘紧固面,因此能够将脚手架延伸设置到转子的附近。此时,与将脚手架安装于叶轮机架台等周围构造物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脚手架板的紧固部位与转子的距离、即脚手架板的长度。由此,脚手架板的要求强度变低,能够实现脚手架板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叶轮机用脚手架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脚手架板的紧固构造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脚手架板的紧固构造的剖视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叶轮机用脚手架的加强构件的配置例。

图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叶轮机用脚手架的加强构件的配置例。

附图标记说明

1 叶轮机用脚手架

2 脚手架板

3 紧固构件

4 螺栓接受部

5 加强构件

20 板构件

20a 第一板构件

20b 第二板构件

21 第一端部

22 第二端部

31、35 螺栓

36、37 螺母

42、42a、42b 凹部

43 贯通孔

51 加强构件

51a~51d 第一加强构件

52 加强构件

52a~52e 第二加强构件

60 弹性构件

100 叶轮机机壳

102 下半部

103 凸缘

104 凸缘紧固面

110 叶轮机转子

120 动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中,对于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定记载,则并不意图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定于此,而仅是说明例而已。

首先,例示图1来说明若干实施方式的叶轮机用脚手架1的整体结构。在此,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叶轮机用脚手架1的上表面视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叶轮机机壳100仅示出了相对于叶轮机转子110的中心轴线O而言的单侧的侧方。

能够适用该叶轮机用脚手架1的叶轮机具备包含上半部(未图示)以及下半部102的叶轮机机壳100,且具有上半部与下半部102彼此凸缘紧固的结构。适用叶轮机用脚手架1的叶轮机可以是燃气轮机,也可以是蒸汽轮机。

需要说明的是,该叶轮机用脚手架1能够在叶轮机的维护作业、或者叶轮机的组装、拆解作业等中使用。另外,该叶轮机用脚手架1设置为,在卸除了叶轮机机壳100的上半部(未图示)的状态下覆盖叶轮机机壳100的下半部102与转子110(或动翼120)之间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因此,该叶轮机用脚手架1适用于与收容于叶轮机机壳100的内部的设备相关的作业用的脚手架,例如以便将动翼120取出、装入等。

若干实施方式的叶轮机用脚手架1具备:脚手架板2,其配置于叶轮机转子110的侧方;和紧固构件3,其用于将脚手架板2紧固于叶轮机机壳100的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

在该叶轮机用脚手架1中,脚手架板2具有沿着在叶轮机转子110植入设置有多个动翼120的状态下的转子形状的外形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叶轮机转子110包括在沿着中心轴线O的方向(以下称作轴向)上排列的多个转子盘112。在该转子盘112的周围呈辐射状植入设置有多个动翼120。

具体而言,脚手架板2以在叶轮机的上半部(未图示)被卸除的状态下,至少局部被被叶轮机机壳100的下半部102覆盖的方式,在叶轮机转子110的侧方沿着水平方向配置。即,脚手架板2的至少一部分从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紧固的部位向叶轮机转子110侧延伸。不过,脚手架板2的一部分也可以从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紧固的部位朝向叶轮机机壳100的外侧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脚手架板2的材料不特别限定,但例如脚手架板2可以为了实现轻量化而由含铝的金属材料形成,也可以由防锈性优异的不锈钢材料形成。

根据上述叶轮机用脚手架1,形成具有如下形状的脚手架板2配置于叶轮机转子110的侧方的结构,所述脚手架板2的形状是沿着在叶轮机转子110植入设置有多个动翼120的状态下的转子形状的外形的形状。因此,在具有复杂的外形形状的叶轮机中,也能够减小叶轮机(尤其是叶轮机转子110)与叶轮机用脚手架1之间的间隙。由此,当在叶轮机周围进行作业时,能够防止工具等从叶轮机与叶轮机用脚手架1之间的间隙落下或者作业人员被该间隙绊倒,能够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脚手架板2安装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因此能够将脚手架延伸设置到叶轮机转子110的附近。此时,与将脚手架安装于叶轮机架台等周围构造物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脚手架板2的紧固部位与叶轮机转子110的距离、即脚手架板2的长度。由此,能够实现脚手架板2的轻量化。

