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5781发布日期:2018-08-24 19:00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属于运输车领域。



背景技术:

国产中通搅拌车混凝土搅拌车用来运送建筑用混凝土的专用卡车;由于它的外形,也常被称为田螺车,这类卡车上都装置圆筒型的搅拌筒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运送完混凝土后,通常都会用水冲洗搅拌筒内部,防止硬化的混凝土占用空间,使搅拌筒的容积越来越少。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920281593.8的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混凝土输送带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输送带的一端设置在混凝土搅拌车尾部,与混凝土搅拌车活动连接;在运输车底盘变速箱上设置有取力器,该取力器与混凝土输送带传动连接,但是该现有技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重心过高,容易造成翻车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重心过高,容易造成翻车事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结构包括车顶、车窗玻璃、车头、车底、车前轮、阶梯、后车轮、车身、加固板、扶梯、传输带、进料斗、轨道、滚筒、油箱、液压伸缩杆,所述车顶与车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车窗玻璃嵌入安装于车头的左端面,所述车底的上表面与车头的底部相黏合,所述车头的底部设有车前轮,所述车身的上方设有滚筒,所述扶梯的右侧设有传输带,所述滚筒的左端面与油箱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滚筒与液压伸缩杆相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嵌入安装于车身的上表面,所述液压伸缩杆包括导向套、外杆套、活塞杆、缓冲柱塞、活塞、进油口,所述导向套的内侧与活塞杆的外侧相嵌套,所述外杆套的内侧与导向套的外侧相贴合,所述缓冲柱塞与活塞杆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活塞与活塞杆相嵌套,所述外杆套嵌有进油口,所述车身的上表面嵌有外杆套。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的顶端与车身相焊接,所述车身的底部设有后车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与滚筒的右端相连接,所述轨道与滚筒的外侧相嵌套。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板的底面与车身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扶梯嵌入安装于车身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车前轮的直径为70cm。

进一步地,所述车窗玻璃由钢化玻璃制成,坚固。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为圆柱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结构上设有液压伸缩杆,嵌入安装于车身的上表面,当需要调节重心时,液压油从进油口进入外杆套,推动活塞向右移动,同时活塞带动活塞杆沿导向套向右运动,这样能够缩短液压伸缩杆长度降低滚筒重心,使运输车行驶更平稳,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重心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伸缩杆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车顶-1、车窗玻璃-2、车头-3、车底-4、车前轮-5、阶梯-6、后车轮-7、车身-8、加固板-9、扶梯-10、传输带-11、进料斗-12、轨道-13、滚筒-14、油箱-15、液压伸缩杆-16、导向套-1601、外杆套-1602、活塞杆-1603、缓冲柱塞-1604、活塞-1605、进油口-16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车顶1、车窗玻璃2、车头3、车底4、车前轮5、阶梯6、后车轮7、车身8、加固板9、扶梯10、传输带11、进料斗12、轨道13、滚筒14、油箱15、液压伸缩杆16,所述车顶1与车头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车窗玻璃2嵌入安装于车头3的左端面,所述车底4的上表面与车头3的底部相黏合,所述车头3的底部设有车前轮5,所述车身8的上方设有滚筒14,所述扶梯10的右侧设有传输带11,所述滚筒14的左端面与油箱15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滚筒14与液压伸缩杆16相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16嵌入安装于车身8的上表面,所述液压伸缩杆16包括导向套1601、外杆套1602、活塞杆1603、缓冲柱塞1604、活塞1605、进油口1606,所述导向套1601的内侧与活塞杆1603的外侧相嵌套,所述外杆套1602的内侧与导向套1601的外侧相贴合,所述缓冲柱塞1604与活塞杆1603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活塞1605与活塞杆1603相嵌套,所述外杆套1602嵌有进油口1606,所述车身8的上表面嵌有外杆套1602,所述阶梯6的顶端与车身8相焊接,所述车身8的底部设有后车轮7,所述进料斗12与滚筒14的右端相连接,所述轨道13与滚筒14的外侧相嵌套,所述加固板9的底面与车身8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扶梯10嵌入安装于车身8的上表面,所述车前轮5的直径为70cm,所述车窗玻璃2由钢化玻璃制成,坚固,所述油箱15为圆柱结构。

本专利所说的车窗玻璃2的制作是通过在加热炉内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然后将玻璃迅速送入不同冷却强度的风栅中,对玻璃进行不均匀冷却,使玻璃主视区与周边区产生不同的应力,一般这种生产的玻璃是区域钢化玻璃,所述车前轮5是固定轮胎内缘、支持轮胎并与轮胎共同承受负荷的刚性轮。也将组合在一起的轮胎、轮辋与轮辐统称车轮,由车轮和轮胎两大部件组成车轮总成。

在进行使用时液压伸缩杆16的外杆套1602起固定支撑和保护作用,缓冲柱塞1604起缓冲作用,当需要调节重心时,液压油从进油口1606进入外杆套1602,推动活塞1605向右移动,同时活塞1605带动活塞杆1603沿导向套1601向右运动,以达到缩短液压伸缩杆16长度降低滚筒14重心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重心过高,容易造成翻车事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液压伸缩杆,嵌入安装于车身的上表面,当需要调节重心时,液压油从进油口进入外杆套,推动活塞向右移动,同时活塞带动活塞杆沿导向套向右运动,这样能够缩短液压伸缩杆长度降低滚筒重心,使运输车行驶更平稳,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重心进行调整,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液压伸缩杆16包括导向套1601、外杆套1602、活塞杆1603、缓冲柱塞1604、活塞1605、进油口1606,所述导向套1601的内侧与活塞杆1603的外侧相嵌套,所述外杆套1602的内侧与导向套1601的外侧相贴合,所述缓冲柱塞1604与活塞杆1603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活塞1605与活塞杆1603相嵌套,所述外杆套1602嵌有进油口1606,所述车身8的上表面嵌有外杆套160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