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脚手架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1513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挑脚手架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特别涉及一种悬挑脚手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结构的发展,脚手架架设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各种脚手架形式大量涌现,在多层或者高层建筑施工时,需要作墙外粉刷、贴面作业的很多,因环境较特殊,施工时必须搭建悬挑脚手架作为工人的施工平台,否则无法立足。

现有的悬挑脚手架绝大部分都是使用螺栓固定在建筑物的框架柱上,并且在每一层都安装有悬挑脚手架,工作人员在完成一层的作业时,需要从脚手架上下来,通过楼梯走到需要工作的层数,再在该层的悬挑脚手架上进行工作,这个过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挑脚手架的安装结构,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悬挑脚手架的安装结构,包括框架柱,所述框架柱上滑动安装有脚手架本体,所述框架柱上设置有固定在框架柱的齿板,所述脚手架本体上安装有安装壳,安装壳内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连接有与齿板啮合的第一齿轮,安装壳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以带动脚手架本体沿齿板上下运动的驱动件。

采用上述方案,当工作人员在完成当层的工作时,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脚手架本体沿齿板运动,达到需要进行操作的层数,停止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在每一层都安装悬挑脚手架,通过一个悬挑脚手架就可以实现多层的粉刷、贴面作业,不需要从脚手架本体上下来,在建筑内上下跑动,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壳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蜗轮,安装壳内设置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蜗杆驱动蜗轮转动,蜗杆正转时,驱动蜗轮正转,蜗轮带动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正转,第二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正转,带动脚手架本体向上运动;

蜗杆反转时,驱动蜗轮反转,蜗轮带动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反转,第二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反转,带动脚手架本体向下运动。

使得工作人员只需要转动蜗杆,就可以驱动脚手架本体上下运动,方便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内设置有卷线杆,所述卷线杆上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框架柱的顶端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穿过安装壳以卷绕在卷线杆上。

采用上述方案,蜗杆正转时,驱动蜗轮正转,蜗轮带动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正转,第二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正转,带动脚手架本体向上运动,同时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反转,第三齿轮带动卷线杆反转,将牵引绳卷绕在卷线杆上;

蜗杆反转时,驱动蜗轮反转,蜗轮带动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反转,第二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反转,带动脚手架本体向下运动,同时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正转,第三齿轮带动卷线杆正转,使得卷线杆上的牵引绳松动,牵引绳随着脚手架本体向下运动。

通过牵引绳给予脚手架本体向上的拉力,使得脚手架本体更加稳定,让工作人员站在脚手架本体上更加安全。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它们的线速度相等,由于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第一齿轮的角速度小于第二齿轮的角速度,减缓了脚手架的上升速度,防止工作人员在上升时由于速度过快而晃动,使得工作人员在高层作业时更加安全。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上设置有用于转动蜗杆的把手。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把手驱动蜗杆转动,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优选的,所述框架柱的侧壁上沿其竖直方向设置有滑轨,脚手架本体上设置有可在滑轨上滑动的U型滑板。

采用上述方案,脚手架本体通过U型滑板在滑轨上滑动,防止脚手架本体在上下运动时发生偏移,加强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上设置有打开安装壳的盖板。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打开盖板对安装壳内的驱动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上设置有用以固定盖板的搭扣。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搭扣将盖板固定在安装壳上,需要打开盖板时,解开搭扣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工作人员在完成当层的工作时,通过驱动件驱动脚手架本体沿齿板运动,完成当层工作后,通过驱动件驱动脚手架本体上下运动,利用一个悬挑脚手架就可以实现多层的粉刷、贴面作业,不需要从脚手架上下来,在建筑物内上下跑动,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节省了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盖板和搭扣的安装结构。