另外,在上述叶轮机用脚手架1中,脚手架板2可以设为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包括多个板构件20的结构,虽然省略图示,但脚手架板2也可以由一张板构件形成。这样,通过将脚手架板2设为一体构造,从而无需组装脚手架板2,能够提高叶轮机用脚手架1的设置作业的效率。

在图1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中,脚手架板2包括沿着叶轮机转子110的轴向排列设置的多个板构件20。

在该情况下,各个板构件20从借助紧固构件3而紧固于凸缘紧固面104的第一端部21起,朝向叶轮机转子110的中心轴线O延伸到位于第一端部21的相反侧(叶轮机转子110侧)的第二端部22。

以脚手架设置的作业性提高为目的,各个板构件20也可以设为形成为能够通过人力搬运的重量以及大小的可搬运式。

另外,也可以在各个板构件20设置有用于吊挂于输送机构的吊挂部23,以便能够利用高架起重机、绞车等输送机构吊着的状态进行搬运。从在脚手架板2上进行作业的作业性的观点出发,吊挂部23也可以是不向板构件20的表面突出的吊挂用孔。例如,吊挂部23也可以是吊挂用吊环螺栓安装孔。在该情况下,向吊挂用吊环螺栓安装孔安装吊环螺栓,向该吊环螺栓安装输送机构的钢丝绳,由输送机构吊起板构件20进行搬运。需要说明的是,吊挂部23不限定于吊挂用孔,也可以是例如钩子等卡止部。

这样,通过将脚手架板2设为分割构造,能够提高可搬运性。例如,在搬运脚手架板2时,也能够不使用输送机构而用人手进行搬运。或者,在脚手架板2的搬运中使用输送机构时,也能够使用最大吊起能力比较低的输送机构。另外,将脚手架板2设为分割构造的情况还具有脚手架板2的保管不需要大的空间这一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脚手架板2形成为在植入设置于叶轮机转子110的状态下进入相邻的动翼120与动翼120之间的空间的形状,从设置容易性的观点出发,各个板构件20的延伸方向也可以是与叶轮机转子11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但是,脚手架板2的延伸方向不限定于此,例如,脚手架板2的延伸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与叶轮机转子11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倾斜的方向。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简化脚手架板2的支承构造的同时,使构成脚手架板2的各个板构件20轻量化。因此,各个板构件20的可搬运性提高。

另外,脚手架板2的第一端部21是紧固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的固定端,第二端部22是位于比第一端部21靠叶轮机转子110的中心轴线O侧的自由端。即,脚手架板2形成为支承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的悬臂构造。在该情况下,脚手架板2的要求强度变高,但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脚手架板2从第一端部21朝向叶轮机转子110的中心轴线O延伸到第二端部22,也能够避免脚手架板2的纵长化,能够实现脚手架板2的更进一步的轻量化。由此,能够在谋求脚手架板2的轻量化的同时,将脚手架板2配置为覆盖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到叶轮机转子110的空间。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脚手架板2的紧固构造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脚手架板2的紧固构造的剖视图。

如图2以及图3所例示那样,若干实施方式的叶轮机用脚手架1还具备安装于脚手架板2的螺栓接受部4。

螺栓接受部4具有:凹部42(42a、42b),其供螺栓31的头部32(参照图2)或者螺合安装于螺栓35的螺母36(参照图3)装入;和贯通孔43,其在凹部42的底面开口,并且供螺栓31、35穿过。需要说明的是,螺栓31、35是用于将脚手架板2紧固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的紧固构件3。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示出了使用在端部具有头部32的螺栓(紧固螺栓)31将脚手架板2安装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螺栓31形成在紧固脚手架板2时,轴部33穿过螺栓接受部4的贯通孔43且螺栓31的头部32收容于螺栓接受部4的凹部42a内的状态。

