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模块化房屋顶部集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6261发布日期:2018-07-04 15:25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铝合金模块化房屋顶部集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装配式)建筑,特别是一种铝合金模块化房屋顶部集成结构。



背景技术:

模块化房屋(又称装配式房屋),由底部模块、墙面模块、顶部模块等组成,单元模块在工厂制造完成,房屋现场由单元模块装配完成。集成房屋的现场工期,是传统建筑模式的10%-30%。集成房屋可拆装、可移动,不破坏土地,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旅游休闲度假区、景区、以及其他场所,是今后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

目前,大多临建办公、住宿、厂房、移动式厕所、售货亭、变电所等活动空间单元模块集成度不够,现场工作量较大,安装效率低下,且现场工作条件简陋,无法达到工厂预制精度,造成模块化房屋诸如漏雨、密封性能差、美观性不足、舒适性不够等问题。集成房屋顶部结构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模块化房屋顶部集成结构,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活动板房顶部漏雨、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合金模块化房屋顶部集成结构,该房屋顶部集成结构包括框架、保温层、屋面板和吊顶,框架包括主框架和次梁,主框架是由4个角接件和连接在相邻两角接件之间主梁构成的矩形框,次梁有多个,均布在其中一组正对的主梁之间;次梁底部依次设置有吊顶龙骨和吊顶,保温层填充在吊顶龙骨上方的次梁之间。

所述主梁为矩形空心管状结构,矩形空心管状结构内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与次梁连接螺栓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以及用于支持次梁的矩形空心凸起部,矩形空心管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增加主梁截面惯性矩的空心矩形支撑,空心矩形支撑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封边角铝的第三空腔;

所述角接件包括空心方盒,空心方盒是由4块侧板和分别设置在侧板上下两端的顶板、底板构成的立方体中空结构,其中一组相邻的两块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相对于侧板表面垂直向外伸出的插块,插块上均设置有与主梁螺栓连接的螺栓孔,插块所在的空心方盒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水槽连接的水槽孔,水槽孔位于插块的内侧,底板上设置有相对于其表面向下垂直伸出的立柱插板,立柱插板上设置有与房屋立柱螺栓连接的螺栓孔,立柱插板一侧的底板上设置有与空心方盒内腔相连通的排水管接头,顶板上开有与上层排水管连接的连接孔,

屋面板覆盖在主框架上,屋面板的四周设置有与主梁相对应的卡槽,卡槽卡装在主梁上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屋面板的上表面呈倾斜设置,较低端上设置有U型水槽,U型水槽的出水端与角接件的水槽孔相连,构成屋面排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易操作,成本低,屋面板带排水功能且排水顺畅,无需另做防水处理,密封良好;集成顶部装修装饰及保温功能,可快速与房间立柱连接,操作简便,安装效率高,使用方便,效果好,是模块化集成房屋顶部结构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角接件与主梁连接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角接件2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梁与次梁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6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保温层2、屋面板3和吊顶4,框架包括主框架和次梁9,主框架是由4个角接件6和连接在相邻两角接件之间主梁7构成的矩形框,次梁9有多个,均布在其中一组正对的主梁之间;次梁底部依次设置有吊顶龙骨16和吊顶4,保温层2填充在吊顶龙骨16上方的次梁之间。

所述主梁7为矩形空心管状结构7-6,矩形空心管状结构7-6内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与次梁连接螺栓的第一空腔7-1和第二空腔7-2以及用于支持次梁的矩形空心凸起部7-3,矩形空心管状结构7-6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增加主梁截面惯性矩的空心矩形支撑7-5,空心矩形支撑7-5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封边角铝18的第三空腔7-4;

所述角接件6包括空心方盒,空心方盒是由4块侧板63和分别设置在侧板上下两端的顶板61、底板62构成的立方体中空结构,其中一组相邻的两块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相对于侧板表面垂直向外伸出的插块64,插块64上均设置有与主梁螺栓连接的螺栓孔,插块64所在的空心方盒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水槽连接的水槽孔65,水槽孔65位于插块64的内侧,底板62上设置有相对于其表面向下垂直伸出的立柱插板66,立柱插板66上设置有与房屋立柱螺栓连接的螺栓孔,立柱插板一侧的底板上设置有与空心方盒内腔相连通的排水管接头67,顶板61上开有与上层排水管连接的连接孔68,

屋面板3覆盖在主框架上,屋面板3的四周设置有与主梁相对应的卡槽3-1,卡槽3-1卡装在主梁上并通过第一螺栓15连接,屋面板3的上表面呈倾斜设置,较低端上设置有U型水槽3-2,U型水槽3-2的出水端与角接件6的水槽孔65相连,构成屋面排水结构。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主梁7设置在集成房屋四周的墙板21顶部,空心矩形支撑7-5底面上设置有竖直向下伸出的、用于卡装墙板21的竖直挡板7-7,墙板21上部置于竖直挡板7-7内侧,竖直挡板的内侧面与墙板的外侧面紧贴,墙板的上端面与空心矩形支撑7-5的下端面紧贴,第一空腔7-1、第二空腔7-2和矩形空心凸起部7-3均位于顶梁的内侧,两侧的顶梁之间设置有次梁9,次梁9的两端置于矩形空心凸起部7-3上,次梁9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板12,端板上设置有与第一空腔7-1、第二空腔7-2相对应的长条孔12-1,第一空腔7-1、第二空腔7-2内均设置有头端置于空腔内且螺栓体穿过长条孔12-1的T形螺栓13,伸出长条孔12-1内侧的螺栓体上旋装有法兰螺母14,构成端板与主梁的固定连接结构。

所述的墙板21内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其向内方向自由度的封边角铝18,封边角铝是由水平限位板和竖直限位板构成的截面呈L形的一体结构,竖直限位板上设置有螺栓孔,顶梁底部的第三空腔7-4内头端置于该空腔内且螺栓体穿过螺栓孔的第三螺栓19,伸出螺栓孔内侧的螺栓体上旋装有螺母20,构成封边角铝18与主梁的固定连接结构。

相邻的两两角接件上的空心方盒的插块正对,插块上设置有螺栓连接孔,主梁的两端由穿装在插块螺栓连接孔内的第四螺栓10与插块固定在一起,构成主梁与角接件的连接结构。

所述插块与第四螺栓之间设置有垫片11。

未设置有插块64的空心方盒侧板上均开有吊装孔69,位于房屋外侧面。

所述吊顶龙骨16焊接或铆接至次梁9底部,吊顶4采用自攻丝17固定于次梁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主梁、次梁可通过角接件快速连接安装,同时在屋面板上设置了与角接件的水槽孔相连U型水槽,结合角接件底部的水管接头实现屋面排水,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铝制集成式房屋铝制横梁和立柱与钢制角接件连接的问题,利用多条螺栓快速连接,且强度可靠;房屋前后顶梁的高度差设计,使得屋顶形成前高后低的斜面,结合角接件的水槽孔使得排水顺畅。本实用新型可满足集成式房屋多次拆装,在集成式房屋的连接结构上取得了创新,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易操作,成本低,屋面板带排水功能且排水顺畅,无需另做防水处理,密封良好;集成顶部装修装饰及保温功能,可快速与房间立柱连接,操作简便,安装效率高,使用方便,效果好,是模块化集成房屋顶部结构的创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