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锚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3255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锚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锚固设备。



背景技术:

板材在众多场合均有使用,如建筑的模板等,而完整实木的板材使用在建筑模板上显然过于浪费,势必造成实木板材的匮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锚固设备,该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锚固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制成预应力集成材,缓解实木板材匮乏的现状。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并排的条形材和横穿在各条形材体内的多根预应力钢丝,所述预应力钢丝的一端头为铆头,所述预应力钢丝的另一端头设有沉槽孔,所述沉槽孔内铆接有铆柱,在铆柱内侧套设有垫片。

进一步的,上述条形材为木质或竹质条形材,在条形材上预先钻设有多个穿孔,以用于穿设预应力钢丝。

进一步的,上述穿孔与预应力钢丝为过渡配合,所述垫片内孔与铆柱的柱形段间隙配合,所述铆柱的柱形段与沉槽孔为过渡配合。

进一步的,上述垫片呈锥斗形,其小端靠近铆柱端。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并排的条形材、设在多根并排条形材第一旁侧的固定座和设在多根并排条形材第二旁侧的推动座,所述推动座包括冲压板和穿过冲压板上通孔的压杆,所述压杆端头顶压在多根并排条形材的第二旁侧面,所述冲压板顶压在铆柱端头,所述压杆后端连接第一压板,所述压杆后端面由第一凸轮机构顶推动作,所述第一压板上穿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穿设有与冲压板后端面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后端连接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后端面由第二凸轮机构顶推动作,所述连接柱外围设有固定支撑导座,所述固定支撑导座与第二压板之间设有回复弹簧。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凸轮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由第一电机驱动动作的第一偏心轮,所述第二凸轮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由第二电机驱动动作的第二偏心轮。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包括多根并排的条形材和横穿在各条形材体内的多根预应力钢丝,所述预应力钢丝的一端头为铆头,所述预应力钢丝的另一端头设有沉槽孔,所述沉槽孔内铆接有铆柱,在铆柱内侧套设有垫片;生产时,预先准备好条形材,并在条形材上钻设多个穿孔,将多根条形材排列成一排,并使穿孔一一对应,在穿孔内穿设钢丝,钢丝铆头的一端统一位于同一侧,将该侧抵靠在固定座侧边,而另一侧由推动座的压杆顶推该侧条形材,使多根并排的条形材受到挤压,使其宽度方向保持紧密,在具有沉槽孔一端由人工一一塞入铆柱,并在铆柱上套上垫片,而后冲压板开始动作,使铆柱挤入沉槽孔,并产生形变形成铆头状,使铆柱与钢丝连接固定,同时变形呈铆头铆柱也胀紧垫片,最后冲压板和压杆后移,各条形材即被预应力钢丝铆固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压杆挤压条形材侧边时保持集成材宽度不变,其是由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偏心轮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使第一压板和压杆保持不动;而驱动冲压板动作的第二压板受第二凸轮机构驱动,第二凸轮机构的第二电机受到控制器控制,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是,第二电机驱动第二偏心轮转动一个角度,实现第二压板、连接杆和冲压板移动一定距离,实现铆柱平推压入沉槽孔中,而第二种工作模式是,第二电机持续工作驱动第二偏心轮持续转动,使第二压板、连接杆和冲压板对铆柱产生冲击作用,从而使铆柱端头产生形变成铆头状。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通过在多根并排的条形材的宽度方向进行挤压,并穿设钢丝,然后在一端连接铆柱并进行挤、冲压形成铆头,使钢丝及端头的铆头铆固各条形材,最后放松对条形材宽度方向的挤压,钢丝产生预应力箍紧各条形材。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设备通过固定座抵靠条形材的一侧,而推动座的压杆起到挤压条形材的宽度方向,推动座的冲压板起到挤压、冲击铆柱,使铆柱端头变形形成铆头,以箍紧各条形材。

因此,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锚固设备可以方便制得集成材,克服实木板材匮乏的现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条形材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钢丝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预应力钢丝端部与铆柱、垫片铆接固定前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预应力钢丝端部与铆柱、垫片铆接固定后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推动座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设备工作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图6的K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包括多根并排的条形材1和横穿在各条形材体1内的多根预应力钢丝2,所述预应力钢丝2的一端头为铆头201,所述预应力钢丝的另一端头设有沉槽孔202,所述沉槽孔202内铆接有铆柱3,在铆柱3内侧套设有垫片4。条形材1的长度为1-1.5米,宽度为50-80厘米,钢丝2的直径为1.5-3厘米,沉槽孔202直径为钢丝2直径的一半。