具体而言,螺栓接受部4以凹部42a在脚手架板2的上表面(表面)开口的方式设置于比脚手架板2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当然,在脚手架板2上形成有与凹部42a对应的开口。螺栓31设置为,在穿过螺栓接受部4的贯通孔43以及凸缘103的螺栓孔103a的状态下,头部32位于凹部42a内且另一端位于比凸缘103的下表面(背面)靠下方的位置。螺栓接受部4的贯通孔43以及凸缘103的螺栓孔103a的直径也可以均比轴部33的直径大。并且,在突出到比凸缘103靠下方的位置的螺栓31的端部螺合有螺母34。这样,凸缘103与脚手架板2被紧固起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图3所示的螺栓(双头螺栓)35。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示出了使用端部不具有头部的螺栓(双头螺栓)35将脚手架板2安装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螺栓35形成在紧固脚手架板2时穿过螺栓接受部4的贯通孔43,且螺合安装于螺栓35的端部的螺母36收容于螺栓接受部4的凹部42a内的状态。

具体而言,螺栓接受部4以凹部42a在脚手架板2的上表面(表面)开口的方式设置于比脚手架板2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当然,在脚手架板2上形成有与凹部42a对应的开口。螺栓35设置为,在穿过螺栓接受部4的贯通孔43以及凸缘103的螺栓孔103b的状态下,一端位于凹部42a内,另一端位于凸缘103的螺栓孔103b内。在该情况下,凸缘103的螺栓孔103b的内表面与螺栓35的外周面螺合。这样,凸缘103与脚手架板2被紧固起来。

在一实施方式中,螺栓孔103a、103b也可以是用于将上半部的凸缘(未图示)与下半部102的凸缘103紧固的螺栓孔。由此,无需在下半部102的凸缘103重新设置叶轮机用脚手架1用的螺栓孔。

根据上述结构,在利用紧固构件3将脚手架板2紧固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的状态下,作为紧固构件3的螺栓31的头部32、或者螺合安装于作为紧固构件3的螺栓35的螺母36嵌入到螺栓接受部4的凹部42(42a、42b)。因此,在设置了叶轮机用脚手架1的状态下,紧固构件3不会在脚手架板2的表面突出,能够提高在脚手架上进行作业的安全性。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叶轮机用脚手架1的加强构件5的配置例。图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叶轮机用脚手架1的加强构件5的配置例。

如图4以及图5所例示的那样,在一实施方式中,脚手架板2也可以包括安装于各个板构件20且用于对各个板构件20进行加强的加强构件5。

加强构件5也可以至少包括在各个板构件20的第一端部21与第二端部22之间延伸的第一加强构件51(51a~51d)。

在图4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构件51包括沿着与轴向(图1所示的叶轮机转子11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构件51a、51b。

在图5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构件51包括相对于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倾斜的第一加强构件51c、和沿着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构件51d。第二端部22为沿着动翼120(参照图1)的外径的形状,因此,通过使一部分的第一加强构件51c相对于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倾斜,能够使第一加强构件51c可靠地延伸到第二端部22。

另外,加强构件5也可以构成为,各个板构件20包括第一加强构件51、以及以与第一加强构件51交叉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加强构件52(52a~52e)。

在图4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强构件52包括沿着轴向延伸的第二加强构件52a、52b、和相对于轴向倾斜的第二加强构件52c。

在图5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强构件52包括沿着轴向延伸的第二加强构件52d、52e。

根据上述结构,若根据脚手架板2的长度、形状而适当设置加强构件5,能够提高叶轮机用脚手架1的强度,且不会因脚手架板2自身的材料变更、厚度变更而伴随有重量、材料成本的大幅增加。

如上所述,脚手架板2形成为在第一端部21支承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的悬臂构造,要求提高从第一端部21朝向第二端部22的方向上的强度。于是,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在第一端部21与第二端部22之间延伸的第一加强构件51,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叶轮机用脚手架1的强度提高。

