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折叠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8460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折叠房屋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折叠房屋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折叠房屋。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基建的快速发展,野外工程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在野外搭设房屋,进而为工人提供工作或生活空间。我们知道,野外环境较为恶劣,这给工作人员在野外搭建房屋增添了难度,同时,野外工程具有时间性,工程完毕后需要更换施工地点,这就需要房屋具有可拆卸循环利用等性能。

为了实现房屋的可拆装性能,普通房屋通常由板材通过连接件(例如锚固件)实地组装而成,当野外工程完毕,操作工人再将房屋的板件一块块拆卸,以备下一次组装。无论是组装还是拆卸,上述组装式房屋均需要操作工人从基本的板件开始逐块进行,此过程中,操作工人的组装或拆卸工作量较大,不利于房屋的快速成型或拆卸。很显然,较大的工作量给操作工人的野外施工带来较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折叠房屋,以解决目前的房屋组装或拆卸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装配式折叠房屋,包括一侧开口的房屋基体,所述房屋基体包括后墙、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墙、第一屋顶和第一地板,所述后墙、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墙、所述第一屋顶和所述第一地板中,相邻的两者均相连,所述后墙与所述侧开口相对;所述装配式折叠房屋还包括第二地板、前墙、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墙和第二屋顶;所述第二地板铰接于所述第一地板,且能向着远离所述后墙的方向转动展开,所述前墙与所述第二地板背离所述第一地板的一端固定相连,且与所述后墙相对布置;两个第二侧墙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相对应侧的所述第一侧墙,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墙;所述第二屋顶设置在所述前墙及两个所述第二侧墙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屋顶对接。

优选的,上述装配式折叠房屋中,所述第二侧墙均包括多块相互铰接的子板块,所述子板块与相应的所述第一侧墙之间、相邻的两块所述子板块之间及所述第二地板与所述第一地板之间均通过双轴铰链连接;所述双轴铰链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本体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的两个活动体,两个所述活动体分别与相邻的两块所述子板块、相邻的所述第一侧墙和所述子板块、或所述第二地板与所述第一地板相连;两个所述活动体能够分别围绕相对应的所述销轴转动,且两个所述活动体在所述本体的同一侧面上分别与所述本体构成直角限位。

优选的,上述装配式折叠房屋中,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活动体上均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或第一轴套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本体与所述活动体通过所述限位块实现直角定位配合;或者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活动体上均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相对的端部中,一者设置有凹槽,另一者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在所述销轴的周向限位配合,以实现所述本体与所述活动体直角定位;或者

所述本体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在所述活动体位于与所述本体相垂直的位置时与所述本体限位配合。

优选的,上述装配式折叠房屋中,还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墙支撑板和前墙支撑板,两个所述侧墙支撑板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墙一一对应,且分别连接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二侧墙与所述第二屋顶之间,所述前墙支撑板连接在所述前墙与所述第二屋顶之间;两个所述侧墙支撑板均为楔形板,所述前墙支撑板与所述侧墙支撑板较宽的一端等宽,两个所述侧墙支撑板与所述前墙支撑板用于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支撑所述第二屋顶。

优选的,上述装配式折叠房屋中,位于同一墙面内,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板块的铰接处外侧、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子板块的铰接处外侧或第一地板与所述第二地板的铰接处外侧设置有外封堵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板块的对接处、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子板块的对接处及所述第一地板与所述第二地板的对接处均设置有外伸的第一构件骨架,所述外封堵模块包括第一外墙装饰板和两个第一连接基体,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基体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构件骨架的对接缝两侧,且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或第一磁吸件与所述构件骨架相连;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基体之间的空间内,自所述第一外墙装饰板向着逐渐靠近所述第一构件骨架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保温层、第一OSB板和第二保温层。

优选的,上述装配式折叠房屋中,所述第一外墙装饰板的两端均具有外伸于相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基体的第一外沿,所述第一外沿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与所述子板块、所述第一侧墙、所述第一地板或所述第二地板的外墙面密封贴合。

