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排轻钢龙骨隔墙桁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1188阅读:10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排轻钢龙骨隔墙桁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钢建筑结构,具体为一种单排轻钢龙骨隔墙桁架结构。



背景技术:

轻钢龙骨隔断墙体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工时较短,价格实惠,因此很受市场欢迎。根据隔断墙体的可分为单排轻钢龙骨隔墙和双排轻钢龙骨隔墙,对于厚度较薄的单排轻钢龙骨隔墙因其内部需要填充较密的隔音保温材质,或者灌注钢混浆料,因此竖向龙骨所受水平载荷较大,严重时导致腔体中部膨胀鼓起,甚至龙骨拉断,现有的单排轻钢龙骨隔墙采用内部单列竖向龙骨,横向强度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单排轻钢龙骨隔墙桁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单排轻钢龙骨隔墙桁架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单排轻钢龙骨隔墙桁架结构,包括地枕基底、H型组合沿地龙骨和沿顶龙骨,所述地枕基底沿线砌于地面,所述地枕基底上半部设置有凸起内嵌结构,所述H型组合沿地龙骨下半部卡扣在凸起内嵌结构上,所述沿顶龙骨的通过沿顶龙骨固定在H型组合沿地龙骨正上方的天花板上,所述沿顶龙骨的H型组合沿地龙骨之件等间隔设置有多组竖向支撑组件,所述竖向支撑组件两侧通过高强自供螺丝固定设置有蒙皮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向支撑组件包括两组竖向龙骨,两组所述竖向龙骨竖向互相平行排列,且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高强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在沿顶龙骨和H型组合沿地龙骨上,两组所述竖向龙骨的中部焊接或者通过角钢固定设置有与竖向龙骨互相垂直的副横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所述竖向龙骨的两侧上下位置通过铆钉或者自攻螺丝等间隔固定设置有多组V型连接件,相邻的两组所述竖向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横撑龙骨,所述横撑龙骨的两端焊接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副横撑上,所述横撑龙骨与竖向龙骨和副横撑组成的平面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H型组合沿地龙骨由两组U型龙骨腹板焊接拼合组成,且腹板处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凸起内嵌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双列竖向龙骨并在两组竖向龙骨两侧固定设置V型连接件,提高水平载荷的抗拉强度,保证轻体灌浆和填充时不变形,提高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排轻钢龙骨隔墙桁架结构的总装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排轻钢龙骨隔墙桁架结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枕基底;2-蒙皮面板;3-副横撑;4-竖向龙骨;5-沿顶龙骨;6-V型连接件;7-膨胀螺栓;8-凸起内嵌结构;9-H型组合沿地龙骨;10-横撑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单排轻钢龙骨隔墙桁架结构,包括地枕基底1、H型组合沿地龙骨9和沿顶龙骨5,所述地枕基底1沿线砌于地面,所述地枕基底1上半部设置有凸起内嵌结构8,所述H型组合沿地龙骨9下半部卡扣在凸起内嵌结构8上,所述沿顶龙骨5的通过沿顶龙骨5固定在H型组合沿地龙骨9正上方的天花板上,所述沿顶龙骨5的H型组合沿地龙骨9之件等间隔设置有多组竖向支撑组件,所述竖向支撑组件两侧通过高强自供螺丝固定设置有蒙皮面板2。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支撑组件包括两组竖向龙骨4,两组所述竖向龙骨4竖向互相平行排列,且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高强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在沿顶龙骨5和H型组合沿地龙骨9上,两组所述竖向龙骨4的中部焊接或者通过角钢固定设置有与竖向龙骨4互相垂直的副横撑3。

本实施例中,两组所述竖向龙骨4的两侧上下位置通过铆钉或者自攻螺丝等间隔固定设置有多组V型连接件6,相邻的两组所述竖向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横撑龙骨10,所述横撑龙骨10的两端焊接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副横撑3上,所述横撑龙骨10与竖向龙骨4和副横撑3组成的平面垂直,防止出现错位,导致内部应力较大。

本实施例中,所述H型组合沿地龙骨9由两组U型龙骨腹板焊接拼合组成,且腹板处通过膨胀螺栓7固定在凸起内嵌结构8上,增加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种单排轻钢龙骨隔墙桁架结构,将沿顶龙骨5和H型组合沿地龙骨9固定在天花板和地枕基底1上,并将两组竖向龙骨4在地面上通过副横撑3和V型连接件6组装固定成竖向支撑组件,并将竖向支撑组件固定在沿顶龙骨5和H型组合沿地龙骨9之间,然后在竖向支撑组件两侧固定安装蒙皮面板,施工便捷简单,通过采用双列竖向龙骨4并在两组竖向龙骨4两侧固定设置V型连接件6,提高水平载荷的抗拉强度,保证轻体灌浆和填充时不变形,提高施工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