另外,通过以与第一加强构件51(51a~51d)交叉的方式设置第二加强构件52(52a~52e),能够实现叶轮机用脚手架1整体的强度提高。

如图4以及图5所例示的那样,一实施方式的叶轮机用脚手架1在第二端部22侧的缘部设置有弹性构件60。弹性构件60也可以是弹性体。另外,弹性构件60既可以采用在叶轮机转子110侧的缘部涂敷液状或浆状的弹性体并使之固化的结构,也可以是将管状的弹性体构件安装于第二端部22侧的缘部的结构。

这样,通过在第二端部22侧的缘部设置弹性构件60,在进行例如动翼120(参照图1)的取出或植入设置作业时,能够防止动翼120与脚手架板2接触而动翼120的表面的涂层剥落的情况。

返回到图1,一实施方式的脚手架板2包括彼此对置配置的同一形状的一对板构件20(例如图2或图3所示的第一板构件20a以及第二板构件20b),叶轮机用脚手架1也可以具有通过表背反转而能够设置于叶轮机转子110的两侧的侧方中的任一方的可翻转构造。

如图2以及图3所例示的那样,在脚手架板2具有可翻转构造的情况下,脚手架板2也可以设为包括第一板构件20a以及第二板构件20b的结构。第一板构件20a以及第二板构件20b具有大致同一形状,这些板构件20a、20b以平行的方式彼此连结。

另外,在该情况下,螺栓接受部4也同样可以具有可翻转构造。例如,螺栓接受部4在第一板构件20a侧和第二板构件20b侧分别具有凹部42a、42b。并且,以贯穿这些凹部42a、42b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43。即,螺栓接受部4在穿过贯通孔43的轴向的截面中形成为在两端侧具有凹部42a、42b的H形状。

该螺栓接受部4也可以设置于第一板构件20a与第二板构件20b之间。另外,该螺栓接受部4也可以用作第一板构件20a与第二板构件20b的连结构件的一部分。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脚手架板2包括第一板构件20a以及第二板构件20b,且如图4以及图5所例示那样脚手架板2包括加强构件51、52的情况下,第一板构件20a与第二板构件20b也可以经由加强构件51、52彼此连结。加强构件51、52配置于第一板构件20a与第二板构件20b之间,通过焊接、螺栓固定等连结机构而连结。

典型的叶轮机形成为相对于叶轮机转子110的中心轴线大致左右对称的构造。因此,通过如上述结构那样,叶轮机用脚手架1具有通过表背反转而能够设置于叶轮机转子110的两侧的侧方中的任一方的可翻转构造,由此能够削减叶轮机用脚手架1的部件个数。例如,若准备具有与叶轮机转子110的一个侧方匹配的形状的叶轮机用脚手架1,则通过使该叶轮机用脚手架1表背反转,也能够将其用于另一个侧方。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若干实施方式,即使对于具有复杂的外形形状的叶轮机,也能够减小叶轮机与叶轮机用脚手架1之间的间隙。因此,当在叶轮机周围进行作业时,能够防止工具、作业人员从间隙落下,能够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脚手架板2安装于下半部102的凸缘紧固面104,因此能够将脚手架延伸设置到叶轮机转子110的附近。此时,与将脚手架安装于叶轮机架台等周围构造物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脚手架板2的紧固部位与转子的距离、即脚手架板的长度。由此,能够实现脚手架板2的轻量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表示“在某一方向上”、“沿着某一方向”、“平行”、“正交”、“中心”、“同心”或者“同轴”等相对或绝对的配置的表述不仅严格地表示那样的配置,也表示以公差、或者在能够得到相同功能的程度的角度、距离相对地进行了位移的状态。

例如,表示“同一”、“相等”以及“均匀”等物品处于同等状态的表述不仅表示严格相等的状态,也表示存在公差、或者能够得到相同功能的程度的差异的状态。

例如,表示四边形形状、圆筒形状等形状的表述不仅表示几何学上的严格意义上的四边形形状、圆筒形状等形状,也表示在能够得到相同效果的范围内包含凹凸部、倒角部等的形状。

另一方面,“具备”、“包括”或者“具有”一构成要素这样的表述不是将其他构成要素的存在除外的排他性的表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