优选的,上述装配式折叠房屋中,位于同一墙面内,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板块的铰接处内侧、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子板块的铰接处内侧、或所述第一地板与所述第二地板的铰接处内侧设置有内封堵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板块的对接处、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子板块的对接处及所述第一地板与所述第二地板的对接处均设置有外伸的第一构件骨架,所述内封堵模块包括第一内墙装饰板和两个第二连接基体,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基体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构件骨架的对接缝两侧,且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或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构件骨架相连;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基体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二OSB板。

优选的,上述装配式折叠房屋中,所述装配式折叠房屋上相邻的两个相交墙面衔接处的外侧设置有阳角密封模块,两个所述相交墙面所在的墙体均设置有外伸,且相互垂直的第二构件骨架;所述阳角密封模块包括第二外墙装饰板,所述第二外墙装饰板包括第一阳角模块板和与所述第一阳角模块板相垂直的第二阳角模块板,所述第一阳角模块板与所述第二阳角模块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三保温层,所述第三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三OSB板,所述第三OSB板上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构件骨架的边缘相对的部位均设置有第三连接基体,所述第三连接基体通过第三螺纹连接件或第三磁吸件与所述第二构件骨架相连;与同一所述第二构件骨架相连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基体之间设置有第四保温层;位于所述第一阳角模块板和所述第二阳角模块板上的所述第四保温层与所述第二构件骨架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方木;

所述第一阳角模块板和所述第二阳角模块板直接连接;或者,所述第一阳角模块板与所述第二阳角模块板通过衔接板组相连,所述衔接板组包括第一衔接板和第二衔接板,所述第一衔接板与所述第一阳角模块板垂直相连,所述第二衔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衔接板和所述第二阳角模块板相连,所述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二衔接板和所述第一阳角模块板形成外伸的沿部。

优选的,上述装配式折叠房屋中,所述装配式折叠房屋上相邻的两个相交墙面衔接处的内侧设置有阴角密封模块,两个所述相交墙面所在的墙体均设置有外伸、且相互垂直的第二构件骨架;所述阴角密封模块包括第二内墙装饰板,所述第二内墙装饰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阴角模块板和第二阴角模块板,所述第一阴角模块板和所述第二阴角模块板的内侧均设置有第四OSB板,位于所述第一阴角模块板和所述第二阴角模块板内侧的所述第四OSB板上均设置有第四连接基体,所述第四连接基体通过第四螺纹连接件或第四磁吸件与相对的所述第二构件骨架相连;所述第一阴角模块板和所述第二阴角模块板相背离的端部均设置有第四外沿,所述第四外沿与相对应的所述相交墙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的,上述装配式折叠房屋中,所述装配式折叠房屋的墙体包括第三构件骨架,所述第三构件骨架自外侧向内侧依次设置有第三外墙装饰板、第五保温层、第五OSB板、第二防水透气膜、第六保温层、第三防水透气膜、线管布置层、第六OSB板和内墙装饰板;或者

所述装配式折叠房屋的墙体包括依次布置的第四外墙装饰板、竖向通气龙骨、第七保温层、第三防水透气膜、第七OSB板、第二保温层和第四内墙装饰板。

本申请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中,第二地板与第一地板铰接相连,前墙与第二地板固定相连,两个第二侧墙与相对应的第一侧墙铰接,上述结构能够使得第二地板和两个第二侧墙均能够折叠在设置在房屋基体的相对位置,在搭建房屋的过程中,直接将上述部件展开,然后安装第二屋顶,即可形成整个装配式折叠房屋。上述装配式折叠房屋能够实现房屋的快速拆装,在拆装操作的过程中,装配式折叠房屋的较多部件处于连接状态,操作工人转动各个部分展开或收拢即可,这能够减小房屋拆装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装配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双轴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7为图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体与活动体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分别为双轴铰链的应用示意图;

