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586阅读:9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原有已建建筑中新增加消防疏散楼梯时,需要凿除原有楼板,加固原有框架梁,由于受建筑层高的限制,搭接楼梯的框架梁原有高度不能满足楼梯平台的净高要求,故需要对楼梯间宽度范围内原有框架梁下部进行局部切除,同时补强该框架梁,传统的框架梁加固补强方案是采用全梁增大截面法,即新增加钢筋锚入侧面框架柱内的方案。上述方案中对原有框架梁的切除工作量较大,改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在满足建筑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对原有框架梁的切除工作量,提高了施工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包括设于楼板上的框架梁,框架梁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纵筋、第二纵筋,第二纵筋与第一纵筋之间设有连接纵筋,连接纵筋分别与第一纵筋、第二纵筋焊接连接,楼板包括楼板前部、楼板后部,楼板后部与第二纵筋等长,且第二纵筋设于楼板后部的正下方,楼板前部的底面凸出于楼板后部的底面,第二纵筋通过化学植筋固定于楼板前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原有框架梁支座1/3跨度范围内的第一纵筋,使新增的第二钢筋与原有的第二纵筋在梁跨度1/3处弯锚连接,第二纵筋设于凿除一部分厚度的楼板后部下方,并且第二纵筋通过化学植筋的连接方式固定于楼板前部的端面处,可在满足建筑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对原有框架梁的切除工作量。

优选的,还包括箍筋,多个箍筋沿着楼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箍筋底部从第二楼板底部露出,箍筋与楼板后部底面之间设有第三纵筋,第三纵筋伸至楼板前部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纵筋与第二纵筋均为新增的梁底纵筋,且箍筋将第三纵筋箍在楼板后部底面,箍筋两端固结于楼板后部内,多根第三纵筋焊接于框架梁底部,可保证凿除一定厚度的楼板底面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连接纵筋包括弯折部和两个第一连接部,第一纵筋、第二纵筋均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长单面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纵筋的两端分别通长单面焊接于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的第二连接部上,并在连接纵筋中央处折出弯折部,可将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在不同高度处连接,使得第二纵筋和第一纵筋连接后可靠近楼板后部的底面。

优选的,第二纵筋的长度为楼板总长的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留下1/3长度的楼板,再将剩余的2/3长度的楼板凿除一定厚度后进行补强,1/3长度的楼板前部可保证以其为基础的框架梁下部新增的加强钢筋结构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且只需将2/3底面积的楼板凿除一定厚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原有框架梁的切除工作量。

优选的,楼板前部底部凸出于楼板后部底部的高度为楼板后部总长的1/5~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满足建筑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凿除楼板后部底部的厚度,减少了因凿除框架梁而产生的粉尘污染。

优选的,箍筋截断处通过单面搭接焊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截断箍筋置入第三纵筋后将箍筋重新焊接,因为凿除一定厚度的楼板后,箍筋露出楼板底部长度较长,截断后可通过单面搭接焊连接,以便收紧箍筋,将第三纵筋紧箍在楼板后部的底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减少了对原有框架梁的切除工作量,提高了施工经济性,减少了因凿除框架梁而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框架梁加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纵筋与第二纵筋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连接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1、框架梁;2、第一纵筋;3、第二纵筋;31、第二连接部;4、连接纵筋;41、第一连接部;42、弯折部;5、楼板;51、楼板前部;52、楼板后部;6、箍筋;7、第三纵筋;8、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如图1~图3所示,框架梁1包裹在楼板5外部,框架梁1长度与楼板5长度相当,将该框架梁1上的原有梁底纵筋折断,折断后称为第一纵筋2,将新增补强的梁底纵筋称为第二纵筋3。第一纵筋2与第二纵筋3通过连接纵筋4焊接连接,第一纵筋2和第二纵筋3均包括设于端部的第二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1用来与连接纵筋4两端的第一连接部41通长单面焊接,第一纵筋2除去第二连接部31后的长度为框架梁1总长的1/3,第二纵筋3的长度为框架梁1总长的2/3。

如图4~图6所示,多根第一纵筋2与第二纵筋3通过连接纵筋4连接,以第一纵筋2截断处为界,将楼板5分为楼板前部51和楼板后部52,第一纵筋2设于楼板前部51下方,第二纵筋3设于楼板后部52下方,将楼板后部52凿除一定厚度,图5、图6中虚线部分表示楼板后部52底部凿除的部分,框架梁1外包裹有混凝土层8。所凿除的厚度约为楼板5总厚度的1/5~1/4,通过连接纵筋4的弯折部42作用将第二纵筋3固定于第一纵筋2上方处,第二纵筋3紧靠楼板后部52的底面,楼板5内沿其长度方向均匀插有多根箍筋6,楼板后部52的凿除一定厚度后,其内的箍筋6露出,将箍筋6从中间截断,将两根第三纵筋7放置于箍筋6与楼板后部52的底面之间,再将箍筋6收紧并采用单面搭接焊的方式连接固定,第三纵筋7与第一纵筋2平行,且伸长至框架梁1侧面,即楼板前部51的侧面,不需植入框架梁1内,而第二纵筋3需通过化学植筋的方式锚入楼板前部51内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