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陶瓷内墙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6387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陶瓷内墙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墙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陶瓷内墙砖。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收入和欣赏品位的提高,中高端瓷砖产品需求不断扩大。另外,随着基础设施改造、居民住房建设的投资也日益增加,伴随GDP的稳步增长,普通民众的收入也不断增加,且开始讲究装饰住房,瓷砖等建材商品需求日益上升,未来瓷砖市场前景广阔。

内墙砖是瓷砖的一种,主要用于室内的墙壁装修。在内墙砖的设计当中,我们对其质量要求很严格,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部的结实程度上都会进行考虑;现在市场上的内墙砖在装饰过程中固定程度不够,还有的容易造成互相挤压,在中间层的构造上缺少隔热效果,而且不容易进行切割。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陶瓷内墙砖,在装饰过程中的固定效果好,不会造成相互挤压,而且在中间层的设计上具备了隔热效果且容易切割;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陶瓷内墙砖,包括面釉层、中间层和底釉层,所述面釉层由两侧的倾斜部和中间的描绘部组成,两侧的倾斜部与描绘部均平滑相接;所述中间层从上至下依次由紫砂泥层、陶瓷填充体、玄武岩纤维和隔热保温层组成;所述底釉层底部表面上刻有三道刻痕,相邻两道刻痕之间的间距一致;通过面釉层上的倾斜部设计,在实际装饰中,可以将两块内墙砖之间的倾斜部对准,通过粘合剂对其进行填充,使得整体更加紧固,不容易松动,紫砂泥层、陶瓷填充体、玄武岩纤维和隔热保温层组成中间层,能够使得中间层坚固而且保温隔热,保温隔热通过陶瓷纤维填充而成,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刻痕的设计,能够轻松对整块砖体进行切割,从底釉层上通过砖刀敲动,可以很方便将砖体从刻痕处分离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紫砂泥层、陶瓷填充体、玄武岩纤维和隔热保温层的厚度均一致的,且上述四者之间通过强力胶粘合;在制作时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刻痕的宽度为1-1.5cm;能够使得砖刀对准更好,必要时,用大力后内墙砖断裂得更快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釉层的底部当中嵌有方形框,所述刻痕横向刻在方形框上,防止无意中对刻痕处进行敲大,导致内墙砖断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方形框与底釉层的四周边缘均涂有防水涂料,所述方形框的四个拐角与防水涂料接触处向内凹槽形成圆弧槽,防水效果突出,圆弧槽内能够防止粘性物体,使得砖体与墙体固定更有保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陶瓷内墙砖在装饰过程中的固定效果好,不会造成相互挤压,而且在中间层的设计上具备了隔热效果且容易切割,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间层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釉层俯视图。

图中:1-面釉层;2-描绘部;3-倾斜部;4-中间层;5-底釉层;6-紫砂泥层;7-陶瓷填充体;8-玄武岩纤维;9-隔热保温层;10-刻痕;11-圆弧槽;12-方形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色陶瓷内墙砖,包括面釉层1、中间层4和底釉层5,面釉层1由两侧的倾斜部3和中间的描绘部2组成,描绘部2能够在其上画出美丽图案,两侧的倾斜部3与描绘部2均平滑相接;中间层4从上至下依次由紫砂泥层6、陶瓷填充体7、玄武岩纤维8和隔热保温层9组成;底釉层5底部表面上刻有三道刻痕10,相邻两道刻痕10之间的间距一致;紫砂泥层6、陶瓷填充体7、玄武岩纤维8和隔热保温层9的厚度均一致的,且上述四者之间通过强力胶粘合。刻痕10的宽度为1-1.5cm,底釉层5的底部当中嵌有方形框12,刻痕10横向刻在方形框12上,方形框12与底釉层5的四周边缘均涂有防水涂料,方形框12的四个拐角与防水涂料接触处向内凹槽形成圆弧槽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面釉层1上的倾斜部3设计,在实际装饰中,可以将两块内墙砖之间的倾斜部3对准,通过粘合剂对其进行填充,使得整体更加紧固,不容易松动,紫砂泥层6、陶瓷填充体7、玄武岩纤维8和隔热保温层9组成中间层4,能够使得中间层4坚固而且保温隔热,保温隔热通过陶瓷纤维填充而成,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刻痕10的设计,能够轻松对整块砖体进行切割,从底釉层5上通过砖刀敲动,可以很方便将砖体从刻痕10处分离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