图11和图12分别为外墙封堵模块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图13和图14分别为内墙封堵模块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图15-图18分别为阳角密封模块的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9和图20分别为阴角密封模块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图21和图22分别为墙体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1-第一侧墙、a2-第一侧墙、b-后墙、c-前墙、d1-子板块、d2-子板块、d3- 子板块、d4-子板块、e-第一地板、f-第二地板、g-前墙支撑板、h1-侧墙支撑板、 h2-侧墙支撑板、j-第一屋顶、k-第二屋顶;

100-双轴铰链、110-本体、111-第一轴套、112-限位块、120-活动体、121- 第二轴套、130-销轴、140-矩形管;

200-外封堵模块、210-第一外墙装饰板、211-第一外沿、220-第一连接基体、 230-第一磁吸件、240-第一保温层、250-第一OSB板、260-第二保温板、270- 第一防水透气膜、280-第一密封件、290-第一螺纹连接件;

300-内封堵模块、310-第一内墙装饰板、311-第二外沿、320-第二连接基体、 330-第二磁吸件、340-第二OSB板、350-第二螺纹连接件、360-第二密封件;

400-阳角密封模块、410-第二外墙装饰板、411-第一阳角模块板、411a-第三外沿、412-第二阳角模块板、412a-第三外沿、413-第一衔接板、414-第二衔接板、420-第三保温层、430-第三OSB板、440-第三连接基体、450-第三磁吸件、460-第三螺纹连接件、470-第四保温层、480-方木、490-沿部、4100-第三密封件;

500-阴角密封模块、510-第二内墙装饰板、511-第一阴角模块板、511a-第四外沿、512-第二阴角模块板、512a-第四外沿、520-第四OSB板、530-第四连接基体、540-第四磁吸件、550-第四螺纹连接件、560-第四密封件;

600-墙体、610-第三构件骨架、620-第三外墙装饰板、630-第五保温层、640-第五OSB板、650-第二防水透气膜、660-第六保温层、670-第三防水透气膜、680-线管布置层、690-第六OSB板、6100-第三内墙装饰板;

700-墙体、710-第四外墙装饰板、720-竖向通气龙骨、730-第七保温层、 740-第四防水透气膜、750-第七OSB板、760-冷弯薄壁型钢、770-第四内墙装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折叠房屋,所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包括一侧开口的房屋基体,房屋基体包括后墙b、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墙(第一侧墙a1和第一侧墙a2)、第一屋顶j和第一地板e。两个第一侧墙和后墙b将第一屋顶j支撑于第一地板e的上方,后墙b与侧开口相对布置。第一侧墙a1、第一侧墙a2、第一屋顶j和第一地板e,相邻的两者均相连,具体可以采用固定的方式实现连接。上述各个部分形成的空间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的一部分室内空间,房屋基体作为后续各个构件折叠安装的基础。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还包括第二地板f、前墙c、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墙和第二屋顶k。第二地板f铰接于第一地板e,第二地板f能通过转动而折叠在第一地板e上,在装配房屋的过程中,第二地板f能通过转动而展开,进而与第一地板e共同构成房屋的整个地板。前墙c与第二地板f背离第一地板e的一端固定相连,前墙c可以与第二地板f可以相垂直,前墙c是与后墙b相对布置的墙体。

两个第二侧墙的一端分别铰接于相对应侧的第一侧墙(第一侧墙a1或第一侧墙a2),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前墙c上。第二屋顶k设置在前墙c及两个第二侧墙的顶部,且与第一屋顶j对接,第一屋顶j与第二屋顶k形成装配式折叠房屋的整个房顶。两个第二侧墙、前墙c、第二地板f和第二屋顶k构成装配式折叠房屋的另一部分室内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中,第二地板f与第一地板e铰接相连,前墙c与第二地板f固定相连,两个第二侧墙与相对应的第一侧墙(第一侧墙a1或第二侧墙a2)铰接,上述结构能够使得第二地板f和两个第二侧墙均能够折叠在设置在房屋基体的相对位置,在搭建房屋的过程中,直接将上述部件展开,然后安装第二屋顶k,即可形成整个装配式折叠房屋。上述装配式折叠房屋能够实现房屋的快速拆装,在拆装操作的过程中,装配式折叠房屋的较多部件处于连接状态,操作工人转动各个部分展开或收拢即可,这能够减小房屋拆装的工作量。

