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997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压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修施工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压缝装置。



背景技术:

在装修贴瓷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缝隙需要使用美缝剂填平,但是由于缝隙较小,人工填缝操作不便,填平效率比较低,此时一般采用压缝球进行天平缝隙,但是现有的压缝装置存在以下不足:根据实际情况,无法满足调节连接杆的长度;同时当连接杆两端的连接头螺纹损坏时,无法进行更换,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压缝球体采用钢材质,价格昂贵,有时易出现其表面不耐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调节连接杆的长度、可进行更换连接头和减少成本、提高使用寿命的新型压缝装置,尤其适合用于装修瓷砖的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压缝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头和球体、中间连接体,所述的连接杆包括上套管、下管,所述的上套管内腔为空心的,且上端面封闭、下端面开口,所述的下管从上套管的下端面穿进,且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的下管的中下端设有多个安装螺纹孔,所述的固定螺栓穿过安装螺纹孔,且顶在下管外壁上,

所述的上套管、下管的外侧端分别通过第一中间连接体、第二中间连接体设有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所述的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的外侧端分别螺纹连接第一球体、第二球体,所述的第一中间连接体、第二中间连接体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的外表面均设有外螺纹,

所述的上套管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螺纹孔,所述的第一中间连接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固定套,所述的第一底板通过第一底螺栓固定在上套管的上端面处,第一底板的中间部分设有第一穿过孔,所述的第一固定套包括空心腔体、及与空心腔体上端外边缘相连的环形凸沿,所述的第一连接头下端依次穿过第一穿过孔、且螺纹连接在上螺纹孔内,所述的第一穿过孔与第一连接头之间套设有第一固定套。

进一步,球体的材质为玻璃或陶瓷材料。

进一步,连接杆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所述的上套管的上端面上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底板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每个第一底螺栓均穿过第一螺纹孔、第一固定孔来实现第一底板固定在上套管上。

进一步,所述的下管的中下端设有缺口,该缺口边缘处设有门,所述的门一端通过连接轴设在下管的缺口的边缘处,另一端通过卡槽与卡块配合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上套管、下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连接杆的长度,提高使用性,更加方便;当与球体连接的连接头出现破损等情况时,可以拆下中间连接体,使得第一固定套、第一底板脱离连接头,然后进行更换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中间连接体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中间连接体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套管 2、下管 3、固定螺栓

4、第一连接头 5、第二连接头 6、第一球体

7、第二球体 8、第一中间连接体 9、第二中间连接体

10、空心腔体 11、环形凸沿 12、第一底板

13、第一固定套 14、第一穿过孔 15、缺口

16、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压缝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头和球体、中间连接体,所述的连接杆包括上套管1、下管2,所述的上套管1内腔为空心的,且上端面封闭、下端面开口,所述的下管2 从上套管1的下端面穿进,且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所述的下管2的中下端设有多个安装螺纹孔,所述的固定螺栓3穿过安装螺纹孔,且顶在下管2 外壁上,所述的第一连接头4、第二连接头5的外侧端分别螺纹连接第一球体6、第二球体7,第一球体6、第二球体7上均设有与第一连接头4、第二连接头5相配合的螺纹安装孔,

所述的上套管1、下管2的外侧端分别通过第一中间连接体8、第二中间连接体9与第一连接头4、第二连接头5的内侧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中间连接体9、第二中间连接体10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连接头4、第二连接头5的外表面均设有外螺纹,

所述的上套管1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螺纹孔,所述的第一中间连接体9包括第一底板12、第一固定套13,所述的第一底板12通过第一底螺栓固定在上套管1的上端面处,第一底板12的中间部分设有第一穿过孔14,所述的第一固定套13包括空心腔体10、及与空心腔体10上端外边缘相连的环形凸沿11,所述的第一连接头4下端依次穿过第一穿过孔14、且螺纹连接在上螺纹孔内,所述的第一穿过孔14与第一连接头4之间套设有第一固定套13,所述的空心腔体10设于第一穿过孔与第一连接头4之间,环形凸沿11设于第一底板12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球体的材质为玻璃或陶瓷材料,其价格低/耐磨/质感好 /施工出来的线条表面光滑。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止在使用该压缝装置时,出现打滑的现象。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所述的上套管1的上端面上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底板1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每个第一底螺栓均穿过第一螺纹孔、第一固定孔来实现第一底板12固定在上套管1上。

所述的下管2的中下端设有缺口15,该缺口15边缘处设有门,所述的门一端通过连接轴设在下管缺口的边缘处,另一端通过卡槽与卡块配合进行固定。在该缺口15内可以放置刮板16、备用连接头等辅助零件,以备不时之需。

当经压缝球施工后的瓷砖缝隙时,需要瓷砖缝隙填平、填满勾缝剂,需要采取刮板等辅助工具,将刮板从缺口处拿出,螺纹连接在一端的连接头上即可。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美缝剂施工有两种,一种是满填型,另外一种就是半填型,该压缝装置主要用于半填施工:瓷砖缝隙填平、填满勾缝剂;用清缝工具清出瓷砖边缘(用于粘接美缝剂)。

1、先横后竖清理瓷砖缝隙;

2、清洁瓷砖缝隙内部的粉尘;用吸尘器或者扫把扫干净;必须保证瓷砖缝隙内不潮湿;无粉尘,颗粒;

3、打一条美缝剂;对于新手可以先打2mm-5mm;渐渐熟练后;可以打更长的长度;

4、使用该压缝装置,进行压缝操作,将球体压平压实缝隙;

5、刮平美缝剂;主要使用水刮板刮除瓷砖表面多出来的美缝剂,直到把所有水平线刮平美缝剂;美缝剂表面大约20分钟左右凝固;

6、半个小时后;用湿毛巾擦干净瓷砖缝隙两侧瓷砖上的残留美缝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