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6996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潮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潮墙。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业对建筑室内墙体采用涂料或油漆涂覆作为装饰面层,普遍存在龟裂、脱落、受水易腐蚀、发霉、吸附灰尘后易脏、长久光照易褪色、使用寿命短等缺陷;天气潮湿季节墙面会返潮,甚至凝结水珠,此外现有的抹灰保温行能差,易脱落,与墙体结合力差,现有的墙体施工方法存在着施工稳定性差、安全可靠性差、耐久性差等缺陷,不能满足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墙,省时省力,墙体防潮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潮墙,包括防潮墙主体,所述防潮墙主体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基础层,设置在基础层上的找平层,设置在找平层上的保温板,以及设置在保温板上的板式基础,所述板式基础顶部由内到外依次设有承重墙体、保温墙体和非承重墙体;所述承重墙体由砌块砌成;所述非承重墙体采用炉渣砖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墙体采用砌块砌筑,墙体整体结构稳定,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保温墙体内海绵层便于吸收水分,使墙体免受损伤,防水层则起到防水的作用,且采用炉渣转砌筑非承重墙,变废为宝,节能、环保,经济效益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墙体采用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间分别设置中间空腔,中间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并在双层结构之间设置夹芯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材料可以选用陶粒、泡沫混凝土、炉渣等,具有很好的隔水保气作用,采用双层结构,隔水保气作用增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芯保温层由外到内依次包括海绵层、降噪层和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层起到吸水防潮的作用,降噪层则可以消音减噪,改善隔音效果,防水层具有防水作用,避免损坏夹芯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墙体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设于保温墙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栓对保温墙体进行固定,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安全系数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式基础内嵌套有钢筋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网包括钢筋丝、钢筋圈和水泥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承受的载荷均匀分散,增强板式基础的抗裂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式基础的顶面上铺设有一层防水隔潮卷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防水作用,对板式基础起到一定的防御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隔潮卷材层采用沥青油毡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横向拉力大,延伸率好,韧性强,耐老化,耐温差变化墙,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板采用硬质XPS挤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XPS挤塑板环保,不易挥发有害物质,且具有超高的保温效果,质轻、防潮,抗腐蚀性能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板采用多段拼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板可以根据需求增减,使用灵活,操作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承重墙体采用砌块砌筑,墙体整体结构稳定,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保温墙体内海绵层便于吸收水分,使墙体免受损伤,防水层则起到防水的作用,且采用炉渣转砌筑非承重墙,变废为宝,节能、环保,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本实施例中板式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本实施例中钢筋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本实施例中夹芯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层;2、找平层;3、保温板;4、板式基础;5、钢筋网;51、钢筋丝;52、钢筋圈;53、水泥层;6、承重墙体;7、防水隔潮卷材层;8、保温墙体;81、中间空腔;82、保温材料;83、夹芯保温层;831、海绵层;832、降噪层;833、防水层;9、非承重墙体;10、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防潮墙,如图1所示,包括防潮墙主体,所述防潮墙主体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基础层1,设置在基础层1上的找平层2,设置在找平层2上的保温板3,以及设置在保温板3上的板式基础4,所述板式基础4顶部由内到外依次设有承重墙体6、保温墙体8和非承重墙体96;所述承重墙体6由砌块砌成;所述非承重墙体96采用炉渣砖砌成。

保温墙体8内部通过固定螺栓10穿设固定,保温墙体8采用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间分别设置中间空腔81,中间空腔81内填充保温材料82,并在双层结构之间设置夹芯保温层83。

夹芯保温层83由外到内依次包括海绵层831、降噪层832和防水层833。

板式基础4内嵌套有钢筋网5。

钢筋网5包括钢筋丝51、钢筋圈52和水泥层53,所述钢筋丝51穿插在混凝土内部,所述钢筋圈52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上。

保温板3采用硬质XPS挤塑板。

实施例二:一种防潮墙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

S1:基础层1处理,碎石摊铺,整平压实;

S2:采用细砂找平层2设置;

S3:在找平层2上铺设保温板3;

S4:保温板3上设置板式基础4,板式基础4采用现场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内部垫钢筋网5,形成整体结构的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4;

S5:板式基础4的顶面,外部设置承重墙体6,在砌筑前,首先在板式基础4的顶面上,铺设一层沥青油毡材质的防水隔潮卷材层7,然后才进行承重墙体6的砌块砌筑施工;

S6:当砌筑承重墙体6以后,再在砌块墙体的顶部,再次铺设一层沥青油毡材质的防水隔潮卷材层7,然后再继续进行承重墙体6的砌块砌筑施工;

S7:当作为主体结构的承重墙体6全部砌筑施工完毕以后,掀起预留的防水隔潮卷材层,再进行保温墙体8施工;

S8:然后在外层非承重墙体96根部现浇圈梁的施工;

S9:将预留的沥青油毡材质的防水隔潮卷材层7落下,然后再进行非承重墙体96的砌筑施工。

在S2中找平层2厚度大于5厘米。

在S4中混凝土厚度为15厘米,且混凝土中水泥:砂浆为1: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