第一屋顶j和第二屋顶k组装后可以位于水平面内。当然,第二屋顶k也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进而与第一屋顶j构成倾斜屋顶。基于此,请再次参考图2-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还可以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墙支撑板(侧墙支撑板h1和侧墙支撑板h2)和前墙支撑板g。两个侧墙支撑板与两个第二侧墙一一对应,且分别连接在相对应的第二侧墙与第二屋顶k之间。前墙支撑板g连接在前墙c与第二屋顶k之间。两个侧墙支撑板均为楔形板,前墙支撑板g与侧墙支撑板较宽的一端等宽,两个侧墙支撑板与前墙支撑板g用于倾斜支撑第二屋顶k,进而使得第二屋顶k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地板e和第二地板f还可以暗藏地暖装置,进而能实现室内美观的效果。

请再次参考图1,第二侧墙铰接于相对应侧的第一侧墙上,第二侧墙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优选的,第二侧墙均包括多块相互铰接的子板块,相邻的两块子板块之间均通过铰接件铰接。上述结构的第二侧墙能够使得第二侧墙的结构折叠更加灵活,同时也便于调整第二侧墙的长度。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与第一侧墙a1连接的第二侧墙包括子板块d1和子板块d2;与第一侧墙a2连接的第二侧墙包括子板块 d3和子板块d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中,前墙c、后墙b、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上均可以设置有门窗。门窗的厚度较小,例如可以为40mm-80mm,门窗可以采用单轴铰链进行连接。前墙c、第二地板f、第二侧墙等构件的厚度较大,上述各个部件的骨架尺寸也较大,例如有的部件的骨架尺寸在200mm左右。上述各个部分可以采用单轴铰链实施连接,但是铰接处墙体在折叠的过程中较容易被撞坏,这会影响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铰接处的损坏不仅浪费构件的材料,而且还会严重耽误装配式折叠房屋的拼装效率。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中,第二侧墙的子板块与第一侧墙之间,相邻的两个子板块之间、或第一地板e与第二地板f之间可以通过双轴铰链连接。优选的,第二侧墙的子板块与第一侧墙之间,相邻的两个子板块之间、或第一地板 e与第二地板f之间均通过双轴铰链连接。

请参考图5-1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轴铰链100,所公开的双轴铰链 100可以包括本体110,以及设置在本体110的两端,且分别与本体110通过销轴130转动连接的两个活动体120。其中,两个活动体120可以在本体110 相对的两端对称设置。两个活动体120分别与子板块与第一侧墙,相邻的两个子板块、或第一地板e与第二地板f相连。两个活动体120在本体110的同一侧面上分别与本体110构成直角限位。

请结合参考图7和图8,本体110大致呈矩形的板状体,如图7所示,在本体110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轴套111。上述活动体120也大致呈矩形的板状体,在活动体120的两端均可以设置三个第二轴套121。上述本体110 和活动体120可通过穿过上述第一轴套111和第二轴套121的销轴130实现转动连接。

上述两个活动体120能够分别围绕各自的销轴130转动,其中,在本体110 的第一轴套111上设置可以设置有限位块112,活动体120围绕本体110旋转时,能分别与本体110构成直角限位,即按照图6所示的图示方位,本体110 保持静止,图示方位中,本体110左侧的活动体120能够围绕左侧的销轴130 顺时针旋转,由于左侧的限位块112的限制,最终使得左侧的活动体120转动到与本体110呈90°夹角时,不能继续旋转。同理,按照图6所示的图示方位,本体110保持静止,本体110右侧的活动体120能够围绕右侧的销轴130逆时针旋转,由于右侧的限位块112的限制,最终能使得右侧的活动体120转到与本体110呈90°夹角时,不能继续旋转。

