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桩梁两用型钢的组装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844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桩梁两用型钢的组装房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房屋,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桩梁两用型钢的组装房屋。



背景技术:

组装房屋,以其材料环保、建设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等优势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近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对于组装房屋的尺寸及室内空间设计等均有较高要求。以此趋势,现有的组装房屋的建造用料将大幅增加,会产生较高的制造成本;且由于需满足用户的某些要求,房屋在结构稳定、抗震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参数也必需经过多次验证后才可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桩梁两用型钢的组装房屋,结构紧凑、用料合适,适用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桩梁两用型钢的组装房屋,包括若干数量的外墙、内墙、楼板、第一型钢、第二型钢以及第三型钢;

第一型钢具有L型截面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定位槽,该两个定位槽的槽口方向相互垂直;第二型钢具有T型截面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三个定位槽,其中一定位槽的槽口方向与另外两个定位槽的槽口方向均垂直;第三型钢具有井型截面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个定位槽,其中相对的两定位槽的槽口方向相反,相邻的两定位槽的槽口方向垂直;所述外墙、内墙、楼板的厚度与所述定位槽匹配;

第一、第二、第三型钢均可竖直设置以构成桩或水平设置以构成梁;当第一型钢构成桩时,用于连接两相互垂直的外墙,当第一型钢构成梁时,用于连接一组相互垂直的外墙和楼板;当第二型钢构成桩时,可用于连接两共面的外墙以及一垂直于该两外墙的内墙,当第二型钢构成梁时,可用于连接两共面的外墙以及一垂直于该两外墙的楼板;当第三型钢构成桩时,用于连接四个成十字形的内墙,当第三型钢构成梁时,用于连接两共面的内墙和两垂直于该内墙的楼板。

一实施例中:当第二型钢构成梁时,还可用于连接两共面的楼板以及一垂直于该两楼板的内墙。

一实施例中:所述桩与梁通过焊接固定。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H型钢,该H型钢用于连接两共面的外墙、内墙或楼板。

一实施例中:第一型钢包括空心方钢、角钢以及钢结构翼板;空心方钢的一外角边缘与角钢的角缘焊接,相邻的两外角边缘分别焊接所述钢结构翼板,该翼板分别平行于所述角钢的两角边;各翼板均与方钢的一边,以及对应角钢的角边包围形成所述第一型钢的定位槽。

一实施例中:第二型钢包括H型钢、钢结构翼板;H型钢的一翼缘外焊接两相同的翼板;该两翼板的位置关于腹板的延长线对称,两翼板的间距等于H型钢的腹板宽度;所述两翼板与H型钢的翼缘包围形成所述第二型钢的一定位槽,H型钢的两凹形槽形成所述第二型钢的另外两定位槽。

一实施例中:第三型钢包括空心方钢和角钢;空心方钢的每个外角边缘均与一角钢的角缘焊接;相邻角钢的相对的角边与方钢包围形成所述第三型钢的各定位槽。

在型钢设计过程中,以桩的承载载荷为设计要求,使得制造出的型钢均可满足桩梁两用的要求,随后制造商依据实际运输、装载的限制模块化制造出尽可能长的各类型钢,再根据用户的设计意图通过切割截取、热熔焊接等方式提供不同长度的型钢,从而在尺寸和受力稳定等方面,更能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且由于三类型钢均可满足桩梁两用,通用连接墙体和楼板,无需针对桩、梁作区别设计,从而在设计制造过程可实现模块设计制造,大幅减少前期计算量以及设计、制造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建造实施例中,第一层的所有墙体组装完毕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型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型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型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建造实施例中,第二层的部分墙体组装完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一种具有桩梁两用型钢的组装房屋,包括若干数量的外墙、内墙、楼板、第一型钢、第二型钢以及第三型钢。

外墙、内墙均垂直于地面设置,显然的,外墙可于房屋外被观察到,内墙则无法在房屋外被观察到。楼板则平行于地面设置,以作为房屋不同楼层的分界。

第一型钢具有L型截面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定位槽,该两个定位槽的槽口方向相互垂直;第二型钢具有T型截面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三个定位槽,其中一定位槽的槽口方向与另外两个定位槽的槽口方向均垂直;第三型钢具有“井”型截面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个定位槽,其中相对的两定位槽的槽口方向相反,相邻的两定位槽的槽口方向垂直。

所述外墙、内墙、楼板的厚度与所述定位槽匹配,使得该定位槽可承接外墙或内墙的插入以辅助其定位。

根据需要,第一、第二、第三型钢均可竖直设置构成桩或水平设置构成梁;当第一型钢构成桩时,用于连接两相互垂直的外墙,当第一型钢构成梁时,用于连接一组相互垂直的外墙和楼板;当第二型钢构成桩时,可用于连接两共面的外墙以及一垂直于该两外墙的内墙,当第二型钢构成梁时,可用于连接两共面的外墙以及一垂直于该两外墙的楼板;当第三型钢构成桩时,用于连接四个成十字形的内墙,当第三型钢构成梁时,用于连接两共面的内墙和两垂直与该内墙的楼板。

接下来参照图2-4,第一型钢可在空心方钢的基础上制造,具体地,空心方钢的一外角边缘与一角钢的角缘焊接,相邻的两外角边缘分别焊接一钢结构翼板,翼板分别平行于所述角钢的两角边。各翼板均与方钢的一边,以及对应角钢的角边包围形成所述第一型钢的定位槽。

第二型钢可在H型钢的基础上制造,具体地,在H型钢的一翼缘外焊接上两相同的钢结构翼板,翼板的长度匹配H型钢的长度,宽度与H型钢的腹板宽度相近;且该两翼板的位置关于腹板的延长线对称,两翼板的间距等于H型钢的腹板宽度。所述两翼板与H型钢的翼缘包围形成所述第二型钢的一定位槽,原H型钢的两凹形槽形成所述第二型钢的另外两定位槽。

第三型钢可在空心方钢的基础上制造,具体地,空心方钢的每个外角边缘均与一角钢的角缘焊接。相邻角钢的相对的角边与方钢包围形成所述第三型钢的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桩梁共用的三类型钢结构,制造商依据实际运输、装载的限制模块化制造出尽可能长的各类型钢,随后根据用户的设计意图通过切割截取、热熔焊接等方式提供不同长度的型钢。如根据用户要求的楼高提供各桩用型钢,根据室内各房间的尺提供不同尺寸的梁用型钢。

结合图1与图5,在组装过程中,首先固定各桩,依据桩相对于墙体的位置选用不同类的桩用型钢,随后将第一层的各内、外墙嵌入各桩用型钢的定位槽内,通过螺纹或卡固等方式固定;再将依据内墙、隔板的设计选用不同类的梁用型钢,搭接在其上,并与各桩用型钢焊接,从而形成第一层房屋的结构。如此,在第一层梁用型钢的基础上再固定上第二层的墙体,如此循环,从而最终完成整栋房屋的组装。

由于梁用型钢被焊接在桩用型钢上,桩的承载载荷大于梁,从而在型钢设计过程中,就以桩的承载载荷为设计要求,使得制造出的型钢均可满足桩梁两用的需求。

其他实施例中,若用户要求的室内空间较大,还可包括H型钢,该H型钢用于连接两共面的外墙、内墙或楼板,从而将较短的墙体及隔板连接成一较长的墙体及隔板。此外,所述第二型钢构成梁时,也可用于连接两共面的楼板以及一垂直于该两楼板的内墙,如顶层楼板的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