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浪吸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0772发布日期:2018-08-17 20:5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音板,尤其涉及一种波浪吸音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困扰,尤其在高速公路、施工地段和商业街等地段,噪音污染显得更加普遍。现在市面上的吸音板使用的材料存在限制,如在不够便捷,重量轻量,外观不够美观以及吸音效果不够理想等情况,一般的吸音板都用在电影院,高速公路两侧等面积大的地方,而相对于需要杜绝噪音污染的家庭或者小型商户没有合适尺寸和重量的吸音板可供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波浪吸音板,在轻薄的同时兼具良好的吸音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波浪吸音板,所述波浪吸音板的板体为连续波浪状,所述波浪吸音板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吸音棉。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设有固定钣金,所述吸音棉设于所述固定钣金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棉设有若干个吸音槽;所述吸音槽的进音口设于吸音棉的表面,所述吸音槽的消音面设于吸音棉的本体内部;所述消音面的长度大于所述进音口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吸音板还包括一可拆卸的横梁,所述横梁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波浪吸音板的一边能与所述横梁上的任意一个所述卡槽拼接。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吸音板的板体、所述固定钣金和所述横梁的材质为铝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吸音板的板体长为1430mm,其厚度为7.5mm;所述横梁的长度为1430mm,所述卡槽的槽宽为10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波浪吸音板,波浪吸音板的本体为连续波浪状,对声音的反射及过滤有更好的效果;波浪吸音板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吸音棉,可以提高波浪吸音板的吸音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更轻薄的铝合金作为制造材料,兼具吸音功能和可作为一种新型时尚室内装饰吸音板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波浪吸音板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波浪吸音板的横梁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波浪吸音板的横梁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波浪吸音板的剖面图。

图中:10、波浪吸音板;20、横梁;21、卡槽;30、吸音棉;31、进音口;32、消音面;40、固定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波浪吸音板10,包括横梁20,波浪吸音板10的板体内部为一个空腔,波浪吸音板10的空腔填充有吸音棉30,声波打到吸音棉30后被抑制,不会反射回来产生混响,该波浪吸音板的板体为连续的波浪形状,该形状能够对声音的反射及过滤有更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波浪吸音板10的空腔内设有固定钣金40,吸音棉30固定于固定钣金40上,防止吸音棉30脱落。

本实用新型中,吸音棉30嵌有若干个吸音槽;吸音槽的进音口31设于吸音棉30的表面,吸音槽的消音面32设于吸音棉30的本体内部;消音面的32长度大于进音口31的直径;当声音传递进进音口31中时,根据声波的传递规律,进音口31使声音在吸音槽的传递中不断被弱化,最后从消音面32中放出声波被吸音棉30逐渐吸收,从而达到提高吸音的效果。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波浪吸音板10还包括一个可拆卸的横梁20,波浪吸音板10的每条侧边设有螺丝孔,横梁20上设有三个卡槽21,每个卡槽21设有两个螺丝孔;卡槽21的螺丝孔尺寸与波浪吸音板10侧边上螺丝孔匹配。把波浪吸音板10的板体的顶边置于任意一个卡槽21内,把螺丝同时穿过卡槽21和波浪吸音板10上的螺丝孔,并锁紧该螺丝使波浪吸音板10与横梁20拼接于一体;横梁20里侧开有固定螺丝孔,可用于把横梁20固定于墙体或者立柱上。波浪吸音板10的侧边余下的螺丝孔可用于与其他具有装饰功能的板面进行连接,以让外侧起到装饰及内侧消弱声音的效果。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波浪吸音板10的板体、固定钣金40和横梁20的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的密度接近2700Kg/m3,约为铁或铜的1/3,因此具有质量轻的特点,根据其轻便的特点,使应用铝合金为制造材料的波浪吸音板10能用于普通家庭的室内和其他狭小空间;因为铝合金材质很轻,所以波浪吸音板10可以随时转移到其他需要隔音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波浪吸音板10的板体长为1430mm,其厚度为7.5mm;横梁20的长度为1430mm,卡槽21的槽宽为10mm,波浪吸音板10的尺寸非常轻薄,相比其他的吸音板能够使用的场景更多,且兼具同样优秀的吸音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