请参考图9,双轴铰链100在连接第二侧墙的子板块与第一侧墙,相邻的两个子板块、或第一地板e与第二地板f时,两个活动体120可以与上述构件 (指的是子板块、第一侧墙、第一地板e、第二地板f)上外露于构件边缘的构件骨架焊接,具体的,可以与构件骨架外露于构件边缘的矩形管140焊接或锚固连接。当上述构件实施折叠时,请一并参考图9和图10,图9下端所示的构件保持静止,上段所示的构件围绕双轴铰链100旋转180度,最终保持两个构件的表面平行,此时,两个活动体120在本体110的同一方向上,且分别与本体110保持垂直,两个大致呈板状的活动体120保持平行。由于限位块112的限制,两个构件相互平行,而且不会发生相对位移,避免连接处因构件收到挤压而损坏。

当然,双轴铰链100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实现本体110与活动体120的直角定位。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套111和第二轴套121相对的端部中,一者可以设置有凹槽,另一者可以设置有凸起,凸起与凹槽在销轴130的周向限位配合,即凸起能在凹槽内转动设定角度,进而实现本体110与活动体120 之间的直角定位。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体110可以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用于活动体120位于与本体110相垂直的位置时,与本体110限位配合。此方案可以理解为:凸起部使得本体110的厚度大于活动体120的厚度,进而使得活动体120在转动到一定角度时会受到本体110的干涉,进而使得本体110 与活动体120构成直角定位。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直角定位指的是活动体120能够相对于本体110转动,当活动体120转动到与本体110相垂直的位置时能够与本体110实现定位,该定位能够阻止活动体120继续相对于本体110转动,进而使得活动体120维持在与本体110相垂直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具有较好的折叠性能,在折叠处往往存在密封问题,这些问题在目前的组装房屋中也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中,位于同一墙面内,相连的两个子板块的铰接处外侧、第一侧墙与子板块的铰接处外侧或第一地板e与第二地板f的铰接处外侧可以设置外封堵模块。相邻的两个子板块的对接处、第一侧墙与与其相邻的子板块的对接处和第一地板e和第二地板f的对接处均设置有外伸的第一构件骨架,具体的,第一构件骨架的矩形管A外伸于子板块、第一侧墙、第一地板e和第二地板f的边缘。

请参考图1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外封堵模块200可以包括第一外墙装饰板210和两个第一连接基体220,两个第一连接基体220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构件骨架的对接缝的两侧,且可以通过第一磁吸件230与第一构件骨架相连。位于两个第一连接基体220之间的空间内,自第一外墙装饰板210向着逐渐靠近第一构件骨架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保温层240、第一OSB(Oriented Strandboard,欧松板)板250和第二保温层260。外封堵模块设置在位于同一墙面内的两个构件的对接处,能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

第一外墙装饰板210可以为金属装饰板、木装饰板、铝装饰板等装饰板,第一保温层240和第二保温层260可以为XPS(即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玻璃丝绵、岩棉等保温材料制成。优选的方案中,第一保温层240和第一OSB 板250之间可以设置有防水透气膜(为了区别后文中的防水透气膜,我们称此防水透气膜为第一防水透气膜270),防水透气膜能够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折叠房屋的防水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外封堵模块200的密封性能,第一外墙装饰板210的两端均具有外伸于相应的第一连接基体220的第一外沿211,第一外沿211设置有第一密封件280,第一密封件280用于与子板块、第一侧墙、第一地板e或第二地板f的外墙面密封贴合。

请参考图12,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连接基体220可以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290与金属骨架相连。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折叠房屋的密封性能,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中,位于同一墙面内,相邻的两个子板块的铰接处内侧、第一侧墙与子板块的铰接处内侧或第一地板e和第二地板f的铰接处内侧可以设置有内封堵模块。优选的,相邻的两个子板块的铰接处内侧、第一侧墙与子板块的铰接处内侧和第一地板e和第二地板f的铰接处内侧均设置有内封堵模块。相邻的两个子板块的对接处、第一侧墙与与其相邻的子板块的对接处和第一地板e和第二地板f的对接处均设置有外伸的第一构件骨架,具体的,第一构件骨架的矩形管B外伸于子板块、第一侧墙、第一地板e和第二地板f的边缘。

