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6085阅读:29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属于建筑工程及家庭装饰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在建筑行业中, 脚手架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工具,一般的脚手架由脚手架框架和搭设在脚手架框架上的操作平台所组成的。

大型建筑梁板工程涂料施工时需搭设可移动式脚手架,以满足涂料涂刷作业的需要。满堂式脚手架和单排脚手架是梁板工程涂料施工时常用的两种脚手架。由于大型建筑高度过高,施工面积大,采用满堂式脚手架的灵活性较差,搭拆过程烦琐,劳动强度大,架体材料损耗多,拖延了施工工期,增加了施工成本。而单排脚手架在施工时不满足安全要求,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双排脚手架可以很好的克服满堂式脚手架和单排脚手架在梁板工程涂料施工时的缺陷。但目前大多数双排脚手架为了方便移动,会设置滚轮,但是在施工时,滚动容易发生移动,影响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和支撑所述操作平台的支撑柱,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分别位于支撑柱的两端,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还设置有扶梯,所述第二平台下方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旁设置有液压底座。

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均包括钢材框架,所述框架由四根钢管首尾相连构成。

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框架底部设置有竹排,其侧边还围设有护栏。

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所述钢管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

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为中空的管状。

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表面具有橡胶凸起。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结构简单,通过支撑柱支撑第一平台,施工人员通过扶梯进入第一平台,在第一平台上进行施工;通过滚轮移动操作平台,当操作平台移动至所需要的位置时,将液压底座顶起,将滚轮顶离地面,操作平台无法移动,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保证操作平台不会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平台,12、钢管,13、竹排,14、护栏,2、第二平台,3、支撑柱,4、扶梯,5、滚轮,6、液压底座,7、连接件,71、第一部分,72、第二部分,7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和支撑所述操作平台的支撑柱3,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所述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分别位于支撑柱3的两端,所述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之间还设置有扶梯4,所述第二平台2下方设置有滚轮5,所述滚轮5旁设置有液压底座6。具体地,滚轮5设置有四个,位于第二平台2的四周,所述液压底座6设置有八个,分别位于四个滚轮5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均包括钢材框架,所述框架由四根钢管12首尾相连构成。由钢管12搭起来的框架操作比较简单,拆卸的时候也比较快捷,同时,节省原料。在第一平台1的框架底部设置有竹排13,其侧边还围设有护栏14,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操作,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更进一步地,所述钢管12之间通过连接件7相连。通过连接件7可以提高钢管12连接的稳定性,防止钢管连接不稳定导致操作平台的不稳定。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7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71和第二部分72,所述第一部分71和第二部分7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部分71和第二部分72均为中空的管状。所述第一部分71和第二部分72内表面具有橡胶凸起73。所述橡胶凸起73能够增大钢管12与连接件7之间的摩擦,防止钢管12滑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