进一步的,上述条形材为木质或竹质条形材,在条形材上预先钻设有多个穿孔5,以用于穿设预应力钢丝2。

进一步的,上述穿孔5与预应力钢丝2为过渡配合,所述垫片内孔与铆柱的柱形段间隙配合,所述铆柱的柱形段与沉槽孔为过渡配合,铆柱3的长为沉槽孔202深度的1.5-2倍。

进一步的,上述垫片呈锥斗形,其小端靠近铆柱端,通过呈锥斗形的垫片,从而有利于实现预紧力,可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设备包括多根并排的条形材1、设在多根并排条形材1第一旁侧101的固定座6和设在多根并排条形材第二旁侧的推动座7,所述推动座7包括冲压板8和穿过冲压板8上通孔的压杆9,所述压杆9端头顶压在多根并排条形材的第二旁侧面102,所述冲压板8顶压在铆柱3端头,所述压杆9后端连接第一压板10,所述压杆9后端面由第一凸轮机构11顶推动作,所述第一压板10上穿设有通道12,所述通道12内穿设有与冲压板8后端面连接的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后端连接第二压板14,所述第二压板14的后端面由第二凸轮机构15顶推动作,所述连接柱13外围设有固定支撑导座16,所述固定支撑导座16与第二压板14之间设有回复弹簧17。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第一凸轮机构11包括第一电机1101和由第一电机1101驱动动作的第一偏心轮1102,所述第二凸轮机构15包括第二电机1501和由第二电机1501驱动动作的第二偏心轮1502。

沉槽孔202可以进行螺纹加工,使铆柱3与该具有螺纹的沉槽孔202连接,连接的更加牢固,具有更好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设备的使用方法,所述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包括多根并排的条形材1和横穿在各条形材体1内的多根预应力钢丝2,所述预应力钢丝2的一端头为铆头201,所述预应力钢丝的另一端头设有沉槽孔202,所述沉槽孔202内铆接有铆柱3,在铆柱3内侧套设有垫片4;生产时,预先准备好条形材1,并在条形材上钻设多个穿孔5,将多根条形材排列成一排,并使穿孔一一对应,在穿孔内穿设钢丝2,钢丝铆头201的一端统一位于同一侧,将该侧抵靠在固定座6侧边,而另一侧由推动座7的压杆9顶推该侧102条形材,使多根并排的条形材受到挤压,使其宽度方向保持紧密,在具有沉槽孔202一端由人工一一塞入铆柱3,并在铆柱上套上垫片4,而后冲压板开始动作,使铆柱挤入沉槽孔,并产生形变形成铆头状,使铆柱与钢丝连接固定,同时变形呈铆头铆柱也胀紧垫片,最后冲压板和压杆后移,各条形材即被预应力钢丝铆固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较好的让铆柱形变形成铆头状,上述压杆挤压条形材侧边时保持集成材宽度不变,其是由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偏心轮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使第一压板和压杆保持不动;而驱动冲压板动作的第二压板受第二凸轮机构驱动,第二凸轮机构的第二电机受到控制器控制,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是,第二电机驱动第二偏心轮转动一个角度,实现第二压板、连接杆和冲压板移动一定距离,实现铆柱平推压入沉槽孔中,而第二种工作模式是在第一种工作模式之后进行的,其第二电机持续工作驱动第二偏心轮持续转动,使第二压板、连接杆和冲压板对铆柱产生冲击作用,从而使铆柱端头产生形变成铆头状。

上述两种工作模式,一种实现对铆柱压的作用,另一种实现对铆柱冲击的作用,从而较好的使铆柱端头产生形变成铆头状,且可更好的实现铆柱与钢丝连接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通过在多根并排的条形材的宽度方向进行挤压,并穿设钢丝,然后在一端连接铆柱并进行挤、冲压形成铆头,使钢丝及端头的铆头铆固各条形材,最后放松对条形材宽度方向的挤压,钢丝产生预应力箍紧各条形材。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设备通过固定座抵靠条形材的一侧,而推动座的压杆起到挤压条形材的宽度方向,推动座的冲压板起到挤压、冲击铆柱,使铆柱端头变形形成铆头,以箍紧各条形材。

因此,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集成材钢丝铆固结构、锚固设备可以方便制得集成材,克服实木板材匮乏的现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