请参考图1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内封堵模块300可以包括第一内墙装饰板310和两个第二连接基体320,两个第二连接基体320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构件骨架对接缝的两侧,且可以通过第二磁吸件330实现与相对的第一构件骨架连接。位于两个第二连接基体320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二OSB板340,也就是说,两个第二连接基体320之间的空间,第二OSB板340连接第一内墙装饰板310和第一构件骨架。请参考图14,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连接基体 320可以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350实现与相对的第二构件骨架连接。

第一内墙装饰板310可以是金属装饰板、木装饰板、铝装饰板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内封堵模块300的密封性能,第一内墙装饰板310的两端均具有外伸于相应的第二连接基体320的第二外沿311,第二外沿311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360,第二密封件360用于与子板块、第一侧墙、第一地板e或第二地板f的内墙面密封贴合。

上文所述的外封堵模块200和内封堵模块300均用于对位于同一墙面内的对接缝的内外密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不仅存在位于同一墙面内的对接缝(即对接缝由位于同一墙面内的两个构件对接而成),还存在位于不同墙面内的对接缝(即对接缝由相邻的两个不位于同一墙面内的两个构件对接而成),例如,前墙c与第二屋顶k之间形成的对接缝,第二侧墙与前墙c 之间形成的对接缝,第二地板f与前墙c之间形成的对接缝,第二侧墙与第二地板f之间形成的对接缝。当然,部位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构件形成的对接缝存在在房屋基体上。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上相邻的两个相交墙面衔接处的外侧可以设置有阳角密封模块400,两个相交墙面所在的墙体均设置有外伸、且相互垂直的第二构件骨架,具体的,第二构件骨架的矩形管C外伸于墙体的边缘。

请参考图15-1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阳角密封模块400包括第二外墙装饰板410,第二外墙装饰板410包括第一阳角模块板411和与第一阳角模块板 411相垂直的第二阳角模块板412,第一阳角模块板411和第二阳角模块板412 的内壁均设施有第三保温层420,第三保温层420的内侧设置有第三OSB板 430。第三OSB板430上与相对应的第二构件骨架的边缘相对的部位均设置有第三连接基体440,第三连接基体440可以通过第三磁吸件450或第三螺纹连接件460与第二构件骨架相连。具体的,第三连接基体440可以通过第三磁吸件450或第三螺纹连接件460与第二构件骨架的矩形管连接。阳角密封模块400 能够实现对两个相交墙面对接处的密封。

与同一金属骨架相连的两个第三连接基体44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四保温层 470,第四保温层470的布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位于第一阳角模块板 411和第二阳角模块板412上的第四保温层470与第二构件骨架所围成的空间内可以填充有方木480。阳角密封模块400位于两个相交墙面对接处的外侧,阳角密封模块400的尺寸较大,第一阳角模块板411和第二阳角模块板412上的第四保温层470之间会与第二构件骨架围成空间,在该空间内填充方木480 能够提高阳角密封模块400的密实度,进而提高其封堵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外墙装饰板410可以是金属装饰板、木装饰板、铝装饰板等,第三保温层420和第四保温层470可以为XPS、玻璃丝绵、岩棉等保温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阳角密封模块400中,第一阳角模块板411与第二阳角模块板412可以直接连接,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阳角模块板411与第二阳角模块板412还可以通过衔接板间接相连。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衔接板组包括第一衔接板413和第二衔接板414,第一衔接板413与第一阳角模块板411垂直相连,第二衔接板414连接所述第一衔接板413和第二阳角模块板 412。第一衔接板413、第二衔接板414和第二阳角模块板412形成外伸的沿部 490,沿部490能够提高阳角密封模块400的美观性。此种结构的阳角密封模块400较适用于设置在前墙c与第二屋顶k及第二屋顶k与第二侧墙的对接处。当然,此种情况下,第一阳角模块板411、第二阳角模块板412、第一衔接板 413和第二衔接板414上的第四保温层470之间所围成的空间填充有方木。

