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梳齿型交错托举支撑停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7913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立体车库梳齿型交错托举支撑停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设备中的车辆支撑装置技术,尤其是立体车库梳齿型交错托举支撑停移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车库要么停车比较麻烦,要么结构比较复杂。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于,车辆承载装置通常在车辆进入立体车库后即与该车辆形成固定载荷,现有技术无法在出库前直接从该承载装置上移出车辆,导致现有立体车库设备需要移动停放车辆进行避让腾挪时也需要使得承载装置和所停车辆一起移动,所以现有部分停车库设备的所有停车位都是可移动结构,因此,使得整个立体车库系统结构异常复杂,占用空间仍然较大,车辆进出库耗时较长,生产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立体车库梳齿型交错托举支撑停移系统,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对同一载荷点穿插交替托举实现车辆承载机构替换载荷转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移动托架、移动梳齿排、固定架边梁和固定梳齿排;前、后二组纵向延伸且相互分离设置的移动托架上分别横向固定一组移动梳齿排,该二组移动梳齿排外端分别向外伸出,与其同时,连接位一体的左、右二根纵向平行安置的固定架边梁之间相向内壁上至少在前、后段各分别横向固定一组固定梳齿排,而且,移动梳齿排的长度小于二根固定架边梁内壁之间距离但大于相对二组固定梳齿排之间的间距。

尤其是,移动托架、移动梳齿排、固定架边梁和固定梳齿排在纵、横中心线分别重合时垂直投影无重叠。

尤其是,移动托架的宽度小于二组固定梳齿排之间的间距。

尤其是,移动梳齿排各齿宽度小于固定梳齿排各齿间缝隙的宽度,移动梳齿排各齿间缝隙的宽度大于固定梳齿排各齿宽度。

尤其是,移动托架为纵向平行延伸的至少一根支撑梁。

尤其是,移动托架为纵向平行延伸的至少二根支撑梁组,这组支撑梁最外侧的二根的外壁之间距离小等于二组固定梳齿排之间的间距。

尤其是,移动托架为纵向延伸的连接板。

尤其是,前部移动托架的前侧和后部移动托架的后侧分别固定连接移动接座,并且,由移动接座进一步连接悬挂升降牵引系统。

尤其是,左、右二根纵向平行安置的固定架边梁之间中部连接安装固定支撑中板。

尤其是,连接位一体的左、右二根纵向平行安置的固定架边梁两侧对称安装固定梳齿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采用梳齿型的相互配合的固定和移动车辆承载机构构成的托举支撑停移系统,对同一车辆底部载荷点穿插交替托举实现载荷支撑设备替换转移,可以完全实现两层以上立体停车库中车辆停放支撑设备的固定结构和移动设备的功能分离,使得所有车位支撑结构实现固定结构,便于对现有车库进行无避让升级改造,使得车辆进出库顺畅简捷,省时安全,汽车移动存取互不影响,停车地面和空间利用率显著提高。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支撑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移动托架1、移动梳齿排2、固定架边梁3、固定梳齿排4、移动接座5、固定支撑中板6、固定支撑中架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停放车辆的安全载荷支撑点必须是车辆轮胎底部,而显然这些支撑点的接触面积必然是有限的,因此,也造成通常立体车库系统难以对静止停放的车辆安全快捷的直接从停车位抓取移出,或将车辆安放进入空闲停车位,其根本原因即在于以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对同一车辆底部载荷点穿插交替托举实现载荷支撑设备替换转移,另一方面,本新型经过研究发现,采用梳齿型的相互配合的固定和移动车辆承载机构构成的托举支撑停移系统,可以实现这一要求。

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托架1、移动梳齿排2、固定架边梁3和固定梳齿排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前、后二组纵向延伸且相互分离设置的移动托架1上分别横向固定一组移动梳齿排2,该二组移动梳齿排2外端分别向外伸出,与其同时,连接位一体的左、右二根纵向平行安置的固定架边梁3之间相向内壁上至少在前、后段各分别横向固定一组固定梳齿排4,而且,移动梳齿排2的长度小于二根固定架边梁3内壁之间距离但大于相对二组固定梳齿排4之间的间距。

前述中,移动托架1、移动梳齿排2、固定架边梁3和固定梳齿排4在纵、横中心线分别重合时垂直投影无重叠。

前述中,移动托架1的宽度小于二组固定梳齿排4之间的间距。

前述中,移动梳齿排2各齿宽度小于固定梳齿排4各齿间缝隙的宽度,移动梳齿排2各齿间缝隙的宽度大于固定梳齿排4各齿宽度。

前述中,移动托架1为纵向平行延伸的至少一根支撑梁。

前述中,移动托架1为纵向平行延伸的至少二根支撑梁组,这组支撑梁最外侧的二根的外壁之间距离小等于二组固定梳齿排4之间的间距。

前述中,移动托架1为纵向延伸的连接板。

前述中,前部移动托架1的前侧和后部移动托架1的后侧分别固定连接移动接座5,并且,由移动接座5进一步连接悬挂升降牵引系统。

前述中,左、右二根纵向平行安置的固定架边梁3之间中部连接安装固定支撑中板6。

前述中,如附图2所示,固定支撑中架7为相邻二个固定车位公用支撑构件。连接位一体的左、右二根纵向平行安置的固定架边梁3两侧对称安装固定梳齿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停移系统包括移动托举支撑设备A和固定托举支撑设备B,在工作时,位于前后两端的两部分移动托举支撑设备A中的二组移动梳齿排2,在由移动托架1带动移动到固定托举支撑设备B的下方或上方后,可以顺利的上下交错穿过固定托举支撑设备B上的固定梳齿排4的齿槽间隙,顺利完成载荷支撑设备替换转移。

本实用新型中,分别固定在移动托架1和固定架边梁3上的移动梳齿排2和固定梳齿排4以梳齿相互顺畅交错穿移,在分别由移动托架1和固定架边梁3提供够足够的支撑负载的前提下,方便安全而快捷的完成对车辆轮胎底部载荷支撑设备替换转移。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