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焊接网架复合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242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焊接网架复合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力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焊接网架复合剪力墙。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荷载的墙体,可以防止结构剪切破坏,现有的剪力墙虽然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但是剪力墙的整体性不好,也不具备很好的保温性能,如果在墙体外部进行保温施工,需要搭设作业架,不仅施工较为繁琐,延长施工所需的时间,还能增加施工所需的成本,而且裸露在外的保温板长经外界环境的腐蚀导致墙体与保温本之间的连接件稳定性变差,从而导致保温板长期以后会发生破损失效,并从墙上掉落,容易危及周围的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剪力墙的整体性不好,也不具备很好的保温性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钢筋焊接网架复合剪力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钢筋焊接网架复合剪力墙,包括两个混凝土层和两个钢筋网架,两个所述钢筋网架之间设有聚氨酯泡沫板,所述聚氨酯泡沫板的两侧设有水泥发泡板,所述水泥发泡板与钢筋网架之间安装有多个长条金属件,且长条金属件与钢筋网架焊接,所述聚氨酯泡沫板和两个水泥发泡板内均贯穿设有金属管件,所述金属管件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钢筋,且第一钢筋的两端分别穿过金属管件并延伸至金属管件的外侧与钢筋网架连接,所述钢筋网架上还安装有多个第三钢筋,且第三钢筋的两端均通过钢板与钢筋网架焊接,所述混凝土层设在水泥发泡板的侧面上。

优选的,每个所述钢筋网架上的第三钢筋至少设有十个,并呈矩阵式排列,且第三钢筋呈S状。

优选的,所述钢筋网架上安装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第二钢筋,且第二钢筋远离钢筋网架的一端呈勾状,并以方向朝下的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长条金属件至少设有八个,并以等距对称的方式排列,且长条金属件呈半圆柱状排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筋焊接网架复合剪力墙,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入水泥发泡板和聚氨酯泡沫板,用于为剪力墙提供保温性能,避免在剪力墙的外部进行加装保温板,从而提高剪力墙的保温特性,而且水泥发泡板能够提高剪力墙的抗压强度,聚氨酯泡沫板通过与水泥发泡板的配合安装,能够提高剪力墙的抗冲击能力,从而提高剪力墙的强度;通过加入长条金属件,能够减小抗冲击的强度,用于进一步提高剪力墙自身的抗冲击强度,提高剪力墙的稳定性;通过加入第三钢筋,用于对钢筋网架载荷的能力提高,还能减小外界的压力对钢筋网架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提高剪力墙的承受载荷的强度,而且还能减小冲击力对剪力墙内部材料的破坏,而且该剪力墙还具有保温性能,避免在剪力墙的外部进行安装保温板,从而节约了工期,还能节省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筋焊接网架复合剪力墙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筋焊接网架复合剪力墙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筋焊接网架复合剪力墙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第一钢筋1、混凝土层2、聚氨酯泡沫板3、长条金属件4、第二钢筋5、钢筋网架6、金属管件7、水泥发泡板8、钢板9、第三钢筋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显然,描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钢筋焊接网架复合剪力墙,包括两个混凝土层2和两个钢筋网架6,两个钢筋网架6之间设有聚氨酯泡沫板3,聚氨酯泡沫板3的两侧设有水泥发泡板8,水泥发泡板8和聚氨酯泡沫板3,用于为剪力墙提供保温性能,避免在剪力墙的外部进行加装保温板,从而提高剪力墙的保温特性,而且水泥发泡板8能够提高剪力墙的抗压强度,聚氨酯泡沫板3通过与水泥发泡板8的配合安装,能够提高剪力墙的抗冲击能力,从而提高剪力墙的强度。

水泥发泡板8与钢筋网架6之间安装有多个长条金属件4,且长条金属件4与钢筋网架6焊接,通过加入长条金属件4,能够减小抗冲击的强度,用于进一步提高剪力墙自身的抗冲击强度,提高剪力墙的稳定性。

聚氨酯泡沫板3和两个水泥发泡板8内均贯穿设有金属管件7,长条金属件4至少设有八个,并以等距对称的方式排列,且长条金属件4呈半圆柱状排列,

金属管件7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钢筋1,且第一钢筋1的两端分别穿过金属管件7并延伸至金属管件7的外侧与钢筋网架6连接,钢筋网架6上安装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第二钢筋5,且第二钢筋5远离钢筋网架6的一端呈勾状,并以方向朝下的方向设置,可以提高钢筋网架6和混凝土层2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网架6安装的稳定性。

钢筋网架6上还安装有多个第三钢筋10,且第三钢筋10的两端均通过钢板9与钢筋网架6焊接,混凝土层2设在水泥发泡板8的侧面上,每个钢筋网架6上的第三钢筋10至少设有十个,并呈矩阵式排列,且第三钢筋10呈S状,通过加入第三钢筋10,用于对钢筋网架6载荷的能力提高,还能减小外界的压力对钢筋网架6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