第一阳角模块板411和第二阳角模块板412背离双方的边缘均可以设置有第三外沿,分别为第三外沿411a和第三外沿412a。第三外沿与相对应的相交墙面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三密封件4100。第三密封件4100能够进一步提高阳角密封模块的密封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中,相邻的相交墙面衔接处的内侧可以设置有阴角密封模块500,两个相交墙面所在的墙体均设置有外伸、且相互垂直的第二构件骨架,具体的,第二构件骨架的矩形管D外伸于墙体的边缘。

请参考图19和2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阴角密封模块500包括第二内墙装饰板510,第二内墙装饰板51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阴角模块板511和第二阴角模块板512,第一阴角模块板511和第二阴角模块板512的内侧均设置有第四OSB板520,位于第一阴角模块板511和第二阴角模块板512内侧的第四 OSB板520上均设置有第四连接基体530,第四连接基体530可以通过第四磁吸件540与相对的第二构件骨架相连。第二内墙装饰板510可以为金属装饰板、木装饰板、铝装饰板等。第四连接基体530可以通过第四螺纹连接件550实现与相对的金属骨架的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第一阴角模块板511和第二阴角模块板512上相背离的端部可以设置有第四外沿(即第四外沿511a和第四外沿512a)。第四外沿与相对应的相交墙面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件560。第四密封件560用于与子板块、第二地板f、前墙c和第二屋顶k的内墙面密封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中,装配式折叠房屋的墙体可以为模块化墙体,即第二侧墙、前墙c、后墙b和第一侧墙均可以为模块化墙体。模块化墙体方便墙体的模块化生产、组装。请参考图21,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装配式折叠房屋的墙体600可以包括第三构件骨架610,第三构件骨架610自外侧向内侧依次设置有第三外墙装饰板620、第五保温层630、第五OSB板640、第二防水透气膜650、第六保温层660、第三防水透气膜670、线管布置层680、第六OSB板690和第三内墙装饰板6100。第三外墙装饰板620和第三内墙装饰板6100可以为金属装饰板、模板、铝装饰板等。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五保温层630和第六保温层660均可以通过由方木制成的框架,然后在框架内填充保温材料制成。同理,线管布置层680也可以由方木制成的框架,然后在框架内布置线管(例如电线、水管等)即可。方木制成的框架作为制成主体,然后在框架内布设保温材料或线管,这有利于第五保温层630和第六保温层 660或线管布置层680的成型及安装。第三外墙装饰板620和第三内墙装饰板 6100可以是金属装饰板、木装饰板、铝装饰板等。

请参考图22,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的墙体700可以包括依次布置的第四外墙装饰板710、竖向通气龙骨720、第七保温层730、第四防水透气膜740、第七OSB板750、第二保温层和第四内墙装饰板770。第七保温层730和第二保温层能够确保墙体的保温性能,第四防水透气膜740能够提高墙体的防水、通气性能。第四外墙装饰板710和第四内墙装饰板770可以是为金属装饰板、木装饰板、铝装饰板等。具体的,第二保温层可以包括冷弯薄壁型钢760和嵌设在冷弯薄壁型钢760内的保温材料。

上述模块化墙体能够减少现场工人的作业量,进而能提高现场装配速度和装配质量。

通过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不但能够方便拆装,减少操作工人拆装的工作量,而且还能提高房屋的密封性、保温性、美观性。所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预制程度高达95%,在现场组装的过程中仅需要各个板块之间简单拼接即可拎包入住,现场安装的过程中无焊接作业、无湿作业,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装配式折叠房屋具有工厂预制程度较高、装配程度较高、保温、节能、美观、便于运输等优点。

本文中,各个优选方案仅仅重点描述的是与其它优选方案的不同,各个优选方案只要不冲突,都可以任意组合,组合后所形成的实施例也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畴之内,考虑到文本简洁,本文就不再对组合所形成的实施例进行单独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