附图标记:1、框架柱;2、脚手架本体;21、斜向脚手架管;22、工字钢;3、U型滑板;31、第一U型钢板;32、第二U型钢板;4、滑轨;5、齿板;6、安装壳;7、驱动件;71、第二转轴;72、第二齿轮;73、蜗轮;74、蜗杆;75、卷线杆;76、第三齿轮;77、牵引绳;8、第一转轴;9、第一齿轮;10、螺栓管套;11、盖板;12、搭扣;13、把手;14、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悬挑脚手架的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建筑物上的框架柱1,框架柱1上滑动安装有脚手架本体2,框架柱1安装有滑轨4,滑轨4沿竖直方向设置,该滑轨4通过高强度的螺栓固定在框架柱1上,脚手架本体2上设置有U型滑板3,U型滑板3包括第一U型钢板31和第二U型钢板32。脚手架本体2包括斜向脚手架管21和横向设置的工字钢22,第一U型钢板31上设置有耳板14,斜向脚手架管21与耳板14通过六角螺母以及高强度螺栓相连,工字钢22通过高强度的螺栓与第二U型钢板32固定连接,斜向脚手架管21和工字钢22的端部通过螺栓管套10相连。框架柱1前端设置有齿板5,齿板5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框架柱1的表面,齿板5的端部通过高强度的螺栓固定在框架柱1上。

脚手架本体2上设置有安装壳6,安装壳6通过螺栓固定在工字钢22上,安装壳6内设置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转轴8上连接有与齿板5啮合的第一齿轮9,安装壳6前端开设有供第一齿轮9转动的开口(图中未标出),安装壳6内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一转轴8转动的驱动件7。

驱动件7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壳6内的第二转轴71,第二转轴71与第一转轴8平行设置,第二转轴71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9啮合的第二齿轮72,第二齿轮72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9的直径,第二转轴71上设置有蜗轮73,安装壳6内转动设置有与蜗轮73啮合的蜗杆74,蜗杆74与第二转轴71平行设置,并且蜗杆74位于第二转轴71的上方,安装壳6上设置有与蜗杆74相连的把手13。

安装壳6内转动设置有卷线杆75,卷线杆75与第二转轴71平行设置,卷线杆75上设置有与第二齿轮72啮合的第三齿轮76,第三齿轮76的直径与第一齿轮9相等,安装壳6的顶端贯穿设置有通孔(图中未标出),框架柱1的顶端固定有牵引绳77,牵引绳77穿过通孔以卷绕在卷线杆75上。

参照图3,安装壳6后端设置有打开安装壳6的盖板11,安装壳6上设置有用以固定盖板11的搭扣12,搭扣12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壳6上。

使用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挑脚手架的安装结构,使得工作人员完成当层工作后,通过驱动件7驱动脚手架本体2上下运动,利用一个悬挑脚手架就可以实现多层的粉刷、贴面作业,不需要从脚手架本体2上下来,在建筑内上下跑动,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节约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当工作人员在完成当层的工作,需要到上层进行工作时,顺时针旋转把手13,带动蜗杆74正转,驱动蜗轮73正转,蜗轮73带动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72正转,第二齿轮72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9正转,带动脚手架本体2向上运动,同时第二齿轮72带动第三齿轮76反转,第三齿轮76带动卷线杆75反转,将牵引绳77卷绕在卷线杆75上,给予脚手架本体2向上的拉力,当脚手架本体2达到指定高度后停止转动把手13,通过蜗轮73与蜗杆74之间的限位作用,使得脚手架本体2停留在该层;

当工作人员需要到下层进行工作时,逆时针旋转把手13,带动蜗杆74反转,驱动蜗轮73反转,蜗轮73带动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72反转,第二齿轮72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9反转,带动脚手架本体2向下运动,同时第二齿轮72带动第三齿轮76正转,第三齿轮76带动卷线杆75正转,使得卷线杆75上的牵引绳77松动,牵引绳77随着脚手架本体2向下运动,给予脚手架本体2向上的拉力,当脚手架本体2达到指定高度后停止转动把手13,通过蜗轮73与蜗杆74之间的限位作用,使得脚手架本体2停留在该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