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651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



背景技术:

无论是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电动汽车都是一个确定性的未来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充电难是当下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应用和推广,切实阻碍着电动汽车的使用和普及。如何解决好电动汽车充电这一难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问题,有多条技术路线,多种逻辑。无线充电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无线充电技术商业价值以及社会意义都极其巨大。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尚处培育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各种问题。其中,由于功率箱的尺寸和体积,特别是普遍采用的外形特征,给无线充电功率箱在埋置于地下的施工安装过程中带来了不便、造成的困难,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当下的功率箱,普遍尺寸、体积较大,特别是外形普遍为矩形。功率箱大多是设置在地表,此种设置方式存在占地面积大,灵活性差,有碍观瞻,容易受到无关人员特别是未成年人触动损坏引发危险,以及车辆碰撞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边占地面积大,灵活性差,有碍观瞻,容易受到无关人员特别是未成年人触动损坏引发危险,以及车辆碰撞等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其包括功率箱,所述功率箱埋设于地表内。

作为上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率箱为圆柱状结构。

作为上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率箱埋设于位于地表内的圆柱孔内。

作为上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率箱上设置有冷却装置。

作为上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却装置为设置在功率箱上的换热盘管,或者径向或/和轴向贯穿换热管,或者整体换热外套。

作为上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盘管,或者径向或/和轴向贯穿换热管,或者整体换热外套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与市政水管连通。

作为上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盘管,或者径向或/和轴向贯穿换热管,或者整体换热外套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换热器的出口端和进口端连通。

作为上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一个电路板,至少一个电路板与功率箱连接。

作为上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率箱设置在车位的后方的边角处,或者位于车位的边缘处。

作为上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有多个车位时,且多个车位上设置有多个功率箱时,位于同一排车位上或位于同一列车位上的功率箱分布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功率箱埋设于地表内,避免了功率箱占用地上空间,同时,此种设置方式受充电车位格局的影响较小,使用灵活性比较强,便于安装布设,解决了有碍观瞻,容易受到无关人员特别是未成年人触动损坏引发危险,以及车辆碰撞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功率箱设置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功率箱的结构形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布置形式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布置形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再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的布置形式示意图。

其中:

1:功率箱;2:地表;3:圆柱孔;4:冷却装置;5: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该无线充电设备原边,包括功率箱1,该功率箱1埋设于地表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功率箱1埋设于地表2内,避免了功率箱1占用地上空间,同时,此种设置方式受充电车位格局的影响较小,使用灵活性比较强,便于安装布设,解决了有碍观瞻,容易受到无关人员特别是未成年人触动损坏引发危险,以及车辆碰撞等问题。

作为优选的,功率箱1为圆柱状结构。具体的,功率箱1埋设于位于地表内的圆柱孔3内。

采用圆柱状结构的功率箱1,可以依据功率箱1的外形尺寸,采用机械旋转钻取开挖的手段,快速挖掘出一个,用于埋设(圆柱形功率箱轴向垂直于地面埋设)圆柱形功率箱1的圆柱孔3,实现功率箱的高效率埋设工作。同时,由于采用机械开挖的手段,埋设功率箱1的圆柱孔3更规范、更完整、尺寸更易于掌控,可以将功率箱1与圆柱孔3之间的间隙,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有利于尽可能的减少功率箱1埋入圆柱孔3后的土建回填(甚至可以做到零回填),极大提高了功率箱1埋设工作的效率。

功率箱1埋设工作,采用机械手段开挖,大幅度提高了埋设效率,完全得益于功率箱1外形由矩形到圆柱形的这个改变。这一点在遇到需要在水泥或柏油沥青等坚硬场地埋设功率箱时,效果尤为显著。从大多数的实际情况看,在水泥或柏油沥青等坚硬场地埋设功率箱1,是功率箱1埋设的一个最主要的场景。所以,功率箱1外形由矩形改为圆柱形,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功率箱1埋设工作的效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蕴含着极大的商业价值。

参照图2,功率箱1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功率箱1更好的散热,提高其工作效果,功率箱1上设置有冷却装置4。优选的,冷却装置4为设置在功率箱1上的换热盘管,或者径向或/和轴向贯穿换热管,或者整体换热外套。换热盘管可以缠绕在功率箱1的外壳的内侧或外侧。

换热盘管,或者径向或/和轴向贯穿换热管,或者整体换热外套,可以通过自来水进行换热,具体的,换热盘管,或者径向或/和轴向贯穿换热管,或者整体换热外套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与市政水管连通。由此,换热盘管,或者径向或/和轴向贯穿换热管,或者整体换热外套,可以通过自来水的循环进行散热。

换热盘管,或者径向或/和轴向贯穿换热管,或者整体换热外套,还可以通过与换热器连通进行散热,换热盘管,或者径向或/和轴向贯穿换热管,或者整体换热外套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换热器的出口端和进口端连通。此种换热形式,可以通过散热器和换热盘管,或者径向或/和轴向贯穿换热管,或者整体换热外套之间循环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如循环水。

为了提高功率箱1的换热效果,功率箱1上还可以设置风扇,以及在功率箱1和地表孔洞之间设置一定间距。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还包括一个电路板5,至少一个电路板5与功率箱1连接。也就是说功率箱1和电路板5之间可以实现一托一方式,也可以实现一托多方式。

电路板5为一定厚度的平板,该平板里边设置有电磁线圈,此线圈与位于汽车上副边的电磁线圈通过电磁感应等原理进行供电。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由一块有一定厚度的平板和一个圆柱体功率箱1共同构成。有一定厚度的平板与圆柱体功率箱1,既可以相互结合成一个整体,构成外形不规则形态的无线充电设备原边;有一定厚度的平板为圆形且直径与圆柱体功率箱1的直径相同时,有一定厚度的平板与圆柱体功率箱1,构成一个圆柱形的整体。也可以分别独立存在,由两个既有联系又在空间上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无线充电设备原边。有一定厚度平板的厚度,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或不限厚度,以为所服务的充电车型,易于上下为宜。有一定厚度平板的平面形状可方可圆或其他形态,平面尺寸大小也可因需因地制宜,均不作硬性规定。圆柱体部分与有一点厚度平板的平面相对位置关系,可根据需要布设在有一点厚度平板平面内或外的任何一个平面位置。为便于车辆充电时的上下,有一点厚度平板的边缘,可根据需要在一个或若干个方向,将有一定厚度平板的边缘,做成坡形,且做防滑处理,以利于车辆充电时的上下。

将无线充电设备原边,做成有一定厚度的平板和圆柱体相结合不规则外形的好处是,可以将无线充电设备原边中的部分器件和功能,布设在有一定厚度的平板部分,而将平板部分容纳不下的器件和功能,布设在圆柱体内。这样在充分利用机械开挖圆柱形埋设孔洞效率优势的同时,既可以进一步的减低开挖的强度、减少无线充电设备原边埋设时土建施工的工作量,也有利于一些构成无线充电设备原边特定元器件和功能的布设。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位置或地区,可以更好的应对不具备单纯采用圆柱形无线充电设备原边,需要开挖较深、圆柱形孔洞直径过大的问题。

参照图3、图4、图5,功率箱1设置在车位的后方的边角处,或者位于车位的边缘处,再或者位于电路板5平面内外的任何一个位置。并且当有多个车位时,且多个车位上设置有多个功率箱1时,位于同一排车位上或位于同一列车位上的功率箱1分布在同一直线上。通过此种设置形式,可以实现整体布线,便于功率箱1向电路板供电,进而实